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軍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信息工具在各行業和人民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對新生代人才的信息技術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無論是學生家庭、社會還是學校。開展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活動是小學生學習信息知識、提高信息技能和綜合素養的主要途徑。教師作為小學生學習信息知識的主要引導者,需要發揮其在教學中的引導作用。為此,本文從豐富教材、激發學生興趣、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注重實踐、鞏固教學效果三個方面探討了小學信息技術高效教學的實現,以期對教師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高效教學;教學實踐
信息技術新課程實施以來,信息技術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被學校各層次教育機構廣泛關注。作為實踐性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學習需求應該得到滿足。因此,教師應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努力學習和積累專業的教學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滿足學生信息學習的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
一、豐富教材,激發學生興趣
小學生的自律能力較差,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往往是由興趣驅動的,因此,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基本特點設計教學活動,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最重要的是如何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學生很容易被更直觀的教材所吸引,因此,筆者認為,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利用教具為學生展示更豐富的課堂教材,也可以豐富教材的展示形式,如圖片、視頻等,在幫助學生有效理解信息論知識的基礎上,教師還應使學生對信息論課程產生興趣,通過興趣帶動學生有效學習,從而達到提高教師教學效率的目的。
例如,在“幻燈片文字效果”的教學中,為了使學生對本課程的知識有足夠的興趣,提高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學習的效率,老師決定豐富課堂教材,通過多媒體信息展示工具,教師在課后展示學生自主設計制作的具有特殊效果的幻燈片作品。在學生看過許多以前學生的作品后,老師可以介紹這節課的知識。“我們剛才看的幻燈片作品是我們的兄弟姐妹們在學習這一課時所做的作品,我相信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還可以制作出更漂亮的帶有文字效果的幻燈片作品”。這樣,學生們就會對本課程的知識產生足夠的興趣,在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詞匯特效的基礎上,學生進行了有效的學習,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方法是指教師對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進行操作的過程和方法,或教師反映教學思想、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的方式和手段。有效的教學方法可以幫助教師實現基本的教學目標,但教師在運用教學方法時,不能照搬,而應結合學生在本班的基本特點和學習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更好地學習課堂知識,從而實現高效、高質量的課堂教學。
例如,為了保證這門課的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可以靈活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觀察、研究和分析,教師認為學生在上課的前三到五分鐘不能平靜下來,不能集中精力學習這節課的知識。那么,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初就會導入重要的知識點,這將嚴重影響學生課堂學習的質量。因此,教師可以在上課前五分鐘展示有關本課程的教材,之后,老師將播放備課過程中準備好的各種素材和幻燈片作品,這包括教師自己制作的幻燈片作品,也包括過去學生的幻燈片作品。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教師可以先向學生展示作品,把學生的注意力轉向課堂,同時,教師將學生的注意力轉向幻燈片的播放步驟。這時,老師可以問學生:“誰能幫老師放下一張幻燈片,讓大家繼續看?
學生們互相看了看,有相關手術經驗的學生小明主動舉手回答:“老師,我會的。”于是,老師讓學生小明進行操作。在看完所有準備好的作品后,老師通過發布任務介紹了這節課的主題:“我們應該像小明一樣,學了這節課之后,我們可以自己播放幻燈片了,好嗎?”“好!”學生們積極回答。學生對本課程有基本的了解,有一定的學習動機和明確的學習目標,這樣才能高質量地完成本課程的知識,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三、注重實踐鞏固教學效果
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實踐性學科,需要小學生進行有效的實踐和綜合性學習。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應結合信息技術學科的特點,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性學習,幫助學生有效記憶操作步驟,深刻理解理論知識,對鞏固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有幫助。
比如在“神奇的超鏈接”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對“文本形式超鏈接”有更深入的了解,進行熟練的操作,老師決定通過實際操作引導學生進行教學。教師應該組織一個新的網站,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使用超鏈接。在這節課中,我們將學習如何在網頁中設置超鏈接,以達到超鏈接的神奇效果。在教給學生基本步驟后,老師鼓勵學生練習“大家請為‘我喜歡的動物網頁設置書簽超鏈接”。在網頁中設置電子郵件超鏈接的教學中,教師可以介紹并說:“Email超鏈接是以電子郵件地址為目標的超鏈接,單擊該鏈接,系統將自動創建指向該電子郵件地址的空電子郵件”。同樣,教師應鼓勵學生在“為‘我喜歡的動物主頁中的‘通信剪貼畫設置Email超鏈接。”學生的課堂練習得到了及時有效的鞏固教師課堂教學的結果。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要始終以學生為本,并以學生為教學的中心提高教學水平,促進學生有效地學習信息知識,以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因此,教師要豐富課堂教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興趣驅動學生主動學習,同時,教師要注意靈活運用高效的教學方法,保證課堂教學質量,注重實踐教學的結合,通過高效的課堂實踐鞏固課堂效果,讓學生能有收獲,從而建立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張琬羚.淺談基于微課程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J].學周刊,2018(09):143-144.
[2]于海洋.新課程背景下小學信息技術創新教育探討[J].新課程·上旬,2018(07):128.
[3]于芳民.小學信息技術優質高效課堂教學的分析與思考[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8(17):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