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春紅
摘要:隨著教育的發展,我國中學教育越來越傾向于對學生的全面培養。體育在高中教學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且關乎學生的身體健康,一直以來都受到人們的重視。為有效的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采取有效策略來給學生滲透運動鍛煉的意識,強化理論教學并幫助學生制定合理的運動方式和計劃,培養其終身鍛煉的好習慣。本文結合當前高中體育教學實際情況,就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體育;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策略
學校體育教學是學生生活鍛煉和健康成長的連接環節,能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鍛煉方式和系統的運動方法。而在當前的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只注重學生在課堂上體育運動,容易忽略對學生終身體育鍛煉和堅持運動意識的培養,從而導致學生經常性的出現肌肉拉傷、肺受傷等不安全現象。對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從健康意識、運動方式和運動條件等方面在思想上和身體上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和運動能力,在提高其運動機能的同時落實教師教學工作的實效性。
一、強化理論教學,滲透健康鍛煉意識
高中生已經具備較高的思維能力,對事物具有自己的判斷力和看法。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強化課堂理論教學,結合課堂運動內容給學生滲透健康鍛煉意識,并結合學生的實際鍛煉需求來鼓勵學生自主的參與體育鍛煉,從思想上給學生滲透健康運動的重要性。
如在《長跑運動》一課教學時,通常這節課教學都是讓學生在課堂上鍛煉和學習長跑的技巧,但一整堂課下來學生不僅感到累,也容易產生厭煩心理。對此教師可改變教學形式。在上課時教師可和學生討論有關長跑運動的好處,如可提高新陳代謝、可促使皮膚紅潤、可提高身體素質等。同時對于一些不愛運動的女學生,教師也可從長跑過程中的形體美、心理美和矯健美等方面出發,給學生在多媒體設備上播放運動前后的圖片,并從新陳代謝、呼吸循環等方面進行解釋,要讓學生充分的了解長跑對人們產生的好處。在學生對于長跑運動有了一定的認識后,教師再就長跑的標準動作以及注意事項給學生展開講授,如在跑步過程中要注意避免用嘴呼吸,以免肺受傷等,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進行長跑鍛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強化課堂理論教學,給學生滲透健康鍛煉意識,能有效的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認識。
二、制定合理方式,培養學生運動激情
體育運動畢竟是一個消耗體力和促使人疲累的過程,大部分學生在堅持一段時間后就容易放棄和產生厭煩心理。針對這個現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幫助學生制定合理的運動計劃,并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培養學生的運動激情,使其能按照運動方案來堅持鍛煉,進而為其以后的終身鍛煉打下堅實基礎。
如在《引體向上》一課教學時,這節課內容比較簡單,但不同體質的學生在考核中表現不同,有的學生連一個都做不了,有的學生卻能做十幾個。這時教師可告訴學生這時其缺乏鍛煉的結果。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可結合引體向上來給學生制定合理的運動計劃,并將跑步、跳遠等運動內容有機的聯系起來,如可建議學生每天晚上先自行做引體向上,并練習五分鐘跳遠,在其有了一定的疲累感后,可通過跑步十分鐘來緩解等,每個學生可根據實際情況逐漸加強運動等。在過一段時間后,教師會發現部分學生逐漸表現出消極的運動現象,這時教師可舉辦一些競賽類的活動方式,鼓勵學生參與,如接力賽和引體向上比賽等,以此來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制定運動計劃,不僅能促使學生有效鍛煉,也能培養其運動興趣。
三、結合運動條件,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
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不僅體現在運動興趣和運動習慣方面,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結合實際條件堅持運動鍛煉,將運動當成生活的一部分,進而真正的養成終身體育意識。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狀態來培養其運動鍛煉意識,鼓勵其克服條件困難,堅持鍛煉,從而養成終身體育意識。
如在《仰臥起坐》一課教學時,在上課時教師可先給學生講述有關仰臥起坐的標準動作和注意事項,如要雙手抱頭、壓住雙腿和卷腹運動等。在學生大概了解后,教師可引導學生展開課堂練習,讓一名學生幫忙壓腿,另一名學生做運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和學生討論一個人如何做仰臥起坐,如可用雙腳勾住障礙物或者慢慢卷腹等。同時教師也要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給其滲透一些有關的運動內容和習慣,如上下學時在安全的基礎上可選擇跑步鍛煉、晚上睡覺前可跑一會兒步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培養其健康鍛煉的意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實際運動條件來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能在較大的程度上讓學生積極鍛煉。
四、結語
綜上,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有助于其健康成長和養成好的身體素質。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重視對學生運動興趣、方法、習慣和體育意識的培養,制定有效策略來引導學生高效運動,在提高學生運動能力的同時使得其受益終身。
參考文獻
[1]杜桂梅.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策略探究[J].教育現代化,2018,5(28):337-338.
[2]張東偉.淺析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策略[J].科技信息,2009(25):22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