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細珍 伍耿清 蔣海娟
【摘 要】本文以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為例,闡述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突出特點,論述會計真賬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運行機制:校企共建現代學徒制會計真賬實踐基地;強化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組織保障;建立校企協同招生與招工一體化的工作機制;校企共商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培優班的教學管理與學徒管理制度;推行“定期檢查、及時反饋”的教學質量監控機制;構建學生學業“四主體項目化”的評價體系。
【關鍵詞】高職院校 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 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27-0115-03
現代學徒制是學校和企業雙方合作,通過教師、師傅聯合傳授,對學生開展以技術技能培養為主的現代人才培養模式。它的突出特點是校企協同的雙主體育人、學做結合和學生雙重身份(學校的學生、企業的學徒)。為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需要,深入推進現代學徒制的實施,教育部從2014年開始陸續出臺《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全面部署國家層面的現代學徒制的試點工作,同時遴選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目前會計現代學徒制試點相對較少,而且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在探索現代學徒制的實施方式過程中,主要采用訂單班培養、校外實習基地與校內公司等方式,但基于會計真賬的“工學交替、學做一體”實踐育人平臺嚴重短缺,使得財務會計人才培養與課程建設落后于現代企業需求,缺乏與之相符的教學管理制度、質量監控與評價機制。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積極引企入校,開展校企深度合作,共建共享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實踐基地,著力開發與現代企業需求相適應的課程體系,建立與現代學徒制試點相適應的教學管理、質量保障機制,積極推進財務會計真實崗位“工學交替、學做一體”常態化,有效解決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欠缺的問題。
一、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突出特點
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與原來的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相比有幾個突出的特點,體現如下。
(一)突出崗位勝任力培養的針對性。高等職業教育以培養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為主要任務。多年來,由于缺乏真實崗位任務的訓練,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培養與企業零距離接軌的人才成效不顯著。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是在企業真實的職業環境中,用“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真實會計崗位真實工作任務訓練,使教學內容與工作內容一致、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一致,學生通過經常性的“學中做、做中學”,職業意識和職業技能提升快,崗位勝任力增強。
(二)突出“工學一體、學做融合”的教學模式。以往的財務會計實踐大都在實訓室中進行會計工作的模擬實訓,缺乏會計工作的真情實景,實訓指導教師也大多對具體的業務環境缺乏親身經歷,缺乏真實感和權威性,因此這種實踐教學具有明顯的局限性。而基于會計真賬的現代學徒制實踐基地,打造企業真實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氛圍,學生在企業教師指導下接觸企業真實賬目和工作流程,運用財務軟件進行實戰,做到“工學一體、學做融合”常態化,以及作為“職業人”的多方面歷練。這樣,學生在真實會計崗位“工學交替、學做一體”,通過耳、眼、手、腦的聯動,將專業知識內化為技能,強化了崗位勝任力。
(三)突出“分類培養”。不同行業都需求會計崗位,而不同行業的會計業務存在諸多差別。因此,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根據不同行業企業對會計崗位需求的不同開設行業會計,如房地產會計、建筑行業會計、醫療行業會計等。分類培養,學生到這些行業就業,能較快適應崗位工作要求,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
(四)突出職業素養培養融入日常教學。為充分發揮現代學徒制試點在“德技并修、工學結合”實踐育人中的作用,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聯合企業建設基于會計真賬的現代學徒制實訓基地,將財務會計職業素養貫通融合在人才培養目標、實訓內容中,并作為經常的工作任務要求,貫穿到工作(訓練)始終。每學期課程結束前,由指導老師、助理老師、班級組長以及業務委托企業相關人員對每個學生職業素養做出評價。學生在這樣的職業氛圍中耳濡目染,身體力行,可以極大地提升職業素養。
二、會計真賬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運行機制
學校和企業是不同的利益主體,雙方合作的基礎是校企雙贏和共同發展,因而考慮校企雙方需求和利益點至關重要。基于此,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引進企業(廣西安馳財務管理有限公司),無償為其提供業務經營場地,使之成為學生真實崗位、真實會計業務的實訓基地,不斷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同時,通過聘請企業專家為作為兼職教師,彌補會計校內專業教師實踐能力不足的缺陷,促進教師隊伍建設。合作企業則充分發揮其行業優勢,協同校方根據行業企業需求開展現代學徒制培優班的針對性教學,直接使用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培優班的學生進行經營業務,同時遴選優秀學生充實公司員工隊伍,減少用工成本和對員工的培養成本,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正由于雙方合作建立在學校、企業和學生多贏的基礎上,雙方能達成合作并實現校企良性互動,達到資源共享、互利共贏,確保人才培養方案落地。
(一)校企共建現代學徒制會計真賬實踐基地。技能是訓練出來的,人才培養離不開實踐基地建設。2016年1月,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財經與管理系即著手引進企業(廣西安馳財務管理有限公司)入校,成功簽訂校企合作協議。校企雙方相繼投入120多萬元創建現代學徒制會計真賬實訓基地,著力打造企業真實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氛圍,讓學生在公司指導老師的帶領下,運用企業版財務軟件對公司代管企業的真實賬目進行實操,全面提升學生的會計業務能力。現代學徒制會計真賬實踐基地建立以來,2016—2018年先后接納了42名學生進行頂崗實習和300名學生進行企業的真賬實訓。學生經過真賬實習,提升了職業意識和職業能力,收到良好的實習效果,得到學校和社會的充分肯定。學校正式實施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成班建制,并冠名為“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培優班”。
(二)強化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組織保障。為了積極推進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培優班教學實訓,校企協同組建了現代學徒制培優班工作領導小組,加強經常性的交流溝通,及時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尤其是不斷完善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培優班人才培養方案、管理制度等,規范試點工作管理。同時,積極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研究,及時總結經驗、形成研究成果,為現代學徒制的推廣、應用積累第一手資料。
(三)建立校企協同招生與招工一體化的工作機制。招生與招工一體化是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基礎。為實施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培優班的試點,校企雙方共商學徒選拔方案,每年春季學期從會計專業大二學生中遴選現代學徒制培優班試點的學徒。為此,校企雙方首先是致力抓好宣傳引導,廣泛深入宣講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國家政策、課程設置、教學要求、就業安排,以及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學徒選拔的步驟、名額和標準,讓學生對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有全面的了解,以便學生和家長進行商議并做出決策;之后是學生進行在線自主報名,并接受企業(廣西安馳財務管理有限公司)的筆試和面試,然后校企共同確定入駐企業的人選。通過這些程序,學生成為企業的學徒,從此具備學生和學徒的雙重身份。他們既要遵守學校規章制度,按要求去完成由校內老師承擔的公共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又以“學徒”身份入駐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實踐基地“學習”,在公司“師傅”指導下進行會計真賬實操,服從企業化班組管理與考核,實現了“如校即入企、學生即學徒”。經過一年的“學徒”歷練,按照人才培養方案,走進大三的學生完全進入頂崗實習環節,最后由企業安排就業崗位,真正實現招生就業一體化。
(四)校企共商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培優班的教學管理、學徒管理制度。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培優班的試點是一個全新的事物,涉及學校、企業和學生等多方利益與人才培養質量,雙方聚焦學校、企業的發展需求和學生的雙重身份,研究出臺《現代學徒制教學管理辦法》《現代學徒制試點實施管理辦法》《現代學徒制學徒(學生)管理辦法》等系列配套制度,規范了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培優班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行為,使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培優班的試點工作有章可循,有力保障了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順利進行。
(五)推行“定期檢查、及時反饋”的教學質量監控機制。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培優班從大二開始,公共課、專業基礎課由校內教師擔任,專業技能課由企業教師擔任,企業教師盡管實操能力強,但教學組織、授課方法等方面與現代教學的要求還差距,需要持續提升。為此,校企雙方商討組織力量對企業“師傅”進行教學組織、教學設計的專題指導,并加強學期初教學檢查、期末教學業務檔案檢查,促進“師傅”按照教學規范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同時,還通過經常隨機聽課、學生教學研討會等各種途徑,了解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培優班的教學情況和教師、學生對教學與管理的意見建議,還通過學生技能競賽和服務企業項目檢驗教學效果和質量,從而有效保證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培優班的教學符合教學規律和教學要求,推動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六)構建學生學業“四主體項目化”的評價體系。評價既要關注學生學業成績,更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各種潛能,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為此,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建立學生學業成績“四主體項目化”評價體系,以客觀評價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培優班的教學效果,激勵學生自覺勤學苦練,促進自己的知識能力更加符合企業真實崗位的要求。“四主體評價”是指企業指導老師、助理老師、班級組長、業務委托企業相關人員等四元主體評價,“項目化評價”完全按照會計業務項目,如公司類型、稅控開票、納稅申報、賬務處理、財務報表等進行考核,考核維度側重職業道德與素養考核(20%)、職業形象與態度考核(40%)和職業崗位能力考核(40%)等。“四主體項目化”評價體系在著力考核學生的知識技能、職業態度和職業素養的同時,也按照“職業人”的要求,認真考核學生完成項目任務的數量和質量。這種按企業員工的考核方式考核學生的立體化考核體系建立,保證公正公平地對待所有學生,真正發揮制度積極引導、激發潛能的功能,促進學生的積極發展。
三、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試點的成效
(一)提高了教學質量,學生滿意度高。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以現代學徒制會計真賬實踐基地為平臺,積極推進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培優班人才培養,學生通過真實崗位的訓練,師傅精心手把手帶徒弟,較快地提升了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全面提高了學生的職業意識、職業能力、職業素養和專業競技水平,提高了教學質量,較好實現了教學目標。近兩年,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培優班學生代表學校參加區內外職業院校會計技能競賽,獲得自治區級以上技能競賽10多項,獲獎率和獲獎等級不斷提高。根據2017級《會計“現代學徒制”試點培優班教學滿意度的調查》統計結果,學生對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培優班的教學滿意度高。其中,對“師帶徒”教學方式、企業化班組管理、課程安排與教學內容安排、真實職業崗位學習環境和氛圍、“學中干、干中學、學做融合”的教學模式的滿意度高達100%;對學習成績評價方式滿意度達96.15%。經過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培優班學習,96.15%的學生認為真實崗位的操作能力得到較大的提升;92.31%的學生認為拓展了許多傳統教學接觸不到的崗位知識和技能,積累了崗位工作經驗。
(二)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隨著會計真賬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深入推進,校企協同著力在教學和實踐上創建“真賬、真練、真做”的真實工作情景,促進學生較快完成了“學生”向“職業人”的轉變,學生每人在校期間完成商貿業、建筑業、服務業、制造業、醫藥行業等不同行業近30家企業賬務以及稅務申報工作,實現人才培養與企業需要高效對接,提升了崗位勝任力。這些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不需要崗前培訓就能直接上崗,因而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大大提高了就業對口率和就業質量。調查數據統計,100%用人單位對學生表示滿意,就業學生從事會計類崗位的對口率100%。
(三)促進了會計專業團隊師資隊伍建設。實施校企合作共建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聘請企業專業人士作為學校會計專業的兼職教師,彌補了會計專業教師實踐經驗不足的問題。與此同時,校企共建的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實踐基地也成為學校會計教師企業實踐鍛煉的基地,校內會計團隊專任教師都在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實踐基地參與企業真賬項目,參與完成企業財稅顧問、賬務清理與指導、行政事業單位績效評價等業務30多項。企業方還根據最新的會計制度、稅法要求,不斷地更新、完善教學資源庫,為教師教學提供大量的真實案例,做到傳授的內容和企業要求完全同步,使現代學徒制會計真賬基地充分具備“教學+實操+實訓”一體化功能,提升了學校會計專任教師的實踐技能,促進了會計專業團隊師資隊伍建設。
(四)促進了校企深度融合和資源共享。近年來,為強化學生的實戰能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與廣西安馳財務管理有限公司本著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共建全新的現代學徒制會計真賬實訓基地,引企入校,將廣西安馳財務管理有限公司的經營業務搬進校園,企業選派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擔任駐校教師(師傅),師傅帶領學生經常性地開展專業實踐教學的實戰化,并努力完成企業工作任務。同時,校企共同制定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人才培養方案、管理制度,共同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和人才培養工作,共同開展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課題研究,真正做到互利互惠、資源共享、人才共育、責任共擔,校企深度融合,實現校企一體化育人,順利完成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各項工作。
(五)人才培養模式在全區高職院校具有示范作用。基于會計真賬現代學徒制實訓基地的探索和實踐,促進了學校校內生產性實習基地、教學科研、就業創業和社會實踐的創新,成效顯著。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主持的“廣西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被列為2018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重點項目,作為現代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的成果案例在全區推廣,多次在廣西職教活動周展示,在廣西商業職業教育教指委工作會議上交流,并被收錄到2018年《廣西職業院校商科類專業校企合作案例匯編》。同時,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廣西金融職業技術學院、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等區內高職院校來校考察交流。
綜上所述,校企本著共建共享、合作共贏的理念,著力構建“德技并修、工學結合”育人機制,積極探索職責共擔、雙主體育人、雙導師教學,學生(學徒)雙重身份學習、建立招生招工一體化、聯合培養育人,切實提高了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質量。
【參考文獻】
[1]馬國泰,趙銀善,張曉宏.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質量管理體系建設與實踐[J].高等職業教育探索,2018(4).
[2]教育部.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1〕12號)[EB/OL].(2011-09-29)[2020-01-15].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s7055/201109/t20110929_171561.html.
[3]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教職成〔2014〕9號)[EB/OL].(2015-06-20)[2020-01-15].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5/content_2806020.htm.
[4]崔玲玲.三站互動模式下高職機電類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職業技術,2016(11).
【基金項目】2018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重點項目“廣西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GXGZJG2018A022)
【作者簡介】全細珍(1967— ),女,廣西靈川人,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教授,研究生學歷,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
(責編 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