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奔 李挺 徐俊賜 薛春利
【摘要】目的:探討在深度燒傷創面修復治療中使用持續封閉負壓引流技術(VSD)的價值。方法:選取70例深度燒傷患者并隨機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5例,兩組均實施創面修復治療,對照組使用銀鋅皮膚黏膜抑菌霜治療,研究組使用持續VSD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29%,顯著高于對照組77.14%的總有效率(P<0.05);研究組創面愈合時間與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換藥次數研究組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深度燒傷患者,創面修復過程予以持續VSD治療可取得滿意效果,促進創面愈合及縮短住院時間,值得推廣。
【關鍵詞】持續封閉負壓引流技術;深度燒傷;創面修復;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18【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5-0096-01
深度燒傷屬于一種急診危重病癥,對這一疾病需及時的進行治療,具體的治療方法主要是予以創面修復[1]。創面修復后通常的處理方式是多次對創面進行換藥,但頻繁換藥無論對患者還是護理人員而言都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期間如果處理不當還容易增加感染的發生率,延長患者住院時間及增加治療費用,不利于患者康復。隨著醫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近年來醫院在對深度燒傷進行創面修復的患者,予以持續封閉負壓引流技術(vacuum-sealing drainage,VSD)進行干預,取得了滿意的干預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燒傷外科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0例深度燒傷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根據患者主訴及燒傷程度判定患者為深度燒傷。(2)患者未患精神疾病且無交流障礙。(3)患者均需本研究目的知情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的肝腎功能損傷者。(2)合并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的患者。(3)合并傳染性疾病者。(4)依從性差的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兩組:研究組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齡23~56歲,平均年齡(46.2±2.1)歲。對照組35例,男23例,女12例;年齡21~55歲,平均(45.8±2.1)歲。比較2組在年齡及性別等一般資料上無顯著差異,且本次研究也經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具有同一組燒傷科醫護人員按照規范對患者實施創面修復治療,對照組治療的時候用常規的處理方式,主要先對燒傷創面進行清創,將壞死組織、焦痂清除,對燒傷創面進行清潔及止血,之后在燒傷創面覆蓋銀鋅皮膚黏膜抑菌霜,然后使用醫用紗布包扎燒傷部位,每隔2~3d更換一次敷料,對創面無異常分泌物的情況可擇期實施植皮或皮瓣修復術。
研究組則予以持續VSD治療,主要在常規清創、清除壞死組織及創面止血后,依據創面大小將VSD材料裁剪成大小適合的敷料,將VSD材料固定在創面,對創面較大者可用多塊VSD材料拼接,創面較深者VSD材料可填充至底部。在VSD材料覆蓋后應用系膜法在封閉引流管創面邊緣引出引流管,連接負壓裝置,維持負壓裝置的內部壓為50~60kPa,醫護人員定期觀察VSD敷料變化及引流量,通常情況下VSD敷料明顯凹陷并且不存在液體積聚提示負壓引流有效,持續引流7d可去除薄膜,觀察創面恢復情況,若創面組織顏色鮮紅且無異常分泌物可實施植皮或皮瓣修復術。
1.3 觀察指標
(1)療效評價標準。創面愈合面積大于75%無分泌物提示顯效;創面愈合面積為50%~75%,創面出現少許分泌物為有效;創面愈合面積小于50%且出現較多分泌物為無效。(2)觀察兩組創面愈合時間、換藥次數及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21.0軟件做統計學結果分析,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x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療效比較
研究組治療顯效26例,有效7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4.29%。對照組治療顯效17例,有效10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77.14%。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4.200,P=0.040)。
2.2 臨床指標
在各項臨床指標情況上,研究組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創面修復是臨床治療深度燒傷患者常用的手段,采取該方式可取得一定的效果,然而常規干預中對接受創面修復的患者需頻繁進行換藥,這樣極容易引起感染發生,針對這一情況目前提倡使用持續VSD進行干預[2]。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采取持續VSD治療的研究組在治療總有效率上顯著高于對照組,此外研究組各項臨床指標也明顯優于對照組,這提示持續VSD干預深度燒傷患者的價值顯著。VSD材料用于深度燒傷患者的干預中,可以將燒傷的創傷組織同引流管進行隔離,此外予以持續的引流也能避免創面直接引流導致引流管阻塞,這樣可以延長引流管的持續利用時間,減少醫護人員換藥的頻率,避免創面同外界緩解直接接觸,這可預防院內感染發生,促進創面肉芽組織的生長,為后續進行植皮或皮瓣修復術提供有利幫助,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及出院[3]。
綜上所述,針對深度燒傷的患者,予以創面修復治療的基礎上提供持續VSD干預,可以取得滿意的干預效果,促進創面的愈合,減少換藥次數及縮短患者住院時間,因此值得在臨床中大力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楊勇.持續封閉負壓引流技術在深度燒傷創面修復中的應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9,17(10): 139-140.
[2] 金昌丹,林建昌,王順賓,樓非鴻.持續封閉負壓引流技術在深度燒傷創面修復中的應用[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8,28(23):95-96.
[3] 于洪亮.持續封閉負壓引流技術在深度燒傷創面修復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56):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