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磊
摘要: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互聯網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新式的支付方式也層出不窮。當下,人們已經習慣使用手機結賬付款,這種第三方資金支付方式為人類的工作與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但是,這種方式付款也存在著很大的風險,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一些威脅。因此本文就互聯網金融背景下企業第三方支付資金管理做出細致的研究與分析,希望能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業;第三方支付;資金管理
引言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第三方支付作為我國的“新四大發明”而受到世界的關注。隨著電子商務市場的不斷發展壯大,以財付通、支付寶、銀聯等諸多第三方支付平臺提供的金融服務,不僅使消費者在網購上有了中間平臺,也更加將其應用領域拓展到了日常收付款中。目前,第三方支付服務的內容除B2B、B2C等方面外,還包括了線下掃碼支付及轉賬、生活繳費、信用卡還款、理財服務等。這樣迅速地發展,引起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同并改變了交易習慣,是我國重要的金融工具創新。僅以2014年的數據為例,我國第三方支付交易金額就達到8億元。隨著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金融在國民經濟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以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臺為代表,極大地方便了各類交易的結算行為,對傳統的現金收付與銀行結算方式形成了挑戰。由于第三方支付總歸是新生事物,其監管與技術標準總是存在著滯后與實際應用,加之近年來互聯網金融在非法融資等方面被嚴格禁止,因此必須加強對基于互聯網金融的第三方支付的監督,防止技術被誤用,從而防止交易參與人的資金損失,維護國家金融秩序。
一、互聯網金融背景下企業第三方支付形式分析
互聯網金融的安全性直接關乎著企業資本運營的風險,進而會影響到企業生存與發展的空間,因此相關部門要加強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力度。在互聯網金融興起后,中國人民銀行與證券業、保險業以及銀行業監管機構聯手,就如何加強互聯網金融監管力度、如何保護中小微企業在互聯網金融應用過程中的利益等這類問題做過深入的調研和探討。在這些監管措施中,主要是以“鼓勵互聯網金融創新發展,但絕不姑息欺詐等違法犯罪活動”為主線,通過各類法規政策來規范互聯網金融的交易秩序,進而為企業資本運營提供一個健康的環境。而第三方支付,指的就是以手機、互聯網等平臺為渠道,在支付寶、微信等具有第三方收付功能的平臺軟件上進行付款,這也就類似于淘寶等一些網店的付款原則,給人們付款轉賬帶來了許多的方便。但是,其中也存在著一些隱患,例如,一些網絡黑客可能會利用一些廣告和其他途徑欺騙網民,給網民造成損失。因此,第三方支付雖然便利,但是其安全隱患也是顯而易見的。
二、第三方支付對企業資金管理產生的影響
(一)企業營收資金回收渠道得以拓展
就以前的支付方式而言,企業的收入多是以現金為主,收入的渠道很有限,并且單一,其利潤也不是很大。但是隨著第三方支付的興起,企業營收資金的渠道變多了,例如:微信、支付寶等,這不僅提高了資金的流轉效率,還拓展了企業收入的渠道,促進企業的發展。
(二)資金回收效率有所增加
傳統的支付手段,企業的回收效率十分有限,只是依靠現金等傳統的手段獲得利潤。但是,第三方支付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支付方式,使企業的資金回收效率增加,更加有利于企業資金的周轉,提高了企業資金使用效率。同時由于第三方式支付平臺都是基于互聯網金融發展而來的,具有操作簡便、速度快捷的特點,所以特別受到日常消費或電子商務的歡迎。對于企業而言,由于第三方支付通過網絡平臺可以實現資金的及時到賬,同時明細清單也可以隨時予以打印或核對,這樣加快了資金回收率,企業也可以結合這樣的特點做到資金的合理安排,充分提高資金周轉率。
(三)資金的機會收益逐漸提高
互聯網背景下第三方支付的使用,能夠快速地將企業的營收資金存入企業的賬戶中,進而有利于企業加強對資金的管理,做到靈活調配。同時,第三方的支付,不僅給人們提供了多種消費付款方式,也給企業帶來了一些新式的收益渠道,這樣就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現金收益、銀行卡付錢等模式,提高了企業資金的機會收益。
(四)企業財務費用逐漸降低
因為第三方支付方式的出現,人們有很多支付途徑,這樣能減少企業財務費用。因為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系統也越來越先進,這樣就減少了對傳統財務方式的使用,從傳統的銀行托收,變成現在的企業直接收款,企業就不用給銀行資金,讓銀行幫忙托收,企業就省去了一部分財務費用,進而節約了成本,降低了財務的費用。
三、互聯網金融背景下企業第三方支付資金管理措施
(一)構建一體式資金信息平臺
企業要利用互聯網等新媒體手段,構建一體式資金信息平臺,讓每個用戶都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資金,安全的使用錢財。同時,企業也要采用數據管理系統,通過網絡化的管理手段,加強對資金信息的保護力度。此外,還要完善企業數據中心,加強信息資源整合、共享、利用,集中保存資金使用和管理信息,進而實現對資金信息的科學化管理和監督。除此之外,一些支付方式的負責人也要構建一體式資金信息管理模式,讓付款人提前做好身份驗證,然后利用指紋、面部付款等方式,這樣的付款更加安全,同時還要做好保密工作,不能泄露消費者個人的隱私信息,保障付款者的安全。因此,建立一體式的資金信息平臺,能夠為企業的綜合運算打下基礎。
(二)變革資金管理模式
由于當下支付方式的改變,傳統的資金管理模式也不適用當下金融業的發展,一方面,企業的資金循環客觀上脫離了商業銀行體系,從而對銀行資金體系造成了一定影響。對于企業及客戶而言,資金循環甚至可以脫離銀行體系而分解出來,使傳統的支付媒介作用發生了重大變化。另一方面,由于互聯網金融的出現,第三方平臺往往都提供相應的資金融通服務,例如小額貸款、分期付款等方式,使得消費者在利用支付功能的同時充分享受相關的信貸業務。
對企業而言,要結合互聯網金融下的第三方支付參與資金流轉的模式,變革資金管理模式,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加強理財管理,例如,利用一些科學合理的理財軟件,將資金存入其中,讓資金能夠得到有效的周轉,獲得一些紅利,提高資金的周轉效率。同時,金融業領域的負責人也要不斷探索和創新,開發更加高效安全的資金管理模式,加強對資金的保護。
(三)加強第三方支付賬戶管理
當下,經濟不斷發展,社會不斷進步,科技的飛速發展為互聯網金融業的發展提供了契機。因此,為了增強第三方支付資金管理的高效性,需要加強對資金的進一步管理,規范第三方支付手段。首先,需要相關的企業加大創新力度,更新資金管理理念,提高資金的周轉效率,進而提高第三方支付的安全系數。同時,隨著交易額的不斷增多,第三方支付平臺也不斷在壯大,人們也大范圍內接受了這種支付方式,因此,為了提高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安全性,需要加強賬戶安全管理工作。要對使用者的身份進行核實,嚴格規范使用者的付款方式與操作流程,防止使用者在支付中出現安全隱患。同時,使用者也要明白,在開通第三方支付平臺時,要認真閱讀一些規定,并銘記在心,遵守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規定,減少損失的發生。如果在支付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棘手的問題,就需要根據規定劃分責任,將危害降到最低。除此之外,一些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企業應該重視這些平臺的安全系統更新功能,要跟隨時代發展的潮流。例如,在資金安全保護方面,支付寶添加了一個“安全守護”的功能,自從該功能添加后,人們支付的安全性就有了保障,安全系數比以前更高了。除此之外,現在還增加了人臉識別解鎖和指紋解鎖,這些設備的錄用,更加提升了支付寶支付的安全性。因此,通過以上敘述的這些方法,能夠很好地管理第三方支付的賬戶,同時,相關的第三方支付平臺企業也要做好探索和創新,不斷挖掘出新式的保密方式,進而更好的保障資金的使用安全,建立更加完備的資金管理體系。
(四)做好第三方支付下的資金風險管理
第三方支付中極易出現一些風險,所以為了防止一些漏洞的出現,要加強資金風險管理,運用相關的方法和措施,加強賬戶資金使用的核算,以免在交易中出現錯算的情況。第三方資金的核算,相關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應該設置一個固定的時間,這樣才能保證工作的有序性。例如,可以將每個月中的第一天作為賬戶余額和交易情況的時間,精準核對,確保支出或者收入的資金與交易記錄保持一致,然后再進行專業的核算,做出細致的匯總,讓交易人能夠明確地看到自己的交易記錄。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資金管理工作可以多樣化,本文針對實際情況,提出幾點建議:首先,密碼的設置。眾所周知,QQ和微信等社交平臺需要賬號密碼,那么第三方支付平臺更需要密碼來保障用戶的安全,除此之外,密碼的設置等級也要非常高,以免一些人利用不良手段破譯密碼,給使用者帶來資金損失,因此,要提高密碼的保護等級。其次,針對第三方支付,如果資金出現風險時,軟件要及時提醒用戶,讓用戶能夠及時地了解到一些情況,進而采取一些方法解決。同時,第三方支付也可能會帶來一些信用風險,比如支付商違約,這樣就很可能對用戶的資金安全帶來極大的威脅,進而影響互聯網金融業的穩定發展。因此,要加強第三方支付的資金風險管理工作,降低資金出現的風險,給用戶營造一個良好的支付環境。
結語
總之,在互聯網金融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第三方支付的使用率越來越高,人們也比較青睞這種交易方式,與傳統的交易模式相比,第三方支付能夠簡化交易流程,節約交易成本,符合當下人們的交易心理,也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潮流。利用第三方支付平臺交易,同時再建立良好的資金管理模式,能夠實現財務管理的一體化,進而提高經濟發展的效率。
參考文獻
[1]仇志燕.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第三方資金支付風險與監管對策研究[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04):116–117.
[2]文藝.基于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第三方資金支付風險與監管對策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6(15):12+31.
[3]歐陽嵐.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資金管理風險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7(08):217.
[4]張子怡.淺析第三方支付的發展機遇及挑戰[J].科技經濟導刊,2018(35):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