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寧 謝菲
摘 要:在“互聯網+”思維模式下,對現階段農產品網絡營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與分析,提出具有實踐價值的發展對策,為農產品營銷提供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農產品;網絡營銷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17-0071-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3.7 ? ? ? ? 文獻標志碼:A
農產品市場拓展一直是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關鍵問題之一?!盎ヂ摼W+”模式為農產品銷售提供了全新的契機,網絡營銷為農產品的市場拓展以及銷售提供了新的宣傳與推廣渠道。
同時,“互聯網+”模式也為農產品營銷節省了宣傳費用以及人力成本,是現階段發展農村經濟的重要手段。在農產品網絡營銷發展過程中,不斷暴露出營銷意識差、網絡支付安全等方面的問題,影響了農產品銷售[1]。
1? “互聯網+”背景下的農產品網絡營銷
“互聯網+”是指利用網絡技術進行產品銷售、網絡營銷等活動,是互聯網思維下新的產物。將該思維應用到產品營銷領域,是新技術手段與傳統生產經營需求有機結合的商務手段[1]。農產品網絡營銷是將互聯網技術與農產品銷售進行結合,利用網絡突破空間與時間限制,拓展農產品市場,例如利用淘寶電商平臺、微信公眾平臺以及微博平臺等為農產品銷售提供多種營銷渠道[2]。
買家利用網絡支付購買產品,賣家通過物流為買家供應商品,這是一種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農產品銷售模式,也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手段?,F階段,電商平臺是最主要的農產品網絡營銷模式,并且逐漸向微信以及微博平臺拓展[2]。
2? “互聯網+”背景下農產品網絡營銷中存在的問題
2.1? 網絡營銷意識不足
在農產品網絡營銷中,需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以及營銷知識,利用網絡沒有空間和時間限制的優勢向目標消費群體推銷農產品,并及時反饋產品信息?,F階段農戶營銷意識以及網絡基礎知識不足,制約了農產品網絡營銷的進程,沒有獲得預期的網絡營銷效果,沒有明顯提升農產品的經濟效益。很多農戶沒有主動在網絡平臺銷售農產品,沒有充分利用網絡手段進行產品宣傳,不利于開拓產品銷售市場。部分農戶對互聯網技術應用不夠熟練,專業知識以及技能欠缺,網絡營銷安全意識較差,可能掉入網絡營銷陷阱,造成經濟損失[3]。
2.2? 網絡支付資金安全缺乏保障
農產品在網絡營銷平臺上進行銷售時,需要消費者在網上支付貨款,但網絡支付中的資金以及信息安全問題一直是困擾互聯網營銷的關鍵問題之一[3]。“互聯網+”背景下,農產品營銷沒有給予網絡支付充分的重視,也沒有采取有效的保障措施維護消費者的財產以及信息安全,導致資金安全問題頻發。現階段常用的網絡支付手段包括支付寶、網銀以及微信等,分別由不同的運營商運營。企業會在支付安全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但由于缺乏相應的政策與法律支持,使得企業能夠采取的保障措施有限[4]。
2.3? 物流基礎設施較差
由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存在問題,使得農產品網絡營銷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例如部分區域的道路路況不佳,農產品對運輸車輛的要求較高,增加了運輸成本。農產品尤其是生鮮類產品的倉儲與冷鏈運輸也是制約農產品銷售的關鍵問題之一。農村地區的物流設施難以承擔冷鏈存儲以及運輸。農產品在倉儲和運輸環節可能損壞或者變質,降低了農產品的品質,使得農產品的營銷路徑受阻[5-6]。
物流設施是農產品能夠實現網絡營銷的重要基礎,而現階段農村地區的物流基礎設施與實際的物流需求之間還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需要根據不同區域的實際物流需求,對物流的基礎設施進行針對性的優化升級,為農產品網絡營銷以及區域經濟發展助力。
2.4? 缺乏完善的農產品網絡交易平臺
農產品網絡營銷與網絡交易平臺密不可分?,F有的農產品交易平臺主要是淘寶、拼多多等全品類的網絡交易平臺。農產品摻雜在諸多品類的商品中進行銷售,如果沒有有效的營銷手段,就難以吸引消費者的眼球、拓展銷售市場和提高銷售額?,F階段缺乏完善的、專門用于農產品銷售的網絡平臺,沒有為消費者與農戶之間搭建專門的貿易信息交流平臺,使得市場難以為消費者實時提供農產品信息,不能有效縮減農產品銷售鏈、降低銷售成本、提升銷量,不利于農村經濟發展。
2.5? 缺少專業的網絡營銷人才
網絡交易平臺上,商品競爭十分激烈。為了充分體現農產品的優勢,還需要專業的網絡營銷人才在農產品營銷方面進行專門的規劃與設計,以便吸引更多消費群體。同時應及時對客戶群體進行維護,穩定農產品銷售鏈并不斷發展。不同區域的農產品各具特色,需要專業的營銷人才對產品進行包裝與營銷,但是目前農村地區的專業人才較少,降低了農產品的銷量。
現階段主要的營銷方式是農戶獨立進行產品營銷或者通過合作社帶頭進行產品營銷。缺乏專業的營銷人才為農產品制定網絡營銷規劃,使得農產品的營銷效果難以達到預期,不利于農產品的銷售[7-8]。
3? “互聯網+”背景下農產品網絡營銷的對策
3.1? 培養農民的網絡營銷意識
針對現階段網絡營銷中存在的農民意識不足的問題,需要更新農民的觀念,培養其網絡營銷意識,使其認識到網絡營銷在農產品銷售中的重要性。
首先,通過發放宣傳單的方式,向農民普及基本的網絡營銷知識與好處,使其具有網絡營銷意識。也可以通過在村中進行專業的交流培訓來提升農民的網絡營銷意識。其次,以政府投資帶動農產品網絡營銷,滿足目標消費群體的需求,使農民認識到加大網絡營銷力度的好處[9]。
3.2? 完善網絡支付保障環境
針對網絡交易平臺普遍存在的支付安全與信息安全問題,政府需要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為網絡支付安全提供堅實的政策與制度基礎。嚴厲打擊網絡平臺盜取用戶資產或者個人信息的行為,利用強制手段降低網絡給人們帶來的經濟以及信息安全隱患,進而保護民眾的財產以及信息安全。
同時,在“互聯網+”背景下,專業技術人員應及時修補網絡交易平臺存在的程序漏洞。鼓勵相關支付平臺開發支付安全保障插件,不斷更新用戶信息保護程序,保護網絡用戶的安全,為農產品的網絡營銷活動提供保障。
3.3? 優化農村物流設施
農村地區物流基礎設施問題是區域發展的遺留問題。需要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中不斷進行更新與完善,實現農村物流設施的全面優化與升級改造,為農產品網絡營銷提供支持。利用政策帶動區域物流企業發展,優化農產品的運輸設備,降低產品銷售成本,還可以推動倉儲企業發展,為農戶提供更多的專業倉儲服務,降低農產品的儲存成本。
3.4? 構建完善的農產品網絡交易平臺
由于專業的農產品網絡交易平臺缺失,使得農產品的競爭壓力相對較大??梢赃M一步根據農產品的銷售需求,構建完善的農產品交易網絡,幫助農戶與消費者搭建交流平臺,縮短農產品銷售路徑。
在“互聯網+”思維背景下,為農產品營銷提供新的、競爭壓力更小的發展平臺??梢詷嫿ㄟm用于本省的網絡交易平臺,也可以構建全國范圍內適用的大型農產品交易平臺,為農產品宣傳與銷售提供更多渠道。同時,還可以利用農產品的區域文化特色以及產品質量優勢進行針對性的宣傳,有效激發市場活力,拓展消費群體,拓展與完善農產品銷售市場,推動農村經濟發展。
3.5? 培養網絡營銷人才
針對現階段農產品網絡營銷人才缺失問題,需要進一步培養適合農村發展的專業營銷人才,既要引進人才,也要在本區域培養人才。人才引進主要指通過較高的待遇條件、具有前景的發展路徑吸引專業人才投身農村建設。人才的培養主要指對本地求知欲強又具有一定知識背景的人員進行培訓,增加其在農產品營銷方面的專業知識,為區域發展助力。
4? 結束語
“互聯網+”背景下,農產品的網絡營銷已經成為助力農村經濟發展的有效手段。未來需要不斷總結實踐經驗,為農產品的市場化銷售提供更多發展對策。應構建更加完善的配套物流設施,優化產品營銷計劃以及銷售平臺,完善網絡支付手段,提升用戶安全保障能力,實現產品銷售網絡智能化,為農產品網絡營銷發展奠定堅實的物流基礎。
參考文獻:
[1]竇鵬.“互聯網+”視閾下的綠色農產品營銷模式探究[D].滁州:安徽科技學院,2017.
[2]莊文宇.“互聯網+”模式下江蘇省農產品營銷的對策研究[D].舟山:浙江海洋大學,2017.
[3]劉爽.大辛寨村“互聯網+特色農產品”個性化定制營銷模式研究[D].大慶: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2017.
[4]謝敏.互聯網+背景下我國農產品網絡營銷優化研究[J].農業經濟,2017(7):135-137.
[5]張茜.“互聯網+”時代的農產品營銷與農業經濟發展[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0):67.
[6]趙禮玲.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農產品營銷轉型模式分析——以海南省為例[J].農業經濟,2018(8):129-131.
[7]趙微,艾云平.“互聯網+”背景下農產品電子商務模式創新研究——以安徽省為例[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
學報,2019(3):43-46.
[8]張磊.“互聯網+”背景下農產品電商扶貧模式研究——以貴州省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11):
159-161.
[9]唐瑤.鄉村振興背景下“互聯網+農村電商”精準扶貧模式的研究——以貴州省遵義市為例[J].太原城市職業
技術學院學報,2018(10):193-195.
(編輯:周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