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苗 李嬋
摘? 要:現階段,流行音樂走進中小學的音樂課堂,可以提高音樂教學質量,優化師生互動效果,直接降低教師教學指導的難度,充分激發中小學生主動學習音樂知識,從而實現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具體實踐過程中,教師應結合中小學生的實際需求,充分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再用流行音樂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徹底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一邊分析一邊想象,發現音樂課程的魅力,逐漸提升審美水平,從而創造美好未來。
關鍵詞:流行音樂;中小學音樂教學;課堂引入;思考;研究
引言:
中小學生正處于身心健康成長,進入個性化發展階段的關鍵時期,音樂是中小學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教師優化教學設計,善用流行音樂元素,助力于學生們身心的健康發展非常必要。教學實踐以生為本,中小學生更愛學習音樂知識,能夠突破挑戰自我,為高中音樂、大學音樂的探究學習做好準備,主體優勢隨之提升,在音樂作品的熏陶下,可以樹立正確的三觀。筆者特意針對流行音樂走進中小學的音樂課堂進行了有效策略的總結研究。
一、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
中小學音樂教師組織音樂課堂的教學活動時,不能沿用灌輸指導的方法,要求學生們按照自己的想法學習音樂知識,或者思考音樂文化的相關問題。如果引入的流行音樂過于形式化,仍然受到傳統觀念的干擾,限制著學生們的個性化發展,那這樣的教學實踐將毫無意義[1]。中小學音樂教師只有改變傳統固化的教學觀念,努力創新課堂教學方法、授課方式等,正確地看待流行音樂,善于啟發學生們有效學習,并在良好的課堂氛圍里大膽表現,不斷挖掘身邊的優秀作品,促使學生們自覺學習流行音樂,進而發現音樂的魅力,體會到學習的最大樂趣,才可以改進教學不足,取得最優化的教學效果。如《懂你》這首歌里面主要是對母親的贊頌,這首歌是整個社會對文明、親情以及道德的重新審視和再度呼喚,而《好漢歌》是描述的梁山好漢的豪爽以及兄弟之間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真實精神,音樂教師可以直接引用這類曲目,充分激發中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培養學生創造表現力
我國的中小學音樂教材,經過幾次改革后更加注重學生在各方面的表現力,如果加入一些必要的流行音樂元素,會使課堂更加生動活躍。流行音樂本身的特點就是源于生活,更加貼近生活,容易記憶,耳熟能詳,并且學生在欣賞學唱方面更容易,旋律簡單。筆者認為,在中小學音樂課程的教學中,首先要遵循音樂新課程標準,在充分了解標準的情況下,讓學生主動參與一些課堂活動,或者一些文藝活動。其次在鼓勵學生參與的情況下,也要尊重他們的想法,他們更會熱衷于流行歌曲的演唱,他們受到流行音樂的感染,親自歌唱、舞蹈以及盡自己的努力去表演,不僅使他們的學習壓力得到緩解,而且給他們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通過這種音樂教學授課的方法,可以不斷地激發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從他們被動的上課到主動的表現,是一個很大的提升。
三、學生學習民族的音樂
一些流行歌曲由于吸收了民間音樂中民歌、戲曲的音樂元素,增添了幾份中國傳統音樂的色彩,同樣受到了中小學生的喜愛[2]。比如:騰格爾的《蒙古人》、鳳凰傳奇的《最炫民族風》等。在課堂上引入這一類型的流行元素,能拉近中小學生與中國傳統民族音樂的距離。這些歌曲雖然不同于我們傳統的民族音樂,但也不乏民族的韻味。對于那些目前流行的音樂和對中小學生影響比較大的音樂,可以采取課堂討論的形式進行教學。這樣的交流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們從多個角度看問題的習慣,而且還可以提供一個討論審美問題的平臺,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學生健康、穩定的審美觀的形成。通過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自由交流,可以對當前流行的音樂作客觀的評價。大多數優秀的流行歌曲都具有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與創作背景,如韓紅的《天亮了》,是以發生在一個旅游區的故事改編的,作品反映了偉大的親情,講的是一個孩子的爸媽為救自己的孩子而犧牲自己的真實故事。這首歌曲雖然不同于傳統的民族音樂,但也不乏民族的韻味。在中小學音樂課堂中引入流行元素,同時再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自由交流,可以潛移默化、多個角度地促進學生們健康、穩定的審美觀形成。
四、鼓勵學生欣賞并學唱
現代流行音樂形式廣泛,曲目眾多,中小學音樂教師需要較好地識別歌曲的性質和質量,盡量避免音樂內容以傳唱愛情為主的歌曲,選擇一些優秀的歌曲,帶有鼓勵性質和激勵精神的曲目,如《相信自己》《奔跑》等歌曲。同時選擇社會典型事件,對幾代人的成長都具有不同尋常的影響,一些在典型社會背景下誕生的流行歌曲,例如在抗洪救災中的《為了誰》、北京奧運會期間群星演唱的《北京歡迎你》、5.12汶川大地震后成龍演唱的《生死不離》等。這些歌曲不僅是一首音樂作品,它還非常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迎合了中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況,提升了學生的歸宿感和自信心。音樂教師可以選出最受學生喜愛的歌曲當作課前班歌,并從音樂要素的角度去分析演唱的歌曲,掌握基本的音樂分析方法并體驗音樂的情緒。
五、提高教師的音樂素養
中小學生音樂教師的文化水平及專業素養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發展。流行音樂結合了社會發展及藝術,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從多個角度了解音樂,以此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3]。除了課堂學習音樂外,也要注重學習外的活動,通過開展課外活動的方式展示流行音樂,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虛心接受學生的意見,針對每位學生的發展特點,主動與學生交流,通過有針對性的選擇方式,更好地開展流行音樂課程。
結束語:
總之,流行音樂通俗易懂,演唱起來朗朗上口,內容大多反映中小學生的情感生活和思想感受,所以在信息和知識大躍進的今天,中小學生就成為了流行音樂的最大“消費者”。在流行音樂風靡的時代,必須指導中小學生正確鑒賞音樂,提高自身文化修養,嘗試緊跟時代潮流,靈活機智地將流行音樂引入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馬信.流行音樂走進音樂課堂的研究[J].好家長,2018(09)271-272.
[2]張文迪.小學音樂教學中流行音樂的教學分析[J].教師,2019(05)99-100.
[3]劉艷華.流行音樂與中學生的音樂教育[J].學周刊,2019(01)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