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 孫仲穎
摘要:語文是小學階段教學過程中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學習好語文知識,對于學生以后的綜合學習與全面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基礎作用。但是經過實習教學經驗可以看出,大多數教師由于受到了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往往更加注重采用單一化的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綜合發展,并且導致了整體教學模式無法獲得有效創新。新的教育改革中強調了廣大知識傳授者,應在教育過程中跟隨時代發展,實現教學模式的創新,完成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強化學生知識掌握程度,進而有效提高整體的教學效果,本文就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的有效創新途徑展開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策略;創新途徑
新的教育改革中更加注重教師教育模式的優化,主要是由于現代化社會背景下,教師傳統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階段學生的綜合發展需求,導致了學生的實際發展受到較大程度上的阻礙,同時不利于學生學習效果的全面提高。鑒于此,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實際現狀不斷進行分析,采取更加科學化的模式,適當對傳統化的教學方式進行有效創新,豐富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并且讓學生建立起良好的語文學習思維,強化學生的知識視野拓展,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在成長關鍵時期獲得綜合發展。
一、開展角色扮演活動
角色扮演的教學活動是現代化教育改革中一種比較新穎的模式,這種教學方式比較符合小學階段學生心理特點以及發展特征,開展角色扮演活動,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活動,并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親身體驗,強化學生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等,讓學生置身于其中加強知識掌握。所以,小學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為了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發展特征示范開展角色扮演的活動,促使學生在這次扮演活動當中充滿著興趣,強化對知識的理解程度,這樣才能更加有效地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并且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在進行《陶罐和鐵罐》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激發學生們在課堂中主動學習、積極探究的興趣,筆者首先在講解了課文知識內容之后,引導學生們展開了角色扮演的活動,隨機選出了兩名學生,讓這兩名學生結合課文中的對話內容、故事情節等進行思考,配上自己的動作、神態、語氣等進行了角色扮演的活動。其次,筆者鼓勵其他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進行了想象,并且鼓勵其他學生充分展現自己,思考如果自己是一把菜刀、一個勺子等,在聽陶罐與鐵罐之間的對話之后,自己會說些什么。如此一來,通過這種引導方式有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并且促使學生們在角色扮演活動當中加強對于課文知識的理解,強化學生的綜合素養與能力。
二、應用信息技術設備
隨著我們國家當前階段社會的高速發展,信息技術模式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并且為各行各業帶來了新的轉機,其中涉及到教育行業,廣大知識傳授者已經在實踐教學活動當中應用了信息技術的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成效,信息技術教學模式有著直觀、形象等特點,并且有著豐富的資源與內容,可以無形之中拓展學生視野,強化學生學習有效性,并激發學生的興趣。所以,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應用信息技術設備,不斷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優化整體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并且在無形之中推動學生綜合發展。
例如,在進行《趙州橋》教學的過程中,為了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更加直觀的體驗,筆者首先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之前,應用了現代化信息技術方式搜索了關于趙州橋的圖片、視頻等資料,并且將這些資料進行了整合,并且配上了相關的背景音樂,制作成了微課視頻的形式。然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筆者及時應用了多媒體方式,將微課視頻資料展示了出來,促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中產生直觀的認識與理解,學生們在這種學習活動當中也能夠集中注意力觀看,并且豐富了整體課堂教學知識內容。如此一來,筆者運用了信息技術模式豐富了學生的體驗,拓展了學生的知識視野。
三、強化學生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每一位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正處于綜合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的教育過程中,適當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對于其學習效果以及綜合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由于大多數教師受到了傳統理念的影響,往往過于注重在教學過程中依賴于自己的講解,忽略了學生主體性的體現,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也受到了較大程度上的限制。所以,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優化教學模式,創新教育理念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主思考。
例如,在進行《紙的發明》教學過程中,結合課本教材中的知識內容,筆者在課堂中講解知識的過程中,適當拋出了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進行自主思考,其中包括:蔡倫為什么要改進這個造紙的方法呢?蔡倫用什么方法改進造紙呢?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為什么說“造紙術的發明,是中國對世界文明偉大貢獻之一?”從文本中可以體會出蔡倫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蔡倫改進的造紙術為什么能傳承下來?等等。然后,通過筆者的引導,學生們在這種學習活動當中有著較強的興趣與積極性,促使學生在全面掌握課文知識的同時,強化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
總而言之,語文是小學階段教育體系當中的關鍵部分,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實施多元化模式,進而推動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孔祥肖.小學語文有效性教學的研究與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7,4(11):120-121+143.
[2]張艷玲.淺談如何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華夏教師,2016(05):62.
吉林省舒蘭市第二實驗小學校 張紅
吉林省舒蘭市第三實驗小學校 孫仲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