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科學課程與其他學科相比,具有其他學科所不具備的涉及知識面廣、科學性強的強大優勢。通過科學的教學方式實施,讓學生在科學學科學習中真正的學有所獲,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探索精神,因此其在小學課程中的地位也逐漸受到重視。而如何促進這一教學目標的有效實現,本文就將從具體的教學實例入手,對教學方式方法的優化創新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科學;有效教學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對于學生綜合全面發展的越來越重視,科學教學作為幫助學生認識生活與自然現象的有效方式,其教學發展也逐漸得到學界的重視。但是與語文和數學等學科相比,還是不夠重視,同時部分教師受于傳統教學觀念影響嚴重,教學方式的選擇過于單一,教學活動設計重視不足,導致學生普遍學習興趣不高,不僅阻礙了學生對于科學知識的學習,影響了學生的發展提升,同時也不利于科學教學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為了改進這一教學現狀,筆者將結合自身教學心得與體會,從以下方面對教學方式的優化運用進行深入分析。
一、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小學科學教學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獲取知識的方式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尤其是不少中小學校已經構建完善“智慧化網絡課堂”,網絡以及多媒體設備的運用更是為課堂教學帶來了新的活力。與傳統教學相比,信息技術教學不僅能夠使課堂資料變的更加豐富、靈活,不再拘泥于課本,同時還能促進學生對于科學知識的形象理解,使學生對于學習知識更加印象深刻。
如在教學“運動與摩擦力”這一課程內容時,其中涉及的摩擦力這一概念,如果教師只是單一的為學生進行講解,很容易造成學生無法形成形象理解,而使得學習效率降低。而為了規避這一教學問題的出現,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直觀、生動的特點,結合課程教學內容,將教材中所涉及的摩擦力形象的展示在學生面前。教師可以運用媒體技術播放汽車在泥坑里打滑,或是騎自行車很累的錄像,讓學生在具體形象的素材前積極思考。通過這一教學方式的運用,既鞏固了增大、減小摩擦力方法的知識,又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了實際的生活中,激發了學生學科學、用科學、愛科學的熱情。
二、創設趣味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自主探究
問題意識是學生學習以及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一種能力,其中不僅包括學生的分析、概括,更是包括學生的推理、抽象能力。但問題意識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簡單行徑,而是需要一個長期培養的過程。而教師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以問題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在問題的分析與解決過程中,進一步提出新的思考問題,則是能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例如在教學種子萌發的相關知識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自己做的種子發芽實驗,一些種子是在土壤中種植發芽,而一些種子是種在水里沒有發芽,以此為基礎提出思考問題,讓學生觀看一共種了幾顆種子?其中發芽的有幾個?沒有發芽的有幾個?通過觀察學生可以發現并不是所有的種子都會發芽,這時學生自然而然的會發出疑問:為什么浸沒在水里的種子沒有發芽呢?在有學生提出這一問題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探究,與同桌或是學習小組成員進行討論交流,借助教師的適時啟發,引導學生得出“因為水里沒有空氣”這一結論。最后教師為學生總結種子發芽的必要條件是適宜的溫度、空氣和水。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的探究好奇心,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課程學習,進行問題的發現與解決,學生的學習效益也能獲得有效提升。
三、組織科學實驗活動,強化學生學習體驗
科學這門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有序的組織學生開展科學實驗,讓學生結合自身的親身參與進行知識內容的理解,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動力潛力,還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索意識。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組織學生用心的進行科學實驗,并在學生實驗過程中給予相應的輔助和思維的啟發,就成為了教學關注的重點。
如在教學“土壤水分”這一課程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生活中的事物,進行一個小實驗。比如可以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把土裝在干燥的透明塑料袋中,然后放置在陽光下,一段時間后讓學生觀察塑料袋中的情況。此時學生會發現塑料袋內壁出現了一層水珠,以此來讓學生形象認識到土壤中有水分的存在。又如在教學“節約用水”時,教師同樣可以引導學生從生活出發,讓學生調查家庭、校園周圍、社區一些地方的用水情況和浪費水的現象,讓學生通過自主或合作實踐,來加強對社會的了解和參與,同時也進一步強化學生對于水的認知,促進學生節約用水意識的有效培養發展。
總而言之,小學科學教育承擔著培養學生基礎性科學素養的任務,其教學的科學有序開展,有助于為學生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因此,作為小學科學教師一定要注重不斷優化自身教學觀念,積極探索創新教學方式方法,提升小學科學教學效果,以促使學生更加樂學、好學。
參考文獻:
[1]張健.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科學教學途徑[J].求知導刊,2019(31):35-36.
[2]郭俊濤,胡小龍.創設精彩教學亮點 構建高效科學課堂[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9,36(Z1):129-131.
義烏市賓王小學 俞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