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留芳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的出版,使得生活化教育的理念進入人們的視野。經教育部進行推廣,應用于數學教學各環節中。生活化的數學教育,就是利用生活實例與理論知識點進行結合,讓學生形成“學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習慣。現代教育不能是“填鴨式”教育,要真正的將知識教授給學生,達到“學以致用”的境界。
1 現代小學數學生活化教育的現狀
1.1 學生的心智發展
小學生的心智發育尚不健全,對于數學的學習處于前運算階段。這一現狀決定了小學教師教學方式必須有別于其他教學階段的老師所采取的教學方式。由于小學生思維的獨特性,決定了小學教師在教學時,不能直接以成年人的思維方式用枯燥難懂的教學術語對其進行教學。現代所采取的的應試教育,希望用大量的考試、作業使學生在做題中熟能生巧,從而掌握該知識點。但是小學生還處于天真爛漫的年紀,不能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對于“無聊”的習題教學,更是處于痛苦學習的階段。
1.2 數學的邏輯性
數學這一基礎學科其邏輯結構十分完善。且體系龐大、分支眾多。小學教育作為教育學習的初始階段,其基礎知識結構內容眾多。書中的理論知識大多繞門拗口,對于語言體系的學習不足的小學生來說,學習理解起來困難。只能先硬背,之后再從習題中進行理解運用,但數學本身的靈活度高,學生的學習程度不足以使其無法靈活運用數學知識。
1.3 師生關系
小學學生在學習時容易受外界的影響,常出現專注力不足的問題。應試教育教學的趣味性較差,因此學生對于學習有抵觸心理,從而師生關系不和諧。并且基礎教育教學工作量大,部分教師為求進度忽視了教育部對于教學的生活化要求,存在填鴨式教學。而另一部分的教學工作者對于教學生活化的理解片面,不能很好地將生活實例與課堂進行結合。這一現狀在鄉村教師中更為嚴重,鄉村教師流動性差,對于外界新興的理念接受度比較差,且部分教師從業多年,教學模式化嚴重、創新能力低。小學數學教育又側重于對公式及定義的理解,但是其枯燥的內容讓學生對于知識的求知欲大大減少,教育工作難以開展,教學成果不顯。
2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如何實踐
2.1 因材施教
2011年教育部頒布的《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明確表示要讓小學學生從具象的現實生活中汲取抽象的數學經驗,與此同時,發現并解決實際生活中常見的數學問題。在老師的指導下,感知數學的普遍性,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生活中的問題具有靈活性,數學教學生活化就是讓數學在生活中充分凸顯其靈活度。在開展小學教育工作前,先要根據小學生的心智發育程度撰寫教學計劃。第一,小學生心智不全,專注度不夠,因此必須提高教學工作內容的趣味性。第二,小學生的學習階段處于前運算,其邏輯思維能力不夠成熟,逆向思維能力差。但現代社會的發展水平高,現階段的學生接受的事物多,知識面廣,成長快,教師在進行教學工作時,可以根據小學生現有的心智及邏輯思維能力,進行教學方式的及時調整。將生活化的例子用于課堂教學中的理論說教相結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2 學以致用
在教學工作中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將數學與生活緊密結合,如加減法的運算,可以讓孩子在陪同家長購物時進行練習;又例如看鐘表,可以讓學生通過簡易的手工制作一個指針可移動的鐘表進行練習;對于日期的學習,可以與節假日、生日等特殊的日子相聯系進行理解學習。
3 信息技術對于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應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大爆發,21世紀進入信息時代,智能手機的出現,讓教學方式也進入多元化,多樣式,智能化,不再拘泥于一間小小的教室。借助現代化的信息技術進行生活化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全面、更深刻的掌握知識。信息化技術可以使生活化與教學進行有機的結合,在生活教學中學習數學的實踐應用。
3.1 情景教學法
信息化的時代讓情景教學法的應用更加廣泛,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較差,但是形象思維能力基本完善。利用智能化的設備,可以為生活化教學進行情景模擬,讓老師得以靈活自如的進行變式教學。對于概念性的定義,可以用更具象化的東西來描述、舉例說明。利用計算機進行教學可以提高學生領悟數學思想的效率,使他們更迅速的掌握數學方法,同時更大程度上的拓展了他們的邏輯思維。也更利于“一對一”或者小組討論的學習形式隨時隨地的展開,培養他們的自主思維能力。
3.2 多元化的教學方式
智能化的時代為我們提供了眾多學習方式,眾多的網絡學習平臺,教育APP的推廣,讓我們對于未來教育有更大的期待。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可以為學生帶來不同的新鮮感,使其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手段的多樣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對于學習的熱情。多種的教育形式也使得“因材施教”得以在應式教育的大背景下進行開展。不同樣式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可以選擇對于自己而言更輕松愉悅的方式進行學習,提高了學習效率的同時大大減少了當今社會形式下的學習壓力。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精神水平的提高,生活化教育已成為現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點。而現代的智能生活化時代為我們的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現代教育必然脫離不開信息時代的大背景。生活化教育與信息化技術的結合,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 盧曉燕.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J]. 考試周刊, 2014(38):87-87.
[2] 謝曉莉.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研究[J]. 學周刊, 2017, 26(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