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良潮
【摘 要】 伴隨著現如今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對于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也有了一些新的探究與改進,尤其是對于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課堂進行了一些符合時代需求的優化。對于一門語文而言,想要熟練掌握最基礎的要求就是要能夠準確地識別漢字,所以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對于小學語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當今的小學語文情景化教學與課堂識字教學相結合也是符合時代發展的產物,本文便就此談論一些筆者的看法。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識字教學 ?情景化課堂
引言:
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是小學生對于小學語文的認知初級階段,也是對于他們語文綜合素養培訓的最高效率的階段,所以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需要在學習小學語文的時候培養出良好的語文素養。而針對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過程而言,教師需要結合他們的情況以及不同的年齡階段去進行課堂設計,然后不斷進行一些不同的改進與完善。
一、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合理使用情境教學法的意義
小學處于人生的一個重要的轉變階段,他們的身高和體重迅速增長,會有一種“自己已經是小大人”的感覺,渴望得到認同;但是從思想、心智等方面來講,他們的個人能力、價值觀以及判斷能力卻仍然不成熟。這個時候的他們可塑性極強,較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但同時又討厭枯燥乏味的東西。他們眼中更向往的是五彩斑斕的新鮮事物,而一成不變的傳統教學模式對于他們來說便會顯得有些缺乏吸引力了。
針對以上狀況,作為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便應該想辦法讓自己的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從而增加學生的參與度,提升課堂效率,由此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
而情境教學法就可以很好地幫助小學語文教師比較容易地實現這個教學目標。小學生的主要特點是注意力很容易被外界的新鮮事物分散,而情景教學可以在授課的過程中結合文章具體的情境,有效地給學生一種代入感和參與度,這樣的話就能有效地減少學生注意力分散的情況了。
二、情境教學法的具體應用
1. 巧妙地結合生活中的具體元素
俄國著名文藝理論家車爾尼雪夫斯基在《藝術對現實的審美關系》曾經提到過: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而教育又何嘗不是呢?如果教師能夠從生活中不斷地積累素材,當你需要的時候能夠巧妙地把生活中的元素和你的授課內容相結合,相信學生也能夠很好地理解并且被代入課堂教學中去。
在學習最基礎的一些漢字的時候,如果只是一味地去告訴學生字形的寫法,或許取得的效果“杯水車薪”,因此教師可以嘗試循序漸進,在教學“預熱”環節開始。
首先請學生聽一段關于春天的大自然的聲音,初步感受一下春天的美;隨后,以“春”字的來源為話題打開“話匣子”,教師向學生進行講解,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語境氛圍,然后追溯到甲骨文時期“春”的形體是三個“木”一個“日”中間夾個“屯”,之后又經歷了一系列變革之后,把“艸”和“屯”合起來訛變為古隸“春”字上部的三個“+”(卉)加一個“人”字了,原來的”神和”屯合起來訛變為“■”,“■”下仍保留了“日”,而楷書就是參照漢隸轉變的。這個時候就可以說:“同學們,其實啊,中華文化五千多年的傳承過程中出現過許多有趣的漢字典故,這就需要大家用心發現了。”這樣就可以借用生活化元素為導營造課堂教學氛圍,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層面,使學生體會作者對春的熱愛和贊美之情,激發學生自身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 設計有價值的問題情景
想要用好情境教學法來教育學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應該注重引導學生培養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辨析能力、聯想能力和自主創新質疑的能力。
所以,能夠設計出有價值的問題情景就顯得十分重要。這對老師的能力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因此更需要小學語文教師提高對自身的要求,鍛煉自己設計問題情景的能力,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的思考,并且讓學生開始自主提問、大膽發言。最終需要達到的目標就是讓學生能夠在問題情境中不斷思考、分析、探究,培養學生對于漢字的科學思維方式和認知方式。
例如教師可以找一些象形字來作為一種比對范本,然后在課堂上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展示一些準備好的關于象形字的圖片等,可以分組或者其他方面讓學生進行辨識。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輔助、引導學生,然后幫他們構建出他們自己的漢字學習體系。
結束語:
在新課標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情景教學的這個方法憑借著自身的優勢,越來越受小學教師們的青睞,不斷地展現著它蓬勃的生命力,也有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嘗試這種授課方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它一定能夠讓中國未來的小學語文教育再次盛開并綻放出更美的花朵。情境教育法是一個新生事物,也有很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師應該根據具體的情景活學活用,從而最大化地發揮作用,切不可生搬硬套,最終弄巧成拙。
參考文獻
[1] 楊秀芬.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五卷)[C],2017(10).
[2] 陳樂,徐波,祖立娜,楊莉,蘭彥華.小學語文情景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的研究[A].《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五卷)[C],2018(02).
[3] 劉立鳳.引領孩子用欣賞的眼睛學語文.看世界[A].中國語文報刊協會“第二屆優秀論文評比活動”論文集[C],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