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
摘 要:大學生志愿活動參與度高,志愿服務領域不斷拓展,高校對大學生志愿服務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強,但同時存在著志愿活動表現形式單一、內容陳舊,缺乏規范管理、專業培訓,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監督不力等問題。為有效推動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的可持續性發展,需要人們不斷地豐富其形式和內容,規范志愿服務管理,提高專業技能,完善法律和法規,建立監督機制。
關鍵詞:大學生;志愿服務;現狀;改進策略
“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1]大學生參與志愿活動有利于其完善自我,展示自我,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同時還可以促進高校志愿隊伍的建設,也是其回饋社會的有效手段。因此,大學生參加志愿活動有利于他們形成正確的三觀,既符合時代發展的潮流,也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現。
一、當代大學生志愿服務的現狀
(一)大學生志愿活動參與度高,志愿服務領域不斷拓展
大學生在開展服務時,主要有以下內容:關愛計劃、社會公益計劃、環保計劃、志愿服務西部計劃、海外計劃等,他們不斷地去拓展自己的服務領域,提高自己參加服務的主動性,為需要幫助的人提供便利。近年來,全國數百萬大學生志愿者為各種活動和大型的賽事都提供了自己的優質服務,如上海世博會、北京奧運會、中國俄羅斯博覽會等,社區活動、鄉村支教、社會公益行為中都有大學生志愿者的身影,在一定程度上,獲得社會大眾的好評,發揚了志愿者的志愿精神。
(二)高校對大學生志愿服務的支持力度不斷增強
考慮到大學生的個人實際,并結合高校自身的情況,現階段我國大部分高校所成立的大學生志愿服務隊伍都是以學生社團的形式進行,并以社團為主體開展各種特色活動來吸引大學生參與社團并投身于志愿服務。為響應“西部計劃”的號召,海南省制定了“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的項目,給西部地域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使人才緊缺的情況得到改善。
二、當代大學生志愿服務存在的問題
(一)活動形式單一、內容陳舊
目前,高校活動缺乏多元化,內容單一,范圍狹窄,惠及面小,還沒有廣泛參與的渠道。同時,大學生志愿服務組織者思想不夠活躍,缺乏創新,沒有真正站在公眾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以致于不能讓志愿者發揮更大的作用,不能更好地積累社會經驗。而一些新穎的服務形式不僅能提高大學生志愿者的興趣,而且能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讓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大學生所提供的各項服務中以便于活動得到有序地開展。
(二)活動缺乏規范管理、專業培訓
就目前的情形來看,高校對開展的活動缺乏規范的管理。第一,志愿氛圍不夠濃厚。例如,高校偶爾開展的志愿服務活動宣傳力度不大,參與活動的流程和渠道不夠清晰,不能為志愿活動創造良好的參與氛圍。第二,組織機制不系統。高校缺乏規范的招募系統,有時候強制學生參與,違反了志愿活動的原則,并且,培訓機制尚未形成,而志愿者需要多方面知識的培訓,才能夠得到有效的引導。第三,激勵機制單一。要發揮個人巨大的潛力,需要一定的激勵機制,好的激勵體制才能使大學生的才能最大化發揮。第四,志愿團隊不穩定。一個穩定的團隊是活動成功開展的載體,部分大學生的志愿服務隨意性強并且持續性弱,服務時間不穩定,為志愿服務活動的良好開展帶來不小的挑戰。
(三)活動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監督不力
大學生在參與志愿服務過程中缺少法律保障。首先,保障大學生進行志愿服務的法律法規有待建立健全。其次,地方性的法例無法滿足志愿活動的需求。當面對一些不可抗力的原因或由于意外造成的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應該由誰來承擔責任,這是值得重視的問題。此外,良好的監督機制尚未健全,對組織和個人缺少監督。有些組織和個人利用活動牟取私利。同時,管理機構不到位,缺少一個系統的監督機制,也是大學生志愿服務面臨的問題之一。有關部門應對志愿服務進行監督管理,對志愿者進行相關引導。
三、當代大學生志愿服務問題的對策
大學生志愿者對比其一般的青年志愿者有自身特征,他們能加入的志愿活動內容和活動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高校將不同專業的大學生放置在適合自己的崗位上,大到參與關系到國家形象的國際活動,小到參與各種各樣的社會活動,并保證服務質量。
(一)豐富大學生志愿活動形式和內容
高校組織志愿活動的形式和內容比較單一,不利于志愿活動的開展,而且滿足不了各種各樣的社會需求。對此,首先,要充實活動的形式和內容,保證志愿者參與服務的持久性。同時,要站在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出發,尋找符合時代潮流的志愿服務課題。其次,要創新活動的形式,不僅僅局限于現實生活中,要充分利用網絡技術,進行多領域的合作交流,為不同的領域做出貢獻。活動形式多樣化有利于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興趣及積極性。最后,要本著教育和提高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目的,增加一些專業性比較強的活動,給那些理論知識儲備得非常豐富的大學生提供適合實踐的舞臺。
(二)規范志愿服務管理,提高專業技能
志愿活動存在管理不規范的問題。形成一個操作靈活、高效運作的管理體制至關重要。建立良好的管理平臺,可以使志愿者活動有規律、有序地進行,使志愿者更有效地管理志愿服務,并為大學生提供有關活動信息,使更多的大學生加入進來,并進一步協調、兼顧推動志愿服務的有效管理,使其管理更有科學性和專業性,從而提升服務質量。
人們對志愿服務的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大學生自身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不夠從而制約了活動的開展。這就需要加強對大學生志愿者的專業培訓,使大學生通過專業的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掌握溝通技巧,學會與人進行有效互動,注重實效,充分利用身邊的一切資源,有效開展志愿服務,使實施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同時,大學生要遵守道德規范,要有敬業精神和團隊精神,誠實守信。大學生需要多學習有關專業知識,開拓視野,如法學、醫學、農業等知識,促進自己知識擴展的同時,通過志愿服務積累社會經驗。
(三)完善法律和法規,建立監督機制
首先,相關部門要建立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使監管活動有法律依據,并在法律的指導下,大學生可以更加有序地進行服務并提高效率,極大發揮活動的作用;通過立法,還可以保護志愿者的合法權利不受侵犯,讓他們更有信心地參與志愿服務。其次,相關管理機構要加強對志愿服務團隊的監管,并為志愿組織提供更多的便利。最后,要打擊非法組織利用公益志愿服務來進行商業活動牟取私利,營造一個良好的志愿服務氛圍,加大對志愿組織的支持力度。
四、結語
我國的志愿服務隊伍,高校大學生占有很大比重,同時他們是我國志愿服務活動的中堅力量。在開展今后的志愿活動中,應加大對志愿活動的宣傳力度,發揚志愿者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同時,志愿服務活動的過程面臨著較多的挑戰,這需要社會、國家和大學生的共同努力讓志愿服務更有效地服務于社會。當代大學生要積極主動的參與志愿活動,同時,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壯大志愿力量,腳踏實地的做好每一項志愿工作,站在需要幫助的人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讓志愿活動更有意義,并在進行志愿服務活動的過程中,不斷地去挑戰自己、完善自己、豐富自己,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N].人民日報,2014-05-0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