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韻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高校教育的變革也在不斷深化,當前信息化教育的盛行與社會變化和科技發展有著密切關聯,在高校體育教學課堂上的相關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案也在面臨著改革。目前教育部門、學校、老師等都在變革中不斷探索創新路徑,在實踐中構建網絡體育課堂的教學框架。本文針對當前大學生的特點進行研究,結合體育課堂教學內容分析信息化的發展趨勢,并提出作者的相應觀點。
關鍵詞:高校;體育;信息化;教學創新
在我們的傳統教育當中,都是以教師為課堂中心,學生需要從老師的教學內容中不斷“吸取”知識,體育課程相對于其它高校課程較為特殊,它并非文化課程而是對于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能健康的鍛煉以及理論傳授,既要保證在科學體系下進行,也要學生們親自進行鍛煉,可以說體育課程與文化課程各為互補。隨著時代的進步,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遠遠不能夠滿足學生的需求以及社會對于人才培養的要求,積極在高校體育課堂中引入網絡技術是對傳統教育方式的重要補充。
1 網絡技術與高校體育課程的融合意義
1.1 有利于調動學生的上課積極性
傳統的高校體育課程,大部分是以理論為開端,然后再以動作示范為中段,最后是學生進行觀摩學習與自主運動環節,這樣的教學方式多見跑步、球類、跳遠為主,但是課程設計較為枯燥,原本應該熱愛運動的大學生在這樣的單調的教學模式下也會逐漸失去興趣。網絡技術本身具有多種優勢和特點,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體育知識,并且能夠采用視頻、圖片、動畫等手段幫助學生了解運動的歷史及動作的分解,改變了傳統教育模式的弊端,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1.2 有利于增強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
體育課程并不像其它的文化課程可以在書面上體現出學生的成績與教學成果,而是根據學生的不同能力逐漸培養和提高,在學生們掌握了運動技巧的過程中增強身體素質,而且體育教學通常是以室外為主,體育老師的教學不可能一對一進行,因此在教學質量上很難把握,特別是一些運動技巧需要學生反復觀摩并自主練習才能找到感覺和竅門。采用信息化教學方式,使得體育教學不再完全依賴老師的體態展示,可以通過數字化終端讓每一個學生看到正規體育動作,全方位的了解運動細節,有利于增強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課堂管理也更加得心應手。
1.3 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情感
傳統的體育教學都是老師在課堂上針對體育鍛煉進行講解,對于學生的精神世界很少能夠參與,僅僅依靠課堂上的“只言片語”與學生進行正常的溝通和交流,而且課時緊張,這種交流也大部分局限在教學內容上。隨著信息化產品的日益豐富,體育教學不僅能夠在課堂上進行交流,還有部分互聯網軟件可以作為師生溝通平臺,克服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不僅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教學和知識鞏固,還能在網絡上與學生進行思想上的溝通,老師可以更多的了解當下孩子們的思想變化和興趣愛好,還減少了學生的緊張感,對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有著積極作用。
2 高校體育信息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 體育老師的相關思維沒能轉變
長久以來我國都是應試教育,隨著社會的發展素質教育逐漸被人們所重視,而體育老師由于思維的慣性作用,對于這種非文化課程的看法仍然還比較保守,部分體育老師簡單的認為體育課程就是讓學生了解運動,給與學生更多的活動空間和時間就可以滿足學生的需求。造成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教師的思想過于保守,對于現代化教學理念不夠清楚,甚至教育思想落后,需要在教育理念和思想境界方面進行正確的疏導和改變。網絡教育是我國教育改革的主要環節,也是教育界公認的必然發展趨勢,雖然政府每年在這個方面投入的資金很多,但是我國地域廣闊人口眾多,大學生基數也非常大,因此信息化教育建設相對還是比較緩慢。
2.2 教師隊伍對于信息化技術掌握不足
信息化教育需要老師自身掌握一定的軟件應用能力,但是由于體育教師本身的專業能力限制,對于這種新興的技能了解的并不多,加上教師隊伍中年齡層次跨度較大,很多老教師對于信息化產業以及相關的科技產品一時難以適應,這一點在偏遠地區尤為凸顯。同時有些信息化產品更新速度較快,很多老師的技術掌握已經落伍,無法滿足現階段的教育需求。
3 網絡技術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3.1 培養教師的信息化技能,提高應用水平
教師作為體育課程的引導者,需要帶領學生正確認識體育課程和健康課程,而信息化課程的融合更加需要老師自身的信息技能過硬,并且能夠隨著社會的變化不斷更新自身的技術和能力。我們建議學校要根據老師的年齡、身體素質等一系列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有針對性的為老師提供學習信息化技能的機會,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聘請專業化的技術人才來到學校進行知識培訓,幫助老師結合自身的教學方案進行信息化課程設計。另外針對信息化教學成果,我們還要建立完善的獎懲制度,以激發老師的業務提升積極性,鼓勵老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創新,并積累更多的教學經驗,充分發揮信息化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營造出科學、健康的學習環境。
3.2 注重信息化平臺建設,加大資金和資源投入
建設信息化教學平臺是我們進行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渠道。在近些年,很多地區和學校也在自行開發建設信息化教育平臺,雖然大家的積極性很高,但是全面研發的結果是標準不統一、數據不共享,面對這樣的窘境,需要以政府為主要倡導者和督導者,將教育信息化平臺的建設進行統一化管理,特別是相關的數據要有一個共享的機制。首先將每一個學校都看成是獨立的個體,統一信息化平臺的建設標準,并對數據信息共享,讓所有學校的教學經驗可以相互借鑒和參考,這樣可以有效降低教學資源不均衡的現狀。其次,要加大資金的投入,為一些經濟條件較差的學校提供相應的信息化教學設備和硬件,以保證教學的普及性,還要注重引入社會資源,可以在政策上對一些企業進行傾斜,讓更多的企業在一些農村學校建設上提供幫助。最后是教師要根據學校現有的教學力量,不斷拓寬教學路徑,借助信息化教學設備,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體育環境,在保證學生的安全前提下,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4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的發展必須要跟得上時代,當前的網絡技術教育應用具有開創性意義,有效的利用信息化技術可以改變原有體育教學的不足之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參與意愿。通過老師將體育知識與信息化技術的融合,可以讓我們的教學更加直觀化、系統化,對于增強教學效果有著顯著的意義,面對當前的教育改革形勢,我們要積極的學習信息化技術,并促進教學方案的融合,為現代化教育發展不斷拓展道路。
參考文獻
[1]王軻,張星宇,段渭軍, 等.基于網絡信息技術的高校創新型體育教學模式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51):165-168.
[2]林金雄.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在高校體育教育中的應用[J].信息記錄材料,2019,20(10):141-143.
[3]朱俊杰.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信息記錄材料,2019,20(10):73-74.
[4]文永霞.淺析高校體育教學中網絡技術的運用[J].中國高新區,2019(15):49,89.
[5]李艷梅.網絡教育技術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科技資訊,2019,17(21):117-118.
[6]呂慧鵬.微時代高校體育文化傳播平臺構建[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