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威 劉畇
摘 要:本課題提出基礎實驗課微課化與理論課混合式教學。將實驗課搬進理論課堂,理論課+實驗課混合式教學,多媒體+實驗課實現教育上的互聯網+。并以具體課堂實例進一步展現了基礎實驗課程微課化優勢。
關鍵詞:基礎實驗課程;實驗課微課化;混合式教學
基金項目:江蘇省教育廳2019年度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項目編號:2019SJA2239);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2018年度科研發展基金(項目編號:KD2018JYYJYB011)。
基礎化學是醫學院大學本科一年級學生的一門基礎必修課程。它所涉及的學科很廣泛,例如里面很多無機化學知識以及物理化學、分析化學和生命化學。基礎化學以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為目標,對學生需要掌握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進行了精選和整合,突出了化學與醫學、藥學的有機聯系,強化化學在醫學上的應用。基礎化學實驗課程是醫學專業第一門必修實驗課,是理解和掌握課程內容,學習科學實驗方法,培養動手能力的重要環節[1-2]。而基礎化學實驗又是醫學生最早接觸到的實驗內容。醫學類專業教學的最大特點就是實踐性非常強[3],從教學大綱來看醫學類專業實驗課課時占據很大一部分的學時,不僅從教學大綱來看是這樣的,從醫學畢業生從事的具體工作也可以看出實踐性對醫學類專業的學生來講是非常重要的。近些年來移動技術、視頻線上傳播、4G以及5G的高速發展,并且隨著視頻分享網頁的高速發展,線上教學微課常態化越來越成為現實。
1 我院基礎化學實驗課程授課介紹
我院基礎化學實驗場地以及任課教師情況:基礎化學實驗課教學對象是臨床、全科、預防、檢驗等專業的學生,學生數量龐大,但任課教師和教學場地都受到限制。由于這些限制又導致了理論課進程和實驗課進程無法同步的現象,這些都加大了基礎化學實驗課的授課難度。
2 與理論課相結合,將實驗課搬進理論課堂,理論課+實驗課混合式教學
基礎化學理論課很多知識涉及很多實驗現象,但是理論課的場地,教學要求,以及很多教學限制是無法將實驗過程,實驗現象很好的呈現出來。那么學生就不能直觀感受到,限制了他們的思維,因為只憑空想象或者依靠簡單的ppt動畫,剪短網上剪輯視頻,這些都無法達到理想的一種教學效果。比如以稀溶液依數性溶液蒸氣壓下降這個小節為例子,那么在大多數老師講課的時候,前期知識鋪墊肯定講到蒸氣壓,蒸發,升華等等各種簡單的實驗現象,并且老師為了達到好的教學效果通常要大多都以闡述實驗現象開始。以及依數性接下來要講到的沸點升高和凝固點降低等,這些簡單的以老師的闡述,或者簡短的ppt動畫都很難達到想要的教學效果。如果我們將簡短的實驗操作已經錄制好了微課,那么教師完全可以將微課在理論課堂上放給大家看,以及教師可以控制視頻的快慢和停頓,在這個控制快慢和停頓過程中可以很好的插入自己要講的重點關鍵點以及更好理解知識點。可以說完美的將實驗課搬進了理論課堂,這種結合模式優勢都明顯優于單純的理論課或者單純的實驗課。
以酸堿滴定分析為例講解:1)從堿式滴定管中放出0.1mol/L NaOH溶液20mL于潔凈的250mL錐形瓶中。2)加入甲基橙指示劑1-2滴,顯黃色。3)用0.1mol/LHCl溶液進行滴定,邊滴加邊搖動錐形瓶。接近終點時,用洗瓶吹出少量蒸餾水淋洗錐形瓶的內壁,把滴定過程中附著在內壁的溶液沖下,繼續半滴半滴地滴定至橙色,即為終點。4)若滴加過終點(顯紅色),可從堿式滴定管滴加NaOH溶液,使溶液顯黃色再繼續滴加HCl溶液,至溶液為橙色為止。如此反復練習滴定操作和終點的觀察。5)最后準確讀取所消耗的HCl溶液和NaOH溶液的最終讀數,并求出HCl溶液和NaOH溶液的體積比。在這個過程中從理論課角度講直接呈現的是表格或者圖,那么單純的表格很難讓學生去理解滴定過程中到底要注意的關鍵點,重點,都不能很直觀的展現出來,并且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作為一線教師,都能深刻的感受到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是教學效果的成敗關鍵,如果學生失去興趣,那么教學到底是以學生為中心還是以教師為中心都無從談起。那么如果此時以視頻微課的形式插入理論課堂,那么第一點就解決了學生的興趣問題,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的視野回到課堂。可以說第一步的問題解決了。那么在放視頻的時候我們結合多媒體,教師根據知識點的講解需要掌控停頓快慢,放大鏡頭,特別注解,以及快慢等等,可以說將教學效果進行升華。就比如上面提到這個例子,“滴半滴”這個操作,“滴半滴”可以說是酸堿滴定分析里面不僅理論課也是實驗課里講的重點,但是由于實際操作的限制性,以及老師的不熟練操作,學生較多的因素只能使較少的學生圍著教師看到比較清晰地操作,等等因素,使教學效果難以達到想要的標準。那么多媒體+實驗操作微課化就可以較好的解決上述的問題,我們可以請熟練有經驗的教師錄制改實驗操作微課,那么錄制好的微課就可以搬進理論課堂,通過多媒體教師根據知識點的講解需要掌控停頓快慢,放大鏡頭,特別注解,以及快慢等等,可以說將教學效果進行升華。在實驗課的課堂里面也可以實現一種更好地教學效果,第一現在的實驗課堂部分也具備多媒體,利用多媒體,實驗課教師也可以同理論課教師一樣進行講解掌控停頓快慢,放大鏡頭,特別注解,以及快慢等等,那么不失為一種理想的教學方法,同時也解決了學生多只能達到讓較少同學圍著老師觀看到教師的清晰操作的問題。第二,有了基礎實驗操作微課化視頻,利用互聯網,教師完全可以課前將基礎實驗操作微課化視頻上傳到移動終端或者網頁,那么有了這個資源,學生可以不按照固定的教學安排時間。可以自由的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觀看學習,并且可以多次反復進行觀看。這樣,解決了教學資源的限制,不僅擴大了教學資源,而且讓學生可以自主控制以及反復觀看,很好的做到了課前預習。
3 優化單調的課前預習
身在一線的教師都能夠理解一種現狀,那就是高校學生的課前預習形同虛設,或者不能達到預想的效果。高校的學生從高中進入大學之后,學習態度其實發生了很大變化,這里不僅有主觀原因,還有客觀因素。那么怎么讓課前預習達到想要的效果,那么實驗課微課化也很好的輔助了課前預習。以往的課前預習就是課本,文檔等,那么這些文字很難抓住學生的興趣。將基礎實驗課程微課化之后,并通過互聯網移動終端技術,學生通過網頁甚至手機即可進行課前預習。不僅優化了教學資源,更能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度。
4 總結
礎實驗課微課化與理論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效果較傳統教學有很多明顯優勢:1)能夠抓住學生興趣,引發學生思考,對枯燥抽象的知識點有很好的教學效果。2)對大班級上課具有更好的效果,大班級上課人數較多,公式演算會有學生看不清等問題。本教學設計可以很好解決這樣的問題,并且可穿插使用多種教學手段。3)實驗課搬進理論課堂,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不僅針對課中,與互聯網結合,充分優化學生的課前課后學習。
參考文獻
[1]孔姝穎,郭曉剛,靳斌斌.現代高校基礎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23):277-278.
[2]王維花.基礎化學教學的改革與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6,3(30):331-332+334.
[3]尹貞姬.就業能力導向下大學生學科知識學習與核心素質培養研究[J].高教探索,2017(1):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