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周梅
摘要 農業在社會現代化建設發展中占有重要位置,在農業生產活動發展中,氣候變化是重要影響要素。目前人工影響天氣對農業防災減災具有重要促進作用,應全面推廣,要擬定人工影響天氣發展對策,并在現代化農業生產服務中突出人工影響天氣實踐作用,推動現代化農業生產快速發展。
關鍵詞 人工影響天氣;農業生產服務;實踐
中圖分類號:P48;S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305(2020)04-0-02
DOI:10.19383/j.cnki.nyzhyj.2020.04.042
1 人工影響天氣在農業生產服務中的應用重要性概述
喀什地區三面環山,一面敞開,地區為暖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境內四季分明,光照時間較長。當地年氣溫和日氣溫變化較大,自然降水量較少,蒸發旺盛。夏季炎熱,冬季無嚴寒,春夏季節大風日較多。由于地形條件較為復雜,加上氣候差異性較大,當地可劃分為山地丘陵氣候區域、沙漠荒漠氣候區、平原氣候區、昆侖山氣候區。農業生產發展受到自然環境要素限制,導致區域農業整體生產水平難以提升,基層農民農業經濟收入難以提升,增產增收目標未能全面實現。在新時期地方農業生產發展中,要注重規范化選取人工干預操作措施,對各類存有較大負面影響的自然條件集中優化與干預。當前為了對區域惡劣氣候環境集中防控與優化,要注重進一步做好農業氣象服務工作,地方相關管理部門要注重協作,集中力量強化人工影響天氣工作,提高工作成效。在各項科學技術快速發展推動下,人工影響天氣干預手段規范性、科學性在全面提升,農業生產服務中人工降雨、增雪、防霜凍、防雹等操作效果突出。對空中環境水分資源集中應用,能有效突出人工影響天氣在現代化農業生產服務中的重要應用價值。
2 人工影響天氣在農業生產服務中的應用實踐探析
2.1 人工防雹
夏季冰雹災害是農業生產中常見的氣象災害,冰雹氣象災害發生時常會伴有降水、大風、雷電天氣,對農作物種植生產質量會產生負面影響。主要表現在作物莖葉、莖稈以及果實受到損傷,對農業現代化生產具有較大破壞作用,導致諸多作物減產,種植質量降低。因此,要注重在規定時間段內全面開展人工防雹操作,促進農業安全化生產[1]。在高效化實踐過程中,應用火箭、高射炮將催化劑發射到雨層中,促使冰雹熱量循環受影響,減小冰雹直徑,促使冰雹在降水層中有效溶解,防止冰雹降落到地面對各類農作物高效化生產不利。
2.2 人工增雨
人工降雨操作在多個地區應用范圍較廣,屬于人工影響天氣的重要因素,此類人工影響天氣操作方式能在最低投入基礎上獲取較高應用效益[2]。由于多數區域受到環境要素影響限制,區域降水量較少,農業生產中長期供水不足,將會出現干旱問題,諸多農產品生產質量難以提升,對區域農業生產發展具有較大負面影響。在人工降雨操作中,應注重應用各類催化劑與碘化銀及降水應用設備高炮與火箭炮等。技術管理部門在人工降水活動開展前,要注重對地方農業生產環境進行全面勘察探測,掌握區域環境現狀,對當地自然環境條件集中整合,開展多項針對性技術服務操作。同時,為保障降水活動適應農業生產發展要求,技術人員還要注重合理選取相應的催化劑,確保人工降雨活動順利進行。
2.3 人工降雪
為了對區域季節性干旱現狀進行控制,要注重選取有利氣象條件展開人工降雪操作。目前,主要是應用干冰、乙醇等諸多催化劑實施高效化人工降雪。相關管理部門要對地方降雪天氣相關優勢條件集中整合;政府部門要注重擬定科學發展決策,做好各項降雪部署工作;相關農業管理部門要注重做好針對性技術指導操作,擬定完善的實施措施;地方管理部門要基于相關需求發射炮彈、增雪火箭彈、煙條等實施人工影響天氣操作。人工降雪作業成效突出,能有效補充水量,集中緩解自然條件產生的各項負面影響,能有效抑制病蟲害發生以及促進多數農作物穩定生長。
2.4 人工防霜凍
農業生產中霜凍問題對農業生產發展具有諸多影響,依照霜凍發生季節差異性,能對霜凍進行有效劃分,主要有春季、秋季、冬季霜凍。在春季各類農作物處于生長發展初期階段,各類植物具備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其中諸多喜溫作物在春季能有效生長出苗,有較多農作物處于開花重要階段,此時期產生霜凍問題,各類農作物穩定生長會受到較大負面影響,若春季霜凍發生時間較晚,對各類農作物會產生較大危害。進入自然秋季之后,許多農作物開始進入成熟收獲期,比如玉米、馬鈴薯等。此階段霜凍問題對農作物會產生較大負面影響,如玉米植株生長中難以正常灌漿,馬鈴薯后期生長中較多有機物積累不完善,對作物生長品質與產量具有較大影響。冬季霜凍對作物生長影響較小,但對區域設施蔬菜生長會產生較大影響。春季、秋季霜凍危害較為嚴重,為了最大程度降低霜凍負面影響,要合理選取人工防霜凍操作,正常應用狀態中要合理選取燃燒法、煙霧法等,可以對地面輻射冷卻速率進行調控,增加地面溫度,降低霜凍對各類農作物生長的負面影響。
3 促進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發展的思考探析
3.1 強化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重要性認識
目前全球變暖速度加快,多數地區各類極端氣候問題日益增多,水資源儲存量日益減少,對區域社會多領域快速發展具有較大限制作用。目前,在農業生產服務工作開展中,要認識到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重要性,對空中水資源合理利用,能集中緩解區域干旱現狀,通過防雹加快農業生產發展,補充更多水資源,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相關氣象管理部門要強化工作認識,積極整合總結經驗,完善原有工作機制,提高人工影響天氣工作成效。
3.2 建立完善的規章管理制度
在開展人工影響天氣工作時要注重全面建立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全面遵循安全、科學、高效化發展原則,建立完善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度,突出安全生產重要地位。對各項人工影響操作進行有效規范,結合區域農業生產發展現狀擬定完善應急救援控制預案,對區域人員作業安全性以及各類傷亡事故集中控制;做好專業人員崗位培訓以及多項應用設備檢修維護,對操作程序合理優化,促使人工影響天氣能安全高效化運行;相關管理部門要注重擴大技術與各項資金投入,建立較為穩定的投入機制;針對水資源缺乏區域,擴大人工增雨投入力度,將多項經費歸納到財政預算范疇中;要全面吸納社會發展資金,促使相關部門各項工作能滿足各項規劃發展要求,適度安排部分國債投資用于人工影響天氣工作建設。
3.3 構建完善的技術支撐體系,突出工作重點
在工作實踐中,積極整合多項經驗,強化各項問題應對能力。做好多方面總結與反思,整合各個階段天氣作業經驗,對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流程與成效集中分析,全面提升人工影響天氣管理能力與科技成效,促使各項科研成果能全面推廣應用,研究更多新技術與新成效。人工增雨操作能有效緩解區域水資源補充不足以及干旱問題,應及時掌握有利天氣情況,抓住工作重點,積極開展人工增雨操作,適度增加增雨量,做好人工消雹、增雨、抗旱等工作。
4 結語
在新時期農業發展中,要注重緊密聯系區域農業發展現狀,合理應用人工影響展開各項工作,降低氣候環境對農業發展的影響,降低農業損失,提高各類農產品生產質量。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尚處于發展階段,要注重在操作中積極整合各項先進技術應用,建立完善的氣象法律機制,做好人工影響天氣操作監管。
參考文獻
[1] 王衛國.人工影響天氣在農業生產服務中的應用探討[J].農村實用技術,2019(5):122.
[2] 董皓文.淺談人工影響天氣在農業生產服務中的應用[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8(12):134.
責任編輯:黃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