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軍
摘? 要:情境教學法是當下一種新興的教學方法,現已被廣泛地應用于教育中。高中物理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有必要根據所教學的內容,有效實施情境教學法,幫助學生融入進具體性的情境中,促使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更好地了解物理知識,讓學生的物理知識學習水平獲得有效的發展,使得學生獲得能力的進一步提升?;诖耍疚膶亩喾矫嫣骄扛咧形锢砬榫辰虒W法。
關鍵詞:高中物理;情境教學;教學策略
處在高中階段的學生,正是處在物理知識學習的關鍵時期,此時的學生正面臨著高考,需要好好學習物理知識,考取良好的成績。在這種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師有必要多多關注學生的特點和學習需求,有效實施情境教學法,促使學生融入進生動的情境中,讓學生更好地體會物理知識,提升學生的物理水平?;诖?,本文將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經驗,從以下三個方面談一談高中物理情境教學法。
一、結合教材內容,創設實驗情境
在高中物理中包含著豐富多樣的實驗,這些實驗能夠更好地展現出具備理論性特點的物理知識,讓學生發掘出物理學習的興趣點,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物理水平。高中物理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有必要深入研究教材中的內容,創設實驗情境。
如,在講授“自由落體運動”這部分的知識時,筆者便會在導入環節引入實驗情境。課堂上,筆者會帶領學生制作“反應時間尺”,使得學生能夠找到長度為40cm的尺子,讓學生能夠在尺子上明確標記自由下落對應長度所用時間。做完該尺子后,筆者便會開展名為“測大腦反應時間”的活動?;顒又?,筆者會將該尺子從高處下落,使得學生能夠抓住該尺子,并在抓住該尺子的時刻報出其反應時間。對學生來說,這個活動十分的有趣,因此他們能夠積極參與。這樣,學生便能夠融入進生動的實驗情境中。在實驗結束后,筆者再逐步地引入本節與自由落體運動相關的知識,學生則能夠更好地傾聽該知識,更好地學習這部分的知識,更好地明確自由落體運動這一物理概念。
總之,初中物理教師有必要多多關注物理教材上的內容,進行生動的實驗情境的創設,以幫助學生在情境中產生物理知識學習的興趣,使得學生更好地學習物理知識。
二、重視提問,創設問題情境
高中物理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還應該多多向學生提問問題,使得學生能夠融入進生動的問題情境中,使得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能夠主動探究相對應的物理知識,以此有效增強學生的物理知識學習效果。
如,在講授“摩擦力”這部分的知識時,筆者便會讓學生觀看自己的鞋底,使得學生能夠明確自己鞋底上所存在的多種多樣的花紋。此時,筆者便會對學生說:“為什么我們所穿的鞋底會有多種多樣的花紋,這些花紋具備怎樣的作用?”在筆者問題提問的引導下,學生融入進了生動的問題情境中,對相關的物理知識產生了十足的興趣,進行了積極地思考,說出了自己的見解。部分學生的知識量比較豐富,圍繞“摩擦力”這一知識點進行了仔細且認真地講解。在學生說完后,筆者便會向學生提問“關于影響摩擦力的因素是什么”等問題,促使學生在筆者再次問題的引導下,融入進生動的情境中。當然,學生由于沒有學過相關的知識點,所以難以進行有效的問題解答。此時,筆者便會逐步地引入本節的知識,學生則能夠認真聽筆者的講解,使得筆者的教學變得十分的順利。
總之,高中物理教師有必要多多關注當下所存在的問題情境,進行生動的問題情境的創設,使學生能夠將自己帶入到具體性的情境中,讓學生因此能夠更好地學習物理知識。
三、聯系生活,創設生動情境
物理知識與生活聯系密切,貼近生活的物理知識教學,既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物理知識,又能夠創設生動情境,使得學生產生物理知識學習興趣。因此,高中物理教師有必要聯系生活進行教學。
如,在講授“能量守恒定律與能源”這部分的知識時,筆者便會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教學。課堂上,筆者會結合生活實際,對學生說:“同學們,為什么我們要吃飯?為什么我們長期運動、多出汗,就會餓得快?”這個問題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筆者會根據這個問題引入相關的視頻,促使學生進一步融入進生動的情境中,使得學生能夠進行認真地思考,并認真回答造成問題的答案。在學生說完后,筆者則會根據學生所說的內容對學生進行合理地引導,逐步地引入與能量守恒定律相關的物理知識。這樣,學生便能夠在筆者的引導下,逐步地了解、學習并掌握相關的知識,使得筆者的教學因此變得十分的順利。總之,高中物理教師有必要將生活實際與教學內容進行生動的聯系,以此創設出生動的情境,使得學生能夠在具體性的情境中,更好地學習物理知識,促使學生獲得素養的提升。
綜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師有必要關注到學生所處的情況,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自身所教學科的重要性以及自身的職責,多多進行教學的革新,采用情境教學法這種生動且有趣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物理知識,增強學生的物理水平,以構建生動的課堂,讓學生獲得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麗華. 高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研究[J].?學周刊,2016(27).
[2]鄭芳.加強物理實驗教學 提升學生綜合能力[J].科技咨詢導報,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