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妮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校內外科護理學實踐教學改革的作用。方法:選取我校17級本科護理學專業1班42名學生,17級本科護理學專業2班43名學生,對1班實施改革教學,對2班實施傳統教學,對比兩個班級學習后理論掌握情況及實際操作水平。結果:改革教學組學生各項能力及對教學滿意率均優于傳統教學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護理校內實踐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后,增加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生之間的團隊協作能力,有效的提升了教學質量。
關鍵詞 外科護理 校內實踐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0.09.051
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Surgical Nursing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 in School
——Take Gansu Med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ZHANG Fangni
(Gansu Medical College, Pingliang, Gansu 744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role of 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 in surgical nursing. Methods: 42 students of grade 17 undergraduate nursing specialty in class 1 and 43 students in class 2 of grade 17 undergraduate nursing specialty were selected to implement reform teaching in class 1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class 2. The theoretical mastery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level of the two classe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ability and satisfaction rate of students in the reform teaching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group, P < 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after the reform of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 in nursing school,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was increased, the team cooperation ability among students was improved, and the teaching quality was effectively improved.
Keywords surgical nursing; school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學生的外科護理技能直接影響著護理的質量及治療效果,為學生提供了理論與實際結合,將其轉化為對病人的高質量護理的媒介,使學生掌握必備的專業技能及知識。傳統的臨床教學主要是以教師講授為主,大部分學生會存在理解不當等情況,為了跟緊時代,滿足臨床需求,甘肅醫學院(以下簡稱“我校”)提出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采用問題式教學模式進行校內實踐,旨在提升學生的主動思考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具體描述如下文。
1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選取我校17級本科護理學專業1班42名學生,班內包括女性34人,男性8人,年齡分布在20-25歲,17級本科護理學專業2班43名學生,班內包括女性33人,男性10人,兩組學生的基本資料無明顯差異,可以進行對比分析。
1.2 方法
所有護生均在相同的老師門下學習,對傳統教學組護生實施傳統帶教模式,上課方式以老師為主,制定學習計劃,進行排班排課,學生進行跟班上課,學生學習結束后編寫試卷進行考核,考核成績滿分為一百分,考察學生的實際應用水平,滿分為一百分。
對改革教學組學生教學過程中設置問題調動學生積極性,并設置任務點,指導學生打卡完成任務點,導師根據學生情況進行針對性教學,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側重教學方向,進行教學前導師編寫教學計劃,選擇外科經典案例制作教學PPT,并在PPT中設置問題,啟發學生,在PPT中插入圖片、視頻等介紹科室內管理制度及標準,講解疾病相關知識,課后組織護生成立學習團隊,團隊之間對課上問題進行討論總結,并在下節課以組為單位進行匯報,采用公開匯報的方式,使所有學生均能了解他人的想法,增加處理問題的應變能力。實踐教學由老師設置操作任務,包括:止血、包扎、固定、儀器使用、輸液等,教師對學生進行基礎操作指導,隨后下發任務點,并為學生提供實際案例,教師在實踐過程中進行巡查指導,學生基礎操作合格后,設置不同程度的病情對學生進行考核。
1.3 評價標準
(1)兩組學生均使用試卷考核、實際操作考察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質量檢驗,教師根據課程出設問卷,滿分為一百分;(2)兩組學生對教學情況進行評分,從引發學習興趣、知識全面掌握、拓寬知識面、團隊協作能力、師生交流溝通等多個方面進行,滿分為十分;(3)學生對教學的滿意情況進行評價,計算滿意率。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使用SPSS18.0進行整理分析,課程評分均使用平均數北曜疾睿▁眘)表示,滿意率使用百分率(%)表示,當P<0.05時,說明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個班級學生考核評分
傳統教學組學生基礎知識掌握評分為83.2?.4分,實踐應用評分為82.4?.6分;改革教學組學生基礎知識掌握評分為92.6?.5分,實踐應用評分為93.8?.2分,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研究數據表明,實施改革教學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明顯提高,實際操作水平顯著提高,數據整理如表1所示。
表1 兩個班級學生考核情況(x眘,分)
2.2 兩個班級學生對教學質量評分
傳統教學組學生對教學評分為:引發學習興趣7.4分,知識全面掌握7.6分,拓寬知識面7.2分,團隊協作能力6.9分,師生交流溝通7.7分;改革教學組學生對教學評分為:引發學習興趣8.6分,知識全面掌握8.4分,拓寬知識面9.1分,團隊協作能力9.3分,師生交流溝通9.4分,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研究數據表明改革教學更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協作,提升教學質量,數據整理如表2所示。
2.3 兩個班級學生對教學滿意情況
傳統教學組學生對教學滿意情況:非常滿意18人,基本滿意17人,不滿意8人,滿意率為81.40%(35/43);改革教學組學生對教學滿意情況:非常滿意22人,基本滿意18人,不滿意3人,滿意率為95.24%(40/42),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研究數據表明,對教學進行改革,能夠提高學生對教學的滿意率,老師通過對不同的學生進行針對性指導,了解學生掌握情況,并實施個性化教學,有助于提升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提升學生對教學的滿意率,數據整理如表3所示。
3討論
(1)對外科護理學校內實踐進行改革,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我校通過討論并提出了外科護理學校內實踐改革,采用問題式教學,并在課程中設置任務點,有效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設置不同難度的任務點,幫助學生由簡到繁理解知識,使學生的實踐操作水平更佳,使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更牢。
(2)對外科護理校內實踐教學改革,有利于提升學生綜合水平。通過教學改革,我校在進行實踐操作中,向學生設置不同難度的任務點,使學生逐漸提升操作水平,同時設置多種類、多場景的實踐操作,幫助學生提升應變能力。通過模擬現場,使學生真正達到身臨其境的狀態,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實踐采用團隊互助的方式進行,有利于學生之間互相學習,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同時也使學生們認識到工作時團隊協作的力量及重要性,為日后工作打下基礎。
4結語
我校自實施教學改革以來取得了良好的成績,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過對不同場景下的外科場景進行模擬,提高了學生的應變能力,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總之,使用問題式學習聯合任務點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綜合水平,具有積極意義,值得廣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游海萍.改革外科護理學實踐教學的重要意義及措施[J].現代職業教育,2016(20):116-116.
[2] 賽熱克別克·加尼木汗.以臨床工作過程為主線實施外科護理教學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6.16(027):256-256.
[3] 陳佳.《基礎護理學》實踐教學方法的改革與應用研究[J].智慧健康,2019.5(26):335-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