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芮
【摘 要】目的:分析將預見性護理應用在神經外科ICU患者護理中的效果。方法:選取108例神經外科ICU患者,按照不同護理干預,分為常規組與實驗組,每組54例。常規組實施常規護理,實驗組實施預見性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效果。結果:實驗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為3.7%,明顯低于常規組14.8%,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明顯低于常規組,實驗組患者對于護理工作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結論:將預見性護理應用在神經外科ICU患者護理中具有明顯護理效果,不僅能夠縮短患者住院期間,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同時還能提高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值得廣泛推廣應用。
【關鍵詞】ICU;神經外科;預見性護理;干預效果
Evaluation of predictive nursing model and intervention effect of neurosurgery ICU patients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 neurosurgery ICU patient care.Methods :108 patients with neurosurgery ICU were divided into routine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intervention ,54 cases in each group. Routine nursing was carried out in the routine group and predictive nursing was carried ou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3.7%,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14.8%,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 neurosurgery ICU patient care has obvious nursing effect, which can not only shorten the period of hospitalizatio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but also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ith nursing work, which is worthy of wide application.
keywords:ICU;Neurosurgery;Predictive Care;Effect of intervention
【中圖分類號】R5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0-30--01
ICU(即重癥監護室)所接診的大多數患者具有病情較為嚴重、風險性較高等特點,故而對于患者治療及護理的難度比較大。在治療過程中,神經外科患者會存在情緒較重、認知障礙、行動不便等功能障礙,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影響到患者治療與生活質量,故而對患者實施合理、有效的護理干預則顯得尤為重要[1-2]。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將預見性護理應用在神經外科ICU患者護理中的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線資料
選取我院自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間,收治的108例神經外科ICU患者,按照不同護理干預,分為常規組與實驗組,每組54例。常規組男女比例為30:24,平均年齡為(48.27±3.75)歲;實驗組男女比例為28:26,平均年齡為(48.40±3.71)歲。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P>0.05,可進行對比。
1.2 護理方法
常規組:實施常規護理,包括密切觀察患者病情,結合患者病情實施對癥治療、心理護理、用藥護理、飲食護理等措施。
實驗組:基于常規護理基礎上加入預見性護理,具體措施如下:(1)在患者入院之后,結合患者具體情況,對其進行風險評估;應主動與患者交流,將醫院環境、相關規章制度向患者進行講解,降低患者陌生感;定時對病房進行打掃,定時開窗通風,確保空氣處于流通狀態,嚴禁大聲喧鬧,為患者營造安靜、舒適的住院環境;(2)由于患者病情比較危重,并且在治療過程中存在程度不同的功能障礙,容易出現一些不良情緒,如恐懼、焦慮、躁動等,進而發生一些過激反應或不良事件,故而護理人員應當做好防護工作來確保患者安全,如對于躁動、意識不清者,應由專人陪護,并采取約束帶、護欄進行保護。(3)合理調整患者床頭處于合適角度,及時幫助其進行排痰;嚴格執行病房消毒措施,可在病房中防止快速消毒劑,便于護理人員及時對病房進行消毒,從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發生院內感染的幾率;(4)在患者臥床期間,合理調整其肢體處于舒適體位,定時協助患者調整體位,以此來預防患者發生深靜脈血栓、肌肉僵硬、壓瘡等并發癥。對于無法閉合眼瞼者,護理人員應當加強對其眼部進行清潔,按照醫囑給予眼藥膏或眼藥水,并在雙眼覆蓋上無菌凡士林紗布,在必要時可應用膠布將患者上、下眼瞼封住,避免異物進入到患者眼中,同時還應當做好預防患者發生角膜炎、潰瘍、角膜干燥。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神經外科ICU患者住院時間、護理滿意度與不良事件發生率。護理滿意度采取我院自制調查表評價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總分為100分,分值越高,則表示患者護理滿意度越高。
1.4 統計學
對本次研究中的測量和統計數據使用SPSS21.0統計軟件進行計算處理,對其統計的計數資料采用(%)表示,使用(x2)進行數據檢測校驗;此外,本次研究中的計量資料采用()表示,使用(t)對其進行數據校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神經外科ICU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
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神經外科ICU患者住院時間與護理滿意度
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實驗組患者對于護理工作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對于醫療服務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由于神經外科ICU患者病情大多較為危重,導致治療工作與護理工作難度較大,再加上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機體存在程度不同的功能障礙,術后容易出現一系列并發癥等,進而嚴重影響到患者身體健康與生活質量。因此,需對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措施,對于提高患者治療效果,改善其預后質量起著積極作用[3-5]。預見性護理是常見的一種護理模式,將以人為本作為護理理念,重視患者心理需求及生理需求,通過結合患者病情,預測可能影響到患者病情質量與康復效果的不良因素,根據這些潛在風險性因素對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溫馨的治療環境,降低患者由于受到不良因素影響而發生不良事件的幾率,從而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發展,促進其盡快康復。
本次研究中,通過對實驗組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干預,結果顯示,相較于常規組,實驗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與住院時間明顯較低,且護理滿意度明顯較高,由此說明該護理模式護理效果顯著,具有較高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將預見性護理應用在神經外科ICU患者護理中具有明顯護理效果,不僅能夠縮短患者住院期間,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同時還能提高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值得廣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柏文娟.預見性護理對神經外科ICU患者的護理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12):22-23.
顧黎婷.預見性護理對改善神經外科重癥監護患者康復的效果觀察[J].吉林醫學,2020,41(03):738-739.
胡望林,胡陳.預見性護理在神經外科急危重癥患者治療中的效果[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9,26(02):94-96.
楊小白.預見性護理干預在降低神經外科患者術后泌尿系統感染中的應用[J].基層醫學論壇,2018,22(33):4786-4787.
詹仁燕,張春燕.預見性優質護理模式對神經外科重癥監護患者康復的影響分析[J].黑龍江醫學,2018,42(10):1030-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