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升元 邵紫嫣


摘 要:精準扶貧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措施,其重點是產業扶貧。該文介紹了仙桃市長埫口鎮敦厚片的扶貧產業發展情況,分析了扶貧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措施。
關鍵詞:精準扶貧;區塊鏈;非集中連片特困區;扶貧產業
中圖分類號 F32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0)19-0010-03
Though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dustry in Non Concentrated Contiguous Destitute Area
——Take the Poor Village of Dunhou Area in Changchongkou Town,Xiantao City as an Example
ZHANG Shengyuan1 et al.
(1Hefei Technology College,Hefei 238000,China)
Abstract: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build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China,the key point is the completion effect of industrial poverty alleviation.In this paper,by taking a look,take the development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dustry in Dunhou area,Changchongkou Townp,Xiantao City as an example to describe problems i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Suggest solutions.Problems in industrial poverty alleviation as small industry scale、low product marketization、high cost of industrial maintenance、weak driving force and low contribution to the collective economy,and so on.Propo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through blockchain technology.
Key words: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Blockchain;Non Concentrated contiguous destitute area;Poverty alleviation industry
精準扶貧是我國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成“兩個百年目標”的重要一環,也是解決多年“粗放扶貧”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國正在攻堅解決深度貧困地區也就是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貧困問題,由于政策扶持力度大、地區整合優勢明顯,精準扶貧效果明顯。但同樣,除了這些地區還有非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這些地區在當地被稱為“插花”地區。此類貧困地區多數是相對貧困,貧困原因突出,貧困村一般不相鄰,有的相距較遠。正是基于此種情況,“插花”貧困地區的扶貧產業發展有著較大難度。2020年是全國脫貧時限,但脫貧不脫政策,回頭看脫貧村也更容易看出貧困村產業發展問題。為此,本文選取了湖北省仙桃市長埫口鎮敦厚片5個貧困村作為研究對象,對產業扶貧發展進行了剖析。
1 研究地基本情況
長埫口鎮位于仙桃東部,屬省重點扶持插花貧困鄉鎮,下轄65個行政村、1個社區共13余萬人。全鎮共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878戶8230人,建檔立卡貧困村12個。本文研究的貧困村集中于鎮區東南方向與武漢接壤的原敦厚鄉地區,共有5個貧困村,貧困戶247戶,656人。該地貧困村地理環境相似、具有歷史沿承、貧困原因突出以及脫貧產業問題明顯等特點。截至2019年底,全鎮12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已實現全部脫貧。
2 數據來源及研究辦法
本文根據筆者設計的村級產業調查表并結合長埫口鎮扶貧辦相關數據,采用對比法研究貧困村扶貧產業發展情況。本文所指的扶貧產業是基于土地生產力的農作物種植生產、加工活動,屬于一產范疇,由于研究地域限制,不考慮跨過一產直接發展二產與三產的扶貧產業。
3 扶貧產業發展問題
通過對長埫口鎮敦厚片5個貧困村和12個非貧困村的相關產業和扶貧產業調查,發現當前扶貧產業發展存在以下問題:
3.1 扶貧產業規模小 “插花”貧困地區依托村集體土地、人口和資源發展扶貧產業,造成產業發展規模較小。該地區貧困村均人口和耕地面積少于非貧困村,耕地面積少4.75%。而各貧困村扶貧產業面積相對耕地面積占比很低,最高的頭潭村也只有28%,最低的劉家垸村還不足1%。產業規模的偏小直接導致了產業扶貧在精準扶貧中的作用降低。
3.2 扶貧產品市場化低 扶貧產業發展的最終結果是帶來利潤,這就需要產品的變現能力。由表1可知該地區貧困村扶貧產品主要是農產品或者初加工產品,產品變現能力和利潤率低,很大一部分產品是通過幫扶單位采用政策引導銷售的,輸入市場銷售很少。另外,由于因前述產業規模小,產品品牌化創建沒有完成,市場知曉度低(見表1)。
3.3 扶貧產業維護成本高 產業發展前期有資金和政策支持,新建扶貧產業較為容易,但后續維護成本較大。一是產業基地維修更新費用大,如大棚蔬菜的大棚需要周期性更換塑料薄膜等;二是專業科技人才幾乎沒有,5個貧困村目前只有2個村有專門產業管理非技術人員,后續產業智力支撐較難;三是產品銷售80%貧困村都是農戶自銷為主,把握市場動態能力低,產業穩定性差。
3.4 扶貧產業帶動力弱 該地區由于自然條件,貧困村都是獨立發展扶貧產業,產業競爭力弱。受制于產業規模、歷史發展、產業模式等,扶貧村既沒有充分挖掘自身產業潛力提升產品附加值,也沒有擴大優勢聯合周邊相似產業類型形成產業規模效應。“一村一品”的發展模式做不大規模、提不了質量,產品很難在市場有話語權,帶動相關農戶和村集體經濟能力很弱。
3.5 扶貧產業對村集體經濟貢獻小 扶貧產業是精準扶貧的重點,既是解決村集體收入少,也是帶動貧困戶就地就業的重要舉措。由于前述的問題,導致扶貧產業對村集體收入貢獻度不高進而也影響貧困戶在其中的就業比例。目前,形成自我發展模式能夠反補村集體的只有頭潭一村(見表2)。
4 對策措施
區塊鏈技術當下是較為熱門的技術,理論上來說,區塊鏈是解決信息存儲的信息技術,但是其存在著異常安全性、不可篡改性、可訪問性和無第三方性[1]。當前也有不少學者研究了區塊鏈在精準扶貧和農業發展上的應用,如賈政海[2]、焦漢泰[3]研究了區塊鏈在精準扶貧上的應用,李喬宇[4]、劉如意[5]、趙宇琛[6]研究了區塊鏈在農業中的應用展。本文應用區塊鏈技術,針對扶貧中的產業發展有關問題,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4.1 “上游”——區塊鏈+產品生產 農產品種植生產過程中主要解決怎么種好的問題,不論是企業化種植還是企業+農戶+基地形式,歸根結底是怎么解決種植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采用區塊鏈技術后,從選種、種植、管理到收獲可以無縫銜接。一是通過區塊鏈和大數據,篩選適合發展的作物品種;二是建立農戶種植管理終端,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日常管理等都可以通過農戶終端實時傳送,企業、市場和技術人員可以通過終端實時查看產品生產情況,既可以解決種植問題,也可以增強市場和企業的買賣信心,起到市場監督作用。
4.2 “中游”——區塊鏈+物聯系統 結合物聯網和5G發展,通過區塊鏈的鏈接,做到產銷一體化,使商品流、信息流、資金流整合在一起,重建產品市場信任體系和利益格局[5]。一是編碼每個農產品,通過前期生產過程,分類、分級產品質量和價值等次,可以出具產品生產詳情、原產地證書、質檢報告、電子標簽以及加工過程詳情和質檢報告[5];二是關聯物流企業,實時查詢和檢測產品運輸流程,完善產品配送體系,出具裝載信息運單、物流信息單、產品入庫和出庫清單等[5];三是依托市場和消費者,實時收集和反饋產品信息并能夠溯源追查產品質量問題,提升產品消費者滿意度和市場知名度。區塊鏈由于各部門數據是獨立可查的,接入物聯網系統可以充分提振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完成扶貧產品價值轉換。
4.3 “下游”——區塊鏈+產品銷售 依托產品銷售體系,走線上與線下分散銷售模式。一是依托前期的生產和物聯系統,走線下大批量銷售模式;二是依托現有成熟的網絡系統,實施線上銷售模式,通過區塊鏈技術,引入產品安全生產、產品質量追查理念,增強網絡小規模、個性化產品市場;三是收集消費者產品評價,提升和改善產品銷售結構和銷售模式,并促進產品生產進而帶動產品加工業的產生和發展,提升產品附加值;四是依托區塊鏈完善融資,擴大扶貧產業規模。通過融資機構查看扶貧產品或者企業的生產、銷售、資金流、生產設備等綜合判定是否貸款和貸款規模,由于區塊鏈信息的安全性,規避了信息的不真實性,有利于扶貧產業做大做強。
5 討論
(1)本文主要探討了農村貧困地區第一產業下扶貧產業的發展狀況,未研究二產、三產作為扶貧產業情況下的發展問題。在今后的研究中,二產、三產在產業扶貧中的作用和問題可作為重要方向。
(2)雖然區塊鏈技術對扶貧產業的發展具有重大作用,但由于前期資金投入較大、貧困村村民掌握現代技術的比例較低等問題,帶來了普及上的難題,應用效果與理論分析結果會有所出入。
(3)區塊鏈技術的推過與發展一定是全國性統一行動下才會有更廣泛的應用。只有到全國發展標準統一下,產業扶貧通過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孫道權,莊愉,孫寧苓.區塊鏈技術在農業領域中的應用[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8(2):67-69.
[2]賈政海,孫迎聯.基于區塊鏈的精準扶貧創新機制研究[J].電子政務,2020(4):25-37.
[3]焦漢泰,白雪冰,李世榮.區塊鏈技術在精準扶貧領域應用的創新與思考——以安徽省區塊鏈應用實踐為例[J].山西農經,2019(7):22-23.
[4]李喬宇,阮懷軍,尚明華,等.區塊鏈在農業中的應用展望[J].農學學報,2018,8(11):78-81.
[5]劉如意,李金保,李旭東.區塊鏈在農產品流通中的應用模式與實施[J].中國流通經濟,2020(3):43-54.
[6]趙宇琛,程妍,魏亞,等.基于區塊鏈技術下的農業生態系統構架[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9(6):160-162.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