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禮 王旭霞
摘 要:本研究以湖南某民辦高職院校為例,從生活狀況、工作狀況、職業發展、總體滿意度四個方面對民辦高職青年教師的生存狀況進行了調查研究,發現目前民辦高職青年教師的整體生存狀態不容樂觀,其成長與發展需要政府、高校、青年教師自身共同的努力。
關鍵詞:民辦高職;青年教師;生存狀態
一、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選取湖南省某民辦高職院校35周歲及以下的青年教師作為研究對象,通過查閱人事處的教師檔案,了解該校青年教師的年齡、婚姻、學歷、職稱等基本信息分布情況;通過問卷調查、日常觀察和訪談了解青年教師的生存狀況。
二、結果與分析
(一)基本情況
本研究隨機抽取該校青年教師24人進行調查與訪談。性別方面,男性10人,女性14人,分別占比41.7%、58.3%;年齡方面,26—30歲7人,31—35歲17人,分別占比29.2%、70.8%;婚姻方面,已婚14人,未婚9人,喪偶或離異1人,分別占比58.3%、37.5%、4.2%;學歷方面,本科7人,碩士17人,分別占比29.2%、70.8%;職稱方面,初級6人,中級12人,副高3人,無職稱3人,分別占比25%、50%、12.5%、12.5%。從事高職教育年限方面,1—2年的5人,3-5年的11人,6-10年的5人,10年以上的3人,分別占比的20.8%、45.8%、20.8%、12.5%。
(二)生活狀況
(1)收入情況
調查發現,目前該校提供給畢業不久、無職稱、無工作經驗的碩士研究生工資一般在4200元/月(含五險一金),講師工資一般在5200元/月(含五險一金),副教授工資一般在6200元/月(含五險一金),寒暑假不發放全額工資,全年實際發放全額工資相當于11個月。62.5%的受調查者反映,從學校獲得的年收入為5-6萬,20.8%的人為3-4萬,還有4.2%的受調查者年收入在3萬元以下。79.2%的受調查者表示沒有兼職或其他收入來源。
福利方面,該校雖然在名義上為教師繳納了五險一金,提供餐補、有教師宿舍、節假日津貼福利、免費體檢等,但與教師的期待之間尚有一定的距離,如五險一金執行的是企業最低標準,繳納數額與公辦高職院校之間存在較大差距,餐補已將近十年沒有調整(餐補標準:專任教師60元/月,行政人員120元/月,輔導員200元/月)。因此,58.3%的受調查者認為學校提供的福利待遇一般,33.3%的人表示有點不滿意。
(2)支出情況
37.5%的受調查者表示自己每個月支出大于收入;45.8%的人收支平衡,略有結余的只有16.7%。壓力排在前三的選項依次是經濟收入低、家庭生活支出(撫養孩子、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等)、房貸等銀行貸款,占比分別是70.8%、58.3%、54.2%。
(3)身體健康
受調查者認為自己身體比較健康、非常健康、一般、亞健康的比例分別為70.8%、4.2%、12.5%、12.5%。
(4)心理健康
41.7%的受調查者認為自己目前工作中的壓力比較大,45.8%的受調查者感覺壓力還可以,12.5%的人認為壓力比較小。同時,25%的受調查者表示自己每天上班的心情較為愉悅,70.8%的人表示沒什么特別的,只有4.2%的人表示不是很想上班。
(5)人際關系
青年教師在自己人際關系的評價上呈現出積極、正面的態度。與領導的關系、與同事的關系、與學生的關系三種人際關系的評價均集中在很好、比較好、一般。其中與同事的關系評價最高比例分別是4.2%、83.3%、12.5%;其次是與學生的比例分別是8.3%、62.5%、29.2%;排在最后的是與領導的關系的比例分別是4.2%、50%、45.8%。
(三)工作狀況
(1)職業態度
62.5%的受調查者認為教師是一種有使命感和責任感的職業,29.2%的人認為教師只是一種普通職業,4.2%認為教師是一種社會地位高的職業。另外,70.8%的青年教師表示這一職業是因為有寒暑假,接下來的選擇依次是工作穩定(54.2%),為國家和社會發展做貢獻(41.7%),對學術感興趣(29.2%),工作輕松(20.8%),名聲好(20.8%),其他(8.3%)。值得關注的是,所有的受調查者沒有人是因為收入高才選擇高職教師這一職業。
(2)職業滿意度
該校絕大部分青年教師表示很喜歡和比較喜歡目前的工作,共計占比70.8%,29.2%的青年教師對目前工作的喜歡程度為一般。如果有機會重新選擇,還會選擇民辦教師這個職業的比例只有54.2%,不會和說不清的比例分別為20.8、25%。
(3)學校滿意度
45.8%的青年教師表示,選擇該校的原因是感覺學校工作環境輕松,接下來的選擇依次是可以發揮自己的能力(29.2%)、其他(20.8%)、先找份工作做著,以后再做打算(4.2%)。在學校工作一段時間以后,部分青年教師對工作現狀產生了一點的迷茫和困惑,認為學校工資制度不合理(45.9%)、職稱職務晉升機會少(41.7%)、申請課題難(33.3%)、工作負擔重(29.2%)、績效考核與評優評優評先等制度不夠科學合理(25%)同時,部分受訪者認為學校對青年教師的關心程度不夠,關心不夠、不關心的比例為37.5%,一般41.7%。當詢問如果有機會重新選擇,還會待在現在的學校嗎,明確表示會留下的只有29.2%,不會和說不清的比例分別是25%、45.8%。
(4)教學工作
根據該校最新出臺的規定,講師及以下職稱的教師完成的基本教學工作量為12課時/周;副教授及以上職稱的教師完成的基本教學工作量為8課時/周。絕大部分青年教師表示,對于新課每上90分鐘的課備課所花的時間大約是2小時左右,其中1-2小時的占37.5%,2-4小時占37.5%,4小時以上為25%。對于已經上過一輪及以上的課,45.8%的青年教師每次上課前都會重新備課的。除此之外,75%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在教學工作外,還承擔了其他工作。
(5)科研情況
該校青年教師整體科研素質偏低,科研能力亟待提高。75%的青年教師表示做科研的目的是為了評職稱、提高專業水平、促進教學、為了增加收入、個人興趣的比例分別為54.2%,41.7%、25%、25%。論文方面,近三年內未發表過論文的比例為29.2%,未在核心期刊上公開發表論文的比例為83.3%。66.7%的青年教師近三年公開發表的論文數量是1-3篇。課題方面,54.2%的青年教師近三年沒有主持和承擔的課題,主持和承擔省教育廳及其他(?。d課題的比例為29.2%,省級以上課題的比例為0。
青年教師認為申請課題比較難、非常難的分別占比41.7%、12.5%。58.3%的青年教師表示,在科研中遇到的主要問題是自身經驗和專業積累不足,33.3%的青年教師表示沒有思路,33.3%的人認為教學及其他工作任務太重,沒有時間。
(四)職業發展
(1)個人發展規劃
45.8%的青年教師表示個人職業發展的最高目標是成為教學與科研并重的教師、教學型教師、行政或院系領導、研究型教師的比例分別為20.8%、16.7%、4.2%,另外有12.5%的青年教師表示沒想過,不清楚。未來五年的發展方面,排在前三的選項分別是職稱或職務晉升(66.7%)、加強科研能力(58.3%)、提高教學水平(54.2%)。同時訪談發現絕大部分青年教師最希望的是通過努力能提升自己的職稱,加強科研能力和提高教學水平均以此為出發點和歸宿。62.5%的青年教師認為學校提供的發展機會一般,20.9%青年教師對學校提供的發展機會不太滿意和非常不滿意。
(2)培訓與進修
青年教師認為自己最需要的培訓與進修依次是:科研能力提升(66.7%)、專業知識更新(54.2%)、學術前沿知識(54.2%)、教學技能提升(50%)、學歷提高(45.8%)、深入企事業單位學習調研(37.5%)、出國學習訪問(12.5%)、其他(12.5%)。16.7%的青年教師表示自己近三年沒有參加過相關的培訓與進修。調查中,只有8.3%的青年教師表示對學校提供的各類培訓與進修機會比較滿意,37.5%的青年教師表示一般,54.1%的青年教師表示不太滿意和“非常不滿意。
(3)業余時間
62.5%的青年教師認為自己的業余時間比較少,37.5%的青年教師表示自己的業余時間比較富余。調查發現,占據青年教師業余時間的主要活動有:閱讀(58.3%)、照顧和接送孩子(50%)、備課批改作業(45.8%)、體育鍛煉(33.3%)、玩手機或上網娛樂(29.2%)、做家務(25%)、逛街(25%)、旅行(20.8%)。閱讀方面,62.5%的青年教師表示,除了教材和報刊雜志以外,過去一年閱讀的書籍數量是1—4本,25%的青年教師是5—8本,12.5%的青年教師在12本以上。
(五)總體滿意度
民辦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總體滿意度有待進一步提高。調查顯示,青年教師對自己目前的工作和生活狀態的滿意程度分別為:非常滿意(4.2%)、比較滿意(25%)、一般(50%),不太滿意(20.8%)。
三、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目前民辦高職青年教師的整體生存狀態不容樂觀,他們雖然具有較高的職業責任感和職業認同感,身體和心理健康總體較好,但其享受的經濟待遇偏低,教學、科研、生活等方面的壓力偏大,職后教育機會較少,專業發展前景不夠明朗,對其職業發展的總體環境不太滿意,對學校的認同度和歸屬感也較低。
(1)政府應該通過政策引導、鼓勵民辦高職院校更加重視青年教師的發展問題,并在科研、培訓、進修等方面予以適當傾斜。
(2)民辦高職院校應盡可能地提高青年教師待遇,讓其在生活上無后顧之憂;也需要“充分發揮民辦高職管理制度靈活的優勢,結合高職院校專業特點,大力發展校企專業合作、校企橫向課題,使得教師在學術研究、職稱評定途徑之外,有更多發展機會,提供更大的發展舞臺[1]。
(3)青年教師需要以積極健康的心態面對工作和生活中的壓力,提高自己的抗壓性;同時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職業規劃,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科研素養,在有限的發展空間中實現自己的職業發展和專業成長。
參考文獻
[1] 黃平平,基于群體特性的民辦高職教師滿意度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6(03):23.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十三五”規劃課題“教育生態學視域下的民辦高職青年教師生存狀態研究——以湖南民辦高職為例”(XJK016BZY020)成果
作者簡介:彭禮(1986- ),湖南雙峰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農村教育、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