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得燕
【摘 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見并發癥,病因是血管或末梢神經發生病變或血管黏稠度升高等,患病后具有下肢壞死、感染及動脈供血不足等表現,部分群體可能出現感覺減退、潰瘍等,病情加重影響生活質量。本研究分析老年重癥糖尿病足傷口患者應用精細化護理效果。
【關鍵詞】老年;糖尿病足;精細化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0-30--01
研究老年重癥糖尿病足傷口患者應用精細化護理的效果。選擇我院70例老年重癥糖尿病足患者,分觀察組(精細化護理)與對照組(常規護理)各35例,兩組療效比較。與對照組比,觀察組血糖值低;足部病情好轉率高,P<0.05。得出精細化護理能提高患者療效。
1 資料和方法
1.1 基線資料
選擇2018.1-2019.10我院70例老年重癥糖尿病足患者,兩組比較(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血糖監測、口頭宣教。
觀察組:精細化護理,①足部護理:叮囑患者每晚臨睡前行足部護理五步曲,即清洗、檢查、潤膚、按摩及運動,盡量臥床靜養緩解足部負擔,待病情穩定每日行走30min,每晚溫水泡腳、柔軟毛巾擦拭,洗腳后觀察足趾間皮膚是否破潰,皮膚干燥者涂抹適量潤膚油確保腳部皮膚柔軟,定期修剪指甲確保足部清潔。②創面護理:遵醫囑使用抗生素,定期觀察足部、敷料,清除足部壞死及腐肉組織,適量康惠爾清創膠,泡沫敷料覆蓋,1次/d,紅外線局部照射,每日2次。③飲食指導:糖尿病發病率與血糖控制不佳有關,不良飲食造成血糖升高,因此根據患者病情需求合理制定膳食計劃,增加優質蛋白、維生素,定時定量進餐、控制進餐速度,多樣化品種,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④疾病宣講及心理指導:老年患者缺乏疾病理解,有焦慮或緊張情緒,因此護士要主動溝通,宣講足部潰瘍的危害及控制血糖的重要性,避免發生壞疽現象,邀請病友現身病房講解醫院典型的治愈良好病例,穩定患者情緒,鼓勵其闡明內心想法及對疾病的看法,及時消除消極情緒且提高依從性。
1.3 觀察指標
血糖水平:血糖儀測定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
病足分級:參考Wagner糖尿病足分級法,0級:高危足;1級:病足淺表潰瘍;2級:病足潰瘍較深;3級:肌腱組織破壞;4級:局部壞疽;5級:病足全部壞疽。
1.4 統計學方法
SPSS22.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血糖水平)()t檢驗。計數資料(病足分級)[n/(%)],X2檢驗。P<0.05。
2 結果
2.1 血糖水平
觀察組血糖值較對照組低,P<0.05,如表1所示。
3 討論
目前治療本病以藥物為主,但老年患者受年齡因素影響,患病后產生焦慮等情緒,影響治療依從性,因此施慶華學者認為,治愈疾病時配合對癥護理是穩定病情的關鍵,便于改善預后。
本研究觀察組血糖值較對照組高;足部病情好轉率較對照組高,P<0.05,說明本研究與莫麗等文獻報道結果基本接近。
綜上所述:老年重癥糖尿病足患者行精細化護理能控制血糖,具有臨床可推廣性。
參考文獻
嚴悅顏,徐旭,馮蕓.精細化護理在老年重癥糖尿病足傷口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9,25(15):104-106.
李成葉,葉芳,楊絲文等.精細化護理在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傷口護理中的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8,25(12):17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