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穆英
摘要:在小學階段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的重要保障基礎。只有從小學階段全面開展德育教育,才能正確引導他們的人生觀及價值觀,激發(fā)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才。本文通過對小學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深層次剖析德育管理工作的要點,針對實際教育中的管理途徑進行研究,并提出相應的觀點,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德育管理;路徑探尋
小學德育教育過程中,要分層次、分階段、分內容地進行統(tǒng)一規(guī)劃,從而達到德育教育的最初意義。要選擇持續(xù)有效的教學內容,設立教學發(fā)展方向,建立德育管理工作不同層次的目標,優(yōu)化教學管理理念,共同促進小學德育教育的整體發(fā)展。
一、小學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小學生的年齡、知識、閱歷等特點,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加強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對學生的成長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更是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職責。因此,為了學生的更好成長,需不斷培養(yǎng)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蝕。更需要將知識與德育一同滲入教學中,為社會培養(yǎng)出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全方位人才。德育管理工作的開展是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基礎,從多方面、深層次地挖掘學生的優(yōu)秀品質,用欣賞的態(tài)度衡量和評定每一位學生,做到德、智、美、體,知識與思想教育相融合。多者之間相互滲透、相互聯(lián)系,以德育育人為導向,以知識學習為基礎,以目標為動力,共同成才共同成長。
二、德育管理工作的規(guī)劃、范圍及最終目標
小學德育管理工作,肩負著制定、實施德育工作的計劃設置及日常事務管理。需定期在黨支部的指導下,加強德育建設和德育科研,不定期地對學生思想活動進行摸底調查。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理想、道德、紀律、法制觀念的培養(yǎng)教育,促進校風、學風建設的正確導向。組織好每一次的升旗儀式,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演講,對演講和活動內容、形式、紀律進行評比考核。以中隊為活動單位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輔導工作,幫助學生健全人格、適應新環(huán)境帶來的困惑,幫助學生解決遇到問題時的解決途徑。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開展社會調查和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自治、自理的能力。
三、加強小學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徑
(一)重視德育工作的開展
小學德育管理工作的開展,最基礎的就是要健全學校德育管理系統(tǒng)。要明確職責和任務目標,以此調動德育工作者的積極性,全身心地投入教職工作。不斷更新觀念,提升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養(yǎng),要想做好小學德育管理工作必須提升全體教職員工的集體觀念和道德素質水平,以此帶動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德育工作者要樹立整體觀念,加強道德、素養(yǎng)綜合管理,強調整體提升的重要性。將德育教育始終放在首位,在學習文化知識的過程中,將德育教學相互融合穿插,擴展德育學習的層面和機會。學校應和家長之間緊密配合,做好交流溝通工作,只有雙方相互配合,才能在德育管理中取得滿意的效果。
(二)建立良好的德育管理工作平臺
小學德育管理工作是教育者通過教學及一系列的實踐活動對學生實施綜合影響的過程。好的教育方法、學習環(huán)境可成功影響教育的深度和效果。以不同年齡階段制定出不同的教育規(guī)劃,積極轉變教學觀念,緊密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德育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愛學習、愛勞動、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正確情懷。
良好的教育理念離不開良好的教育氛圍,教育環(huán)境可直接影響學生的知識儲備和德育教育的成果。德育教育要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入手,如涓涓細流匯入學生的心間,引導他們邁入正確的人生旅途。在學習中積累,在生活中培養(yǎng),利用通俗易懂的案例、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的真實故事加以整理,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正確的思想引領,并成功完成德育教育的最終目標。如在開學時,組織全班同學開展班訓的討論活動,并最終制定出“快樂學習、微笑生活”的班語。而且,德育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還要結合學生的興趣點,以多樣化的形式吸引學生的目光,增強學習的動力,提高學習興趣,使其融入教育的氛圍中,以此完成素質教育的培養(yǎng)。可以班組為單位,經常召開班組會議,了解同學對班級建設的意見。對發(fā)現(xiàn)錯誤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更好地協(xié)助老師進行德育教育的深入開展。
(三)構建全員參與、全程育人的德育管理新模式
德育管理工作是學校管理工作的重點。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生的人格素養(yǎng)、德育教育的重心,已經轉化為意識形態(tài)、鄉(xiāng)土情懷、身心健康、文明教育等角度來明確小學德育管理工作的路徑。發(fā)揮教育育人的傳統(tǒng)理念,將德育教程穿插于課標課程。有針對性地組織實踐活動,利用物質文化和精神傳承作為有效的傳播途徑,對學生進行特色教育,通過校園文化氛圍的建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引導和熏陶。還要通過學生、學校、家庭、社會的溝通與聯(lián)動,實現(xiàn)德育與教育的有效結合。
四、結語
小學德育管理工作是學校管理工作的靈魂,有著對學生終身受益的教育意義。應以學校為基礎,社會和家庭相結合的教學路線,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落實德育管理工作,全力推動教學改革的深入發(fā)展,是當今教育的首要目標。只有德育教育和知識文化教育的有力融合,才可以為社會發(fā)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為強國建設打下堅實的
基礎。
參考文獻
[1]瓦志宏.淺析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管理[J].才智,2019(3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