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


【摘要】目的:探討SBAR溝通模式在護理交接班中的應用研究。方法:將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神經內科治療的20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使用常規交接班模式,觀察組使用SBAR溝通模式進行交接班,對比兩組的交接班時間及患者病情掌握度評分、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及護理滿意率。結果:觀察組交接班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而患者病情掌握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而護理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SBAR溝通模式在護理交接班中的應用效果顯著,能縮短交接班時間,提高護理人員對患者病情的掌握度,減少不良事件發生率,提升整體護理滿意率。
【關鍵詞】護理交接班;SBAR溝通模式;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5-0211-02
交接班是各科病房護理的常規工作內容之一,良好的交接班是保證護理連續性、患者能夠獲得連續治療的必要手段,是整個護理質量和護理安全的重要環節。一旦發生交接班不仔細、不全面等問題,即可引發護理差錯,甚至護理不良事件。神經內科收治的均是神經系統病變患者,大多病情嚴重,需要嚴密的護理干預,對交接班質量的要求更高。SBAR溝通模式是一種標準化、結構化的溝通模式,有助于護理人員在交接班時依據標準化的溝通方式實現無縫隙交接,有限保證了護理質量和護理安全[1]。本研究進一步分析SBAR溝通模式在護理交接班中的應用,現具體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神經內科治療的20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100例,男57例,女43例,年齡38-86歲,平均年齡(63.1±10.8)歲;對照組100例,男56例,女44例,年齡39-85歲,平均年齡(62.9±11.1)歲;所有患者均為腦血管疾病,在神經內科行規范化治療;我科室共有護理人員14名,年齡22-50歲,平均年齡(35.4±6.2)歲,護士5名、護師3名、主管護師4名,副主任護師2名,護理經驗在1-22年,大專學歷3名,本科學歷11名;對兩組的年齡、性別等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交接班模式。觀察組實施SBAR溝通模式:根據SBAR溝通模式內容,結合我科室的實際情況,總結護理重點,設計神經內科交接班表單。 ①患者目前現狀(S)。記錄患者的一般資料,如床號、姓名、性別等一般資料。②患者的病情背景(B)。包括陽性體征、既往病史、個人史、主訴、異常檢驗值報告等。③患者病情變化的評估(A)。白班護士評估患者目前的癥狀及心理狀態,觀察采取措施后患者情況,對患者及家屬進行相關健康知識宣教;夜班護士評估患者的睡眠情況,關注病情變化,針對問題的處理措施,評估處理后的癥狀改善情況。④對交接班醫師和護理人員提出合理意見(R)。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及評估結果講解現有的處理方法,并提出針對性處理意見,為后續護理指明方向[2]。
1.3觀察指標:記錄交接班時間,采用科室自制患者病情掌握度評分評估護理交接質量,分為患者資料、診斷、病情評估、治療、護理共5個方面,總分100分,得分越高則掌握越好[3];統計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及護理滿意率。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 SPSS20.0 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交接班時間及患者病情掌握度評分比較,見表1。
2.2兩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及護理滿意率比較,見表2。
3 討論
SBAR溝通模式在臨床各科中均獲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交接班是護理質量管理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容易發生護理差錯和安全隱患的環節,特別對于神經內科危重癥患者來說,稍有不慎可能導致嚴重后果。在神經內科引入SBAR溝通模式后,有效提高了交接班的效率和質量。第一,SBAR溝通模式能為接班醫護人員提供準確、及時的患者病情變化、治療等信息,便于護理人員快速掌握患者病情信息,提升信息傳遞的規范化、系統化,有助于醫療團隊工作效率的提高。第二,SBAR溝通模式能督促交班護理人員充分了解和掌握患者病情及治療情況,綜合評估患者病情,提出處理意見,促進護理人員提高自身的臨床判斷能力和處理能力,更好的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4]。
綜上所述,SBAR溝通模式在護理交接班中的應用效果確切,明顯縮短了交接班時間,提高了交接班質量,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姚婭英.引進SBAR溝通模式規范神經外科護理交接班管理[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24(20):97-99
[2] 蔣彩和,李新輝,高艷華等.標準化溝通模式在神經外科護士床邊交接班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2017(3):55-58
[3] 馬爽,楊偉.SBAR溝通模式在神經外科護理交接班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5,29(8):3031-3032
[4] 蔡喆燚,陳獻,蔡亞宏等.SBAR溝通模式在ICU床頭交接班護理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9,17(10):1247-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