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信息化時代對中小學英語信息素養提出更高要求,信息素養提升研究成為具有重要意義的研究課題。本文調查了陜西安康市中小學英語教師信息素養,了解了本地區教師信息素養現狀并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提升信息素養建議,旨在為基礎外語教育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英語教師;信息素養;提升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教育信息化、智慧教育、智能教育已成為當代教育新生態。安康市地處陜西南部,屬于連片特困區,基礎教育條件薄弱,教育發展水平不夠均衡,信息素養是衡量中小學教師素質的重要參考性指標,因此對該地區中小學英語教師信息素養現狀進行調查,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提升信息素養建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中小學英語教師信息素養現狀調查分析
本次調查通過“問卷星”網上問卷方式,主要對安康市中小學英語教師信息素養現狀調查。問卷共設計24個問題,全部為必答題,主要包括調查對象的基本信息、信息素養、接受信息素養培訓情況。收集問卷時間從2020年6月1日至30日,共收回有效問卷295份,現將調查結果分析如下:
(一)調查對象基本情況
受訪教師30歲以下占30.57%、30歲到45歲占59.32%、45歲以上占10.17%;教齡5年以下占27.8%、5年到10年占24.41%、10年以上占47.8%。由此可見,安康市中小學英語教師以五年以上教齡的青年為主。小學教師占35.93%、初中教師占46.78%、高中教師占17.29%;從數據可以看出,初中和小學英語教師比高中英語教師對信息素養更為關注。
(二)信息素養分析
1.信息意識
98.31%的受訪者有通過獲取信息提升自身能力的想法;84.07%和15.59%的受訪教師表示感興趣和一般有興趣將信息技術運用于課堂;96.59%的受訪教師有學習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的熱情;85.76%和12.88%的受訪教師對運用信息技術設計教學活動來激發學生興趣和注意力的態度是贊同和有點贊同;45.76%的受訪教師專門了解過國家對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和技術方面的相關要求;5.76%和64.07%的受訪教師表示能準確和能大概說清信息及信息技術的概念。這說明絕大部分教師的信息意識較強,對信息技術運用于課堂實踐的興趣和熱情較高且認為會對教學活動帶來積極影響,然而只有少部分教師了解過國家對教師信息素養的要求,且相當大一部分(30.17%)的教師不清楚信息技術的概念。
2.信息知識和信息能力
19.66%和74.24%的受訪者表示擅長和一般借助因特網及其他工具收集信息;23.05%、64.75%、12.2%的受訪者分別熟練掌握、一般掌握、較少掌握Word、PPT、Excel等辦公軟件;90.85%的受訪者表示在制作PPT時懂得插入圖片、音頻或視頻;62.37%的受訪者表示會制作微課;92.88%的受訪者表示熟練掌握釘釘軟件進行直播、發通告、發作業、批改作業。由此可見,絕大多數受訪教師信息獲取技能、信息檢索能力、信息知識均較強,仍有部分教師有進一步提升信息能力的空間。
6.1%和93.9%的受訪者對下載的課件是直接使用和整合修改后使用;20%和75.25%的受訪者熟練和一般掌握對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的整合應用;14.58%和71.86%的受訪者表示經常和有時對收集的信息在分析和評價。這說明部分受訪教師的信息創造和整合能力有待提高,大部分受訪者對信息分析評價能力較弱。
3.信息道德
在對下載他人課件或論文稍作修改或不改動,就拿去參加課件或論文比賽的看法,81.02%的受訪者認為該行為不道德;5.76%的受訪者認為無所謂;13.22%受訪者主要為了節約自己的時間。這說明中小學英語教師學術行為涉及的在信息道德方面存在一些問題,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對竊取他人信息和破壞他人網絡和在網上傳播病毒的行為,97.97%的受訪者認為危害社會應嚴懲并杜絕;1.69%的受訪者表示佩服實施者高超的技術;0.34%的受訪者表示無所謂。97.63%的受訪者在課堂中有意識的引導培養學生正確的信息觀念。可見絕大多數受訪者對破壞網絡安全的行持有正確態度,且在教學中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信息道德觀念的意識;僅有少數受訪者對待信息安全的觀點錯誤,個別教師對網絡信息安全不了解,鼓勵其積極參加信息素養培訓,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信息安全價值觀。
4.提升信息素養需求
對信息素養培訓方面,87.46%的受訪者選擇教學軟件培訓;74.92%選擇數字音視頻培訓;62.37%選擇信息知識培訓;47.46%選擇網絡作用培訓。對參加信息技術培訓情況,經常和很少參加分別占12.54%和75.25%,12.2%的倒是從未參加。調查表明,中小學英語教師對信息素養提升需求很高,然而只有少部分經常參加培訓,需要加大培訓力度。
二、中小學英語教師信息素養提升對策
(一)積極建設與信息教學時代相匹配的平臺,優化教學環境
依托“三通兩平臺”,通過實施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到2022年基本實現“三全兩高一大”的發展目標,其中“三全一大”指的是教學應用覆蓋全體教師、學習應用覆蓋全體適齡學生、數字校園建設覆蓋全體學校,建成“互聯網+教育”大平臺。通過發達地區優質教學資源和教學工具與數字化和信息化的融合,進一步優化信息化教學、智慧教學的環境與體系。搭建依托大數據的“四維一體”模式,同步實現網絡治理環境、政府頂層設計、市場資金創投、多元智慧共治的共享式治理,從而實現教育現代化模式。
(二)加大資金投入,完善中小學英語教師信息素養培訓機制
通過本次調查發現,大部分受訪者信息意識較強,信息素養需求普遍較高,但信息能力、信息知識、信息道德存在不足。筆者建議通過定期開展信息素養交流活動和系統信息素養培訓的方法,全面提升其信息素養。培訓內容建議側重于實用性較強的信息檢索和整合、常用辦公軟件、互聯網+教育新平臺運用等。培訓形式建議使用網絡培訓結合講座培訓的形式,培養教師利用網絡學習的習慣。建立科學行之有效的信息素養評價機制,制定評價標準和細則、評價程序和方式。信息素養評價結果與年終考核、職稱晉升等教職工管理工作相掛鉤,激勵教師積極提升個人信息素養,完善教師信息素養發展常態化機制。
(三)樹立科學教育理念,改變傳統教學模式
信息化時代正在加劇教育教學模式改變,即從單一教學模式向多樣化教學模式發展,由歸納型向演繹型教學模式發展,由以“教”為主向重“學”為主的教學模式發展。為了適應信息化教學需要,中小學英語教師必須轉變傳統教學模式,學習更多教育技術與模式,例如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基于微課慕課的教學模式等。
結語
信息時代給中小學英語教師的教學帶來挑戰,也為其自身信息素養、教學模式等快速發展帶來機遇。我們期待通過建設與信息教學時代相匹配的信息教育平臺,優化教學環境,完善教師信息素養培訓機制,以達到全面提升其信息素養。同時積極轉變教育教學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努力構建人才培養新模式、發展基于互聯網的教育服務新模式、探索信息時代教育治理新模式,探索有效對策并進行實踐,使中小學英語教學緊跟時代步伐,為國家基礎教育事業做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鄭旭東.智慧教育2.0: 教育信息化2.0視域下的教育新生態[J].遠程教育雜志,2018(1): 11-16.
[2]吳旻瑜,吳曉菲.教育信息化2.0的時代邏輯[J].遠程教育雜志,2018(4): 4-17.
[3]葉雯.大數據視域下政府構建大數據共享式教育治理模式路徑分析[J].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2): 92-97.
[4]李捷.互聯網時代教師信息素養的提升策略[J].體育觀察,2020(4): 38-39.
[5]榮娟.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師信息素養提升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2):148-155.
[6]郭緒龍.大數據推動的基礎教育教學模式變革研究[D].北京:中國科學院大學,2019.
作者簡介:
魯延愛(1975年—)女,陜西旬陽人,安康市漢濱高級中學西校區英語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英語教學。
基金項目:
本文系本文為陜西省安康市教育科研“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課題《安康市中小學英語教師信息素養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項目編號:GHKT2019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