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階段我國文化的進步與發展,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已成為現階段必然的要求。在進行教育和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應該在小學階段注重德育的教育,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也成為時代的要求。作為學校和課堂管理的主要負責人,班主任擔任著重要的角色,在進行德育管理的過程中應該積極的創設有效地激勵措施,促使學生更好地體會到德育知識的重要性,并且在生活與學習中更好地約束自身的行為,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展均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本文通過重點介紹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實施激勵政策的具體策略,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旨在為其他班主任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教學;激勵政策;有效實施
小學德育指導的內容具有廣泛的影響,作為班主任應該充分的認識到德育的教學的重要性,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創設相應的德育內容。同時在進行德育教學的過程中,適當地引入激勵的政策,有效地加強德育教學的管理,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學生具備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促使學生健康全面的發展。
一、德育教育工作中創設激勵政策的重要性
在小學德育教學的過程中,單一的教學對于小學德育教育完全不夠,因此需要班主任采取一定的措施來提升德育教學的有效性。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需求,通過創設一定的激勵政策來完成教學。學生在班主任的激勵下有了良好的自信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能積極的進行自我管理,提升自身的紀律意識,對于學生在學校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取得了良好的約束和自我檢討的作用。同時借助激勵對策,能讓學生認識事物的正確與否,同時具備了良好的是非觀念,能積極約束自己的行為,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展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二、激勵政策在德育課程教學中具體實施方式
(一)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
角色扮演是深受學生歡迎的一種教學體驗方式。由于現階段小學生心智還未發育健全,對于未來社會充滿了這未知與好奇。班主任借助這種角色扮演的方式,來為學生提供實踐經驗,促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班主任創設的情境,從而對于學生將來適應社會環境中的突發狀況能有良好的應對措施,有效地提升教學的效果。例如:班主任在進行“講文明”課程教學時,班主任將班級中設置成公交站的情境,班主任引導學生進行上車排隊,下車有秩序的進行。同時引導學生扮演“公交車司機”和“售票員阿姨”,同時選出幾個學生扮演乘客,班主任其中的一名乘客,在“公交車”上吃各種零食,并且將零食的袋子隨地亂扔,導致一名學生在車上不小心“滑倒”。班主任與學生表演完畢后,引導學生分析這種行為正確與否,并讓學生思考在生活中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樣應對。同時班主任向學生提問:在學校中會看到哪些不文明的行為,并且說述解決的方式,同時班主任在班級中創設了“文明小標兵”的活動,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記錄在學生中發生的講文明的行為,引導學生記錄在班級中的“文明冊”中,班主任定期查看后給予學生獎勵。班主任借助角色扮演的形式進行教學,學生有了良好的體驗并中能深入的理解教學的內容,并且實現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創設社會實踐活動
激勵政策的教學側重點就是引導學生進行體驗,促使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感受到德育學習的重要性,并且體會到班主任創設德育活動的樂趣,更好地感知社會生活中的德育內容,促使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更好地發展與成長。社會實踐的重點是引導學生走出學校,踏入社會,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多聽、多看、多感受,從而高效地掌握班主任創設的學習內容,實現學習效果的有效提升。例如:班主任可以學生參與社區獻愛心活動,帶領學生在福利院、養老院中去看望孤寡老人,讓學生與老人進行交流,并以此來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同時班主任在活動中給予表現優秀的學生給予小紅花獎勵。班主任帶領學生進行實踐活動,促使學生對于班主任傳授的枯燥難懂的理論知識變得生動、形象,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道德素養。
(三)定期開展知識講座
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學校的教學要求來創設相關的知識講座活動,同時設定有趣的獎品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班主任可以引導學生分享自身的經驗,引導學生產生情感共鳴,能有效地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同時班主任還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日常生活中關于道德品質的事件,讓學生積極的進行探討,同時發表自己的見解,提高學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實現學生學習效果的良好提升。班主任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要求相關的專家來為學生進行知識講座,促使學生接受到優秀道德品質的熏陶,進而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班主任可以邀請法律專家,向學生講解法律知識,并為學生展示一些相關的案例,引導學生思考在生活中解決的方式,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站在不同的觀點進行辯論,學生辯論結束后,由班主任或專家對學生的辯論進行評價,同時給予優秀的學生一定的獎勵。班主任借助知識講座的形式進行德育的教學,學生有了良好的參與興趣,并且有效地提升了教學的效果。
綜上所述,在進行小學德育教學的過程中,班主任實施相應的激勵政策,將教學的理論與實踐進行充分的融合,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促使學生能高效地掌握班主任教學的內容,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主動觀察能力以及創作能力的有效提升。學生在進行德育學習的過程中有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有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展。
參考文獻:
[1]黎飛玉.激勵策略在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有效實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9(32):88-89.
[2]姚啟鳳.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效率的提高[J].課程教育研究,2018(27).
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實驗小學?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