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巧珠
【摘要】聲勢律動是一種音樂教學的重要方法,可以填補學生音樂發展的空白,并促進音樂教學的創新。為了使學生對音樂進行深入而全面的學習,增強他們的學習動機,可以采用聲勢律動的方法來進行音樂教學。通過擴大課堂內容,學生可以充分發展他們的音樂節奏感,從而使學生能夠通過音樂和身體節奏的互動來提高音樂質量,并體驗音樂藝術的獨特魅力。
【關鍵詞】初中? ?音樂教學? ?聲勢律動
【中圖分類號】G633.9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7-081-01
音樂是一種激發人們智慧的藝術。音樂教育具有綜合的功能,特別是在幫助發展審美能力方面。初中音樂教學的主要內容是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使學生在音樂美學的支持下有更多的個人發展機會。初中音樂教學不僅要著重于教學,使學生認識音樂的美學,而且要注意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豐富學習內容,加深學生對音樂藝術的熱愛。聲勢律動是改善初中音樂教學的重要策略,應用這種方法可以大大提高音樂教室的效率和質量,提高學生的音樂能力和審美素質,并幫助他們深刻地體會到音樂藝術的獨特魅力。
一、聲勢律動的含義
聲勢是利用人體的各種姿勢和運動來產生聲音。聲勢有很多表現形式,例如拍手、跺腳等,這是人類用來交流和表達情感的最古老、最直接的方法。最初的起源是奧爾夫教學音樂的方法,這種教學概念逐漸發展為實際應用,即以身體節奏為訓練節奏的工具。對于初中生來說,利用熟悉的身體根據經驗創建規律的節奏,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吸收和理解音樂知識,改善運動協調性,并鼓勵創新思維的發展和擴展。節奏教學的目標與音樂教育的目標完全一致,這兩個目標都是培養創意人才。無論是聲勢學習還是律動學習,重點都在于利用身體動作來理解和播放音樂,最終形成聲勢律動的結合。教學聲勢律動要求學生在音樂教育中創造節奏機會,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肢體語言表達他們的音樂感受,并結合使用動靜結合來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二、聲勢律動的應用價值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運用聲勢律動是音樂教學改革的重要思想和創新途徑,對初中生的學習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第一,發展節奏感。動作本身具有節奏感。無論是日常的步行、跳躍還是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種活動,它都可以為聲勢律動的教學提供素材,也為聲勢律動的融合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教師可以通過使用聲勢律動來發展學生的節奏感,從而使學生可以掌握節奏感并體驗與節奏有關的一系列活動,并實現重要的音樂教學目標;第二,發展創造力。學生聽完音樂后,即興的肢體動作可以激發學生表達自我和創造力,這是學生進行創造性準備的重要起點。一旦學生具有良好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他們將能夠利用自己的行為來反映自己對聲音的感知,以確保音樂教學是有效的;第三,提高學生的聽力、注意力和反應能力。聲勢律動學習中的運動是基于音樂給予的有意識的反應。除了激發學生的音樂本能外,他們還可以發展學生的聽力和辨別力,訓練他們的注意力和反應,并使他們更加敏銳。
三、聲勢律動的應用策略
(一)激發學習興趣
過去教授音樂的一個明顯特征是,所有課堂活動都是相對靜態和被動的。在某些情況下,學生會在教室中低著頭,而老師也會低著頭講課,這不會引起學生對課程學習的興趣,而老師也不會有教書的激情。為了增加學生對音樂教學的興趣,教師可以在音樂練習中發揮作用,鼓勵學生通過肢體動作演奏音樂,并在更活躍的氛圍中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
(二)掌握音樂知識技能
節奏教學是初中音樂教育的很大一部分,提高學生的節奏感是提高學生音樂素養的基礎。學生遵循節奏以無意識地創建身體節奏,從而產生聲勢律動學習。在教學中,如果老師僅向學生講授與節奏有關的知識和技能,則學生將無法很好地認識和理解節奏。因此,教師必須改變策略,運用聲勢律動的方法來教授音樂知識和技能,以使學生充滿活力,感知音樂的節奏。例如,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的一課中,可以用跺腳、行軍踏步和其他動作,使學生可以理解不同的音樂節奏并學習行軍的獨特音樂風格。
(三)品味音樂內在情感
音樂之所以如此豐富和動人,是因為音樂是一種情感藝術,可以表達情感。因此,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除了著眼于學生技能和知識的發展外,還應讓學生體驗音樂情感,確保審美在教育中的豐富性和卓越性,并增強音樂學習的深度,擴大學生的理解力。將聲勢律動應用于音樂的情感品味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技術,還可以幫助學生體驗和理解音樂的內在情感。
例如,在練習歌曲《七子之歌》時,教師可以播放澳門回歸的視頻,并使用文字說明來幫助學生了解歌曲的歷史背景。然后,教師可以開發一些簡單的舞蹈動作,例如將雙臂交叉在胸前,左右擺動手臂等,幫助學生將歌聲與舞蹈動作結合在一起,理解澳門和祖國團聚的喜悅。在學習歌曲的同時,學生也獲得了知識,這進一步加深了他們對歌曲情感內涵的理解,有效地發展了他們對歌曲情感的理解能力,還形成了學生正確的愛國意識,深刻理解了祖國是不可分割的,揭示了聲勢律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真正作用。
(四)培養音樂鑒賞能力
音樂教學評估是高中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它測試學生的分級能力,并探索他們對音樂作品的深刻理解以及將創意概念內部化的能力。音樂使用聲音作為傳達信息的手段,音樂除了通過適當的語言表達情感外,還超越了語言功能。因此,通過指導學生欣賞音樂作品,教師可以注入動量和節奏,使學生的身體隨著情緒的變化而變化,同時,他們可以與音樂作品的藝術觀念緊密結合,從而充分欣賞和理解音樂作品。
結論
音樂和舞蹈是兩種密切相關的藝術形式,而音樂和舞蹈教學是審美教育的組成部分。聲勢律動實際上是一種結合了這兩種藝術形式的全面創新的教學方法。除了提供審美教育,它還可以極大地優化和改善學生的學習過程。在初中音樂教學中運用聲勢律動,可以充分發揮舞蹈和音樂的優點,發展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和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1]秦德祥,彼得·庫巴什.聲勢教學的藝術[J].人民音樂,1992(08):30-31.
[2]李心怡.中學音樂教學中的聲勢律動法[J].北方音樂,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