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真真

【摘 要】 目的:分析延續性護理措施在心臟外科手術患者康復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本次選擇對象為心臟外科手術患者86例,時間為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之間,依據入院單雙號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延續性護理措施,n=43)和參照組(常規護理,n=43),最后對比焦慮評分、抑郁評分和疼痛評分。結果:對比兩組手術患者的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研究組(31.6±1.2、34.4±0.7)分低于參照組(41.4±1.4、43.9±0.8),2組間相比較,(t=34.8514,58.6028,P<0.05)。對比兩組手術患者的疼痛評分,研究組(0.7±0.3)分低于參照組(1.9±0.3)分,2組間相比較,(t=18.5472,P<0.05)。結論:在心臟外科手術患者康復護理中應用延續性護理措施可將焦慮和抑郁狀態得以改善,術后疼痛也有所減輕,可獲取滿意的效果。
【關鍵詞】 延續性護理措施;心臟外科;手術患者;康復護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54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9-176-01
據有關資料顯示,外科手術患者在治療期間會伴有不良心理(焦慮和抑郁),在一定程度上可對術后康復造成不利影響。臨床初步認為誘因與醫療效果期望、缺乏疾病認知存在相關性,增加心理負擔的同時對手術效果造成影響。在外科心臟手術較為重大,若患者術前伴有不良心理會影響麻醉期間的各項生理參數,從而有較差的手術預后[1]。因此,臨床需加強心臟外科手術患者的護理干預,以改善預后和不良情緒。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討延續性護理措施在心臟外科手術患者康復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參與本次研究的心臟外科手術患者86例,時間為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之間,依據入院單雙號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命名為研究組和參照組,各有43例。
研究組:最大年齡為70歲,最小年齡為26歲,年齡均值統計后為(41.4士11.3)歲。男性患者有30例,女性患者有13例。手術類型:25例患者行冠狀動脈旁移植術,15例患者行瓣膜手術,3例患者為先心病。
參照組:最大年齡為71歲,最小年齡為27歲,年齡均值統計后為(43.0士11.6)歲。男性患者有28例,女性患者有15例。手術類型:26例患者行冠狀動脈旁移植術,16例患者行瓣膜手術,1例患者為先心病。
參照組與研究組心臟外科手術患者年齡、患者分布比例和手術類型等一般資料的相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參照組手術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包括普及疾病有關知識、用藥指導和加強術后傷口護理。研究組手術患者則實施延續性護理措施,具體流程如下:(1)小組的構建。其成員包括心臟外科護理人員,定期組織護理實踐人員進行培訓。對相關文獻資料進行收集,并對延續性護理的重點和內容進行歸納分析,其圍術期涵蓋內容為:基礎護理、病程護理、術后轉運護理和康復期的干預等。(2)術前宣教。手術2天前需對患者開展健康宣教,并將延續性護理健康手冊發放。將圍術期的注意事項和配合工作進行講解,對患者疑慮進行解答,對家屬予以鼓勵,讓其積極參與學習,并做好安撫工作。(3)手術期間的護理。護理人員需將器械和藥品的準備工作做好,并對患者實施心理指導。麻醉前需給予安撫,將其不良心理消除。麻醉蘇醒后需第一時間告知手術情況,讓其放心,從而提升治療依從性[2]。(4)術后的宣教。護理人員不僅加強基礎護理,還需對患者的生命體征和心理變化進行觀察。將手術效果告知,讓患者知情,從而獲取信賴感,這樣有助于和諧護患關系的構建。
1.3 指標觀察及評定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不同護理模式后(延續性護理措施和常規護理)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和疼痛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兩組數據納入SPSS22.0 for windows中進行收集校正,計量資料(平均年齡、手術類型、焦慮評分、抑郁評分、疼痛評分)和計數資料(患者比例分布)分別行t檢驗和x2檢驗,P<0.05表示數據存有差異性,有臨床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外科手術患者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和疼痛評分均低于參照組,組間數據比對判定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3 討論
心臟外科手術患者具有危重的病情,且多數患者由于過度擔心手術效果出現不良心理,不僅會影響麻醉效力,同時會直接影響康復效果。有專家表示,心臟外科手術實施康復護理期間,不僅強化基礎護理,還需對患者的心理變化充分掌握。
延續性護理措施屬于動態護理模式,重點為健康宣教,通過對患者圍術期開展延續護理可做好術前的準備工作,同時可在此期間對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從而促使手術患者快速康復。有專家指出,疼痛會嚴重影響患者的康復,延續性護理措施可使患者的疼痛減輕,并讓其從中獲益。本次研究工作中,研究組外科手術患者的疼痛評分低于參照組,組間均有明顯差異性,P<0.05,這一結果上述專家的報道存在一致性[3]。與此同時,研究組外科手術患者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也明顯低于參照組,表示延續性護理措施較比傳統護理更具有針對性。
總之,在心臟外科手術患者康復護理中應用延續性護理措施可將焦慮和抑郁狀態得以改善,術后疼痛也有所減輕,可獲取滿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項蕾蕾,王正梅,潘美華,梁云云,殷穎. 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患者分級延續護理模式效果觀察[J].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8,26(19):1778-1781.
[2] 李慧,路潛,楊萍,劉婉蓉,王惠媛,李素梅. 原發性肝癌手術患者癥狀及延續照顧需求的研究[J]. 中華護理雜志,2015,50(06):684-688.
[3] 陳嬋嬋. 院外延續性護理在6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康復期中的應用分析[J]. 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7,32(06):647-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