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琢

摘 要:隨著世界職業足球領域的全面發展,高效率的經營行為除了能夠有效保證足球俱樂部的順利運營,更有利于足球俱樂部在賽場上目標的實現。將足球俱樂部視為一個經營實體的情況下,那么足球俱樂部經營行為的有效性可以通過對其進行經營績效評價來判定,本文便以此視角為切入點,在對足球俱樂部經營特點和企業經營績效分析的基礎上,初步提出職業足球俱樂部經營績效評價指標,為日后實證分析做好理論準備。
關鍵詞:足球俱樂部;經營績效;經營特點分析;評價指標
一、研究背景
足球運動被賦予了越來越多經濟層面的目標與任務,特別是在足球運動高度發達的歐洲。德勤會計師事務所提供的一份報告中顯示,2010年,足球成為了世界第十七大經濟體,其全年的生產總值超過了5000千億美元,比瑞典、丹麥等眾多歐洲發達國家的生產總值還要高[1]。
作為一個獨立的經濟實體,足球俱樂部同一般商業企業在某種概念上是一致的,均需要自負盈虧,而經營層面的好壞將直接影響俱樂部在競技層面的表現。根據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公布的數據,2017-2018賽季收入最高的前20位俱樂部全部來自歐洲五大聯賽,20家頂級俱樂部的總收入達到了驚人的83億歐元[2],呈持續增長態勢。經營績效可以量化企業的經營表現,客觀有效反映企業在經營中的效果,將經營績效應用于足球俱樂部的研究中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了解足球俱樂部的經營行為,但同時,由于足球俱樂部的經營行為相對于一般經營性企業,具有很強的特殊性,因此無法完全適用現有經營績效的評價指標,本文旨在對于職業足球俱樂部的經營績效指標進行初步探討。
二、企業經營績效及評價研究
企業績效是指一定時期內企業經營的業績與結果。經營績效評價則是指,對經營實體所擁有、開發、管理與配置的資源和資料進行的評估與判斷。
無論是在實際應用中還是學者們的研究中,通常經營績效的評價方法分為兩種,一種方法是將經營績效同股市的數據變動聯系在一起,通過公司股票中長期的股價起伏和收益率變動來進行評價和判別;另一種則是相對綜合的分析方法,主要是以公司相關的年報和財務數據為基礎進行全面地分析和評判。不同的衡量方法也各有利弊。李志彤(2004)強調使用股價判斷經營績效的前提是股票市場的有效性需要在強式或半強式狀態下,只有在這種狀態下股價的變動趨勢和情況才能體現出企業財富的變化[3]。因此在新興的市場中使用股價分析法判定公司經營績效,容易和實際情況之間出現較大的差距。國內外較為常用的經營績效綜合評價方法有:杜邦財務分析體系、沃爾評價指標體系、EVA、模糊評價法等。在評價指標方面,黃渲婷(2011)認為企業經營效益的高低主要取決于企業的經營與盈利能力、資產管理能力、抗擊風險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等多個方面[4]。美國《商業周刊》提出了一種特有的評價方法來判定經營績效的高低,共有下面的八個指標進行評價,分別為:年營收,三年總營收,年銷售額增長率(%),三年銷售額增長率(%),年利潤增長率(%),三年利潤增長率(%),凈利潤和凈資產收益率(%)[5]。
綜合上述不同經營績效評價方法的利弊,并結合職業足球俱樂部的經營行為特點,本文將選取經營績效綜合評價法,在綜合研究各類財務數據指標的基礎上,突出職業足球俱樂部的經營及績效特點,提出相應的評價指標。
三、職業足球俱樂部經營行為特點
商業化在當今的足球領域里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因此職業足球俱樂部的經濟屬性已經成為了俱樂部必不可少的一種特征。在當今時代,足球俱樂部同時擁有了兩個同樣重要的角色——經濟實體和體育團體,與之對應的便也產生了兩種目標需求,即經濟目標和競技目標。這兩種角色之間互相影響,缺一不可,同時在實現經濟和競技目標時,這兩個目標彼此之間可能還存在著一定的矛盾,需要足球俱樂部做出選擇。但從目前足球產業整體的發展狀況和趨勢看,經濟目標在某種程度上其重要性甚至已經超過了俱樂部競技層面的要求,因為首先足球俱樂部的一切運營的維持都是以金錢為基礎的,同時俱樂部的競技層面的成功也在一定程度上有賴于充足的資金的保證。
同時也正因為足球俱樂部的存在的雙重角色屬性,使得足球俱樂部的作為一個經濟實體或者公司在經營時,有著自己的特點,同一般的公司截然不同。這主要是體現在了兩個方面:一是足球俱樂部所生產的產品主要以競賽服務為主,本身產品具有極強的特殊性,以該產品為核心的經營方式也自然有所不同;二是足球俱樂部的營收的使用方面不同于一般的企業,其營收大部分用于俱樂部球員的引進和支付球員工資方面,而絕大部分企業的營收會被投入到再生產中從而創造出更大價值,因此對于足球俱樂部的經營基礎有其自身特點。正因為如上的兩點表現,對于足球俱樂部的這一特殊經營實體的績效評價,也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要以足球俱樂部經營的特點為基礎。
四、職業足球俱樂部經營績效評價指標初探
通過上文對于職業足球俱樂部經營特點的分析和總結,足球俱樂部的特點決定了其經營績效的評價中,利潤指標和資產指標等并不能很好的反映俱樂部的實際狀況,營收方面的數據相對更加客觀和直觀。另外本研究著重在對足球俱樂部面向大眾球迷時的商業經營行為特點進行研究,事實上球迷大眾的消費和關注構成了俱樂部最主要的收入,不考慮俱樂部間的球員交易收入和身價問題。最終,結合經營績效評價的一般理論,本研究從營收能力、影響力、發展能力和競技表現四方面,初步提出足球俱樂部的經營績效評價指標。
(一)營收能力選取了五個評價指標,即:營業總收入、比賽日門票收入、轉播權益收入、商業運營和開發收入以及俱樂部價值。
賽季的營業總收入是對于俱樂部整個賽季經營狀況的最直觀反映,而比賽日門票收入、轉播權益收入和商業運營收入這三方面則構成了俱樂部總體營業收入的大部分,在上市足球俱樂部的財務年報以及德勤的相關報告當中,他們對于經營收入的整體分類便是劃分為如上的三個方面。通過查閱一些足球俱樂部的年報數據和專業機構的統計數據可以發現,通常情況,比賽日門票收入會占到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之間,轉播權的收入能夠占到營業總收入的百分之三十至四十之間,而商業運營和開發的收入也差不多會占到百分之三十到四十之間。由于這三方面收入在營業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較為均衡,因此這三方面收入中任何一種收入的變動都會對俱樂部的總收入造成較為明顯的影響,因此分別考察這三方面的收入也可以對俱樂部在經營方面的差別進行判定。俱樂部價值指標是一個對于俱樂部整體經營狀態的判斷指標,既包括俱樂部有形的固定資產,更重要的是包括了對于俱樂部無形資產和整體品牌價值的預估與評價,俱樂部經營推廣的有效程度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俱樂部的品牌影響力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