吳煒
摘 ?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養成尤為關鍵,以皮亞杰為代表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正是強調了學習者的主體地位。我們在指導教學實踐活動的過程中以此理論作為基礎,強調構建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在指導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活動的進程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是我們主要的教學任務之一。因此本文嘗試分析建構主義理論影響下,構建小學數學學生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的方法。希望下文呈現的教學建議有參考價值。
關鍵詞:建構理論;小學數學;自主學習;教學模式
引言:
新課改推動下的小學數學教育改革初步獲得一些成就,但是很大一部分教師依然受傳統教育理念影響,“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學科教學指導中依然廣泛存在,阻礙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養成。基于此,作為新課改的參與者和主導者,我們應該積極參與到教學模式調整和創新過程中來。本文立足建構主義理論,分析了小學數學自主學習模式建設的方法,希望可以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
1.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自主學習模式本身就以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作為基礎,教師在指導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準確把握教學引導的“度”,在參與教學指導的過程中還不能對學生造成過分干預,充分突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1]。如教師先對一些基礎性知識進行講解,然后向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鼓勵學生根據教師剛剛講解的知識去破解問題,讓學生自行思考,充分發散思維[2];在同學們形成思路之后,由教師給出結論性總結。例如:在教學“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時,老師可以提前準備多個面積為1平方厘米的小紙板,將同學們四人分為一個小組,拼出各種樣式的長方形,并讓學生們觀察小正方形的個數與長方形的面積存在什么樣的關系,長方形的長寬分別與正方形的每行、每列的個數存在什么關系。這樣學生在經
過幾次動手操作之后,就會慢慢感知長方形的長寬與長方形面積之間的內在聯系,在讓每個小組之間的成員相互討論,共同總結,就不難得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整個過程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還讓同學們充分發揮了主動性,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的訓練過程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形成,學生們在自己思考出答案后自信心倍增,更能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形成良性循環。此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不僅僅有利于教學的順利開展,還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整合教材內容,創建合理教學情境
在構建理論下創建自主學習小學數學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對教材的內容進行充分的整合、歸納,并根據上課過程中學生的反映獲得教學反饋,及時對授課內容進行調整,爭取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3]。例如:在《平均數》的教學,教師可以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情境:“在中央電視臺舉辦的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上,有幾十位評委給選手打分,先去掉一個最高分,再去掉一個最低分,然后再把剩下評委給分的平均數作為這個選手的最后得分。”這種教學情境的創建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更貼近生活,使學生產生親切感,幫助學生更好地接受知識。教學模式可以選擇視頻教學、實驗模擬等方式,利用多媒體設備幫助學生直觀感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還要鼓勵學生回家在家長的監督下多觀看類似的視頻,自主學習。
3.利用媒體技術,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建構理論強調的是學生與所在環境的互動性,我們在指導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時候可以利用媒體吸引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完成課堂教學互動的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小學生的自制力還不夠,在知識學習過程中學生往往不夠主動,尤其是數學學科知識比較枯燥,學生更不愿意主動參與學習。這就要求我們可以優化教學環境,給學生提供不同于以往的數學知識學習體驗,多媒體就為我們提供了這樣的思路和方法支撐。構建媒體情景和多元學習環境,可以改變以往枯燥、單一的學習氛圍,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潛力挖掘,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近幾年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多媒體技術不斷走進課堂,教師應該巧妙借助多媒體技術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在現代化大信息時代,多媒體技術能夠把課本上抽象的理論知識通過圖片、視頻等方式傳達給學生,幫助學生理解。生動有趣的圖片和視頻也能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激發他們主動投入學習[4]。比如,在學習《位置和方向》這一章節時課本上的知識理論比較抽象,對小學生來說并沒有很強的想象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所以通過理論知識的學習很難真正理解課本中關于位置和方向的知識。為了創建一個能夠讓學生更直觀的理解位置和方向的課堂情景,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工具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出大型商場的平面地圖,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工。不同小組介紹不同的商鋪位置,構建的這種教學情景貼近現實生活,小組討論的方式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能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比
如,在學習《認識物體和圖形》這一部分知識時,教師在講解完理論知識后可以將現實中的實物引進課堂,比如教室內的課桌板凳等。通過這些東西向他們展示長方形和正方形,讓他們自己動手觀察,這樣便能很好地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結語:
以皮亞杰為代表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兒童具備自主探究與自主進行有意義建構的能力,這與我國新課程改革不謀而合。為了轉變傳統小學數學教學模式,我們要立足這一教育理論響應新課改號召,以小學數學課程指導需求作為基礎,認清師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和價值,發揮自己的作用,關注學生的狀態,構建動態化、開放性的有效課堂,切實使學生逐步具備自主學習能力。上文分析了建構主義理論影響下構建小學數學學生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的方法,僅供參考。
參考文獻:
[1]趙秀穎,王闖北.基于建構理論的小學數學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32(03):152-155,159-162.
[2]楊娟,杜海靜.為了讓學生能夠終生發展——引導小學生自主學習數學教學模式的研究[J].江蘇教育研究,2013,32(02):116-117,119-122.
[3]支啟霞,劉琦下.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才智,2013,20(06):260-261,263-265.
[4]柳杰,張建山.建構理論下自主學習數學教學模式構想[J].文學教育院,2017,4(05):162-163,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