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蕾
[摘要]在新媒體時代,受到各種新媒體挑戰,黨報的讀者群體在逐漸減少,如何擴大自身的讀者群,是黨報當前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本文將對影響黨報讀者群的主要因素進行分析,根據其缺陷,提出擴大黨報讀者群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黨報;讀者群;發展策略
新媒體時代的迅速發展,讓紙媒的一些弊端逐漸顯現出來,尤其是對黨報來說,對其自身的生存和發展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這樣的沖擊下,黨報更應該認識自己的問題,結合新媒體的特性,揚長補短,充分地利用自己的優勢和不斷的改變來增加自身的競爭力,充分利用各種社會優勢來增加讀者的關注度和購買力。在巨大的挑戰當中,突破自我,迎來新生。
一、新媒體時代黨報擴大讀者群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比起新媒體,黨報的時效性較差
新媒體的一大特點就是時效性較強,不論是在哪個地區,發生了任何具有新聞價值的事件,都能夠通過新媒體在第一時間得到傳播,相比之下,黨報的時效性就稍顯不足。受到報紙本身的影響,報紙難以像網絡一樣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傳播最新的信息,也難以在新聞事件取得進一步進展之時對其進行信息更新。黨報的編寫,需要在事情發生之后,派遣專門的記者到現場對相關人員進行采訪,通過采訪內容編寫成采訪材料,再由編輯對材料進行審核之后才能進入到印刷環節,之后將印刷完成的報紙送到各個銷售點,這時才能夠被讀者所閱讀,這至少都需要一天的時間,人們看到的至少已經是一天之前的事情,相對于新媒體來說新鮮度就大打折扣。這種對比是讀者流失最重要的原因,而且是很難克服的一種因素。
(二)與讀者互動性不足
通過網絡,大家在看到新媒體發布的信息之時,能夠在第一時間對信息進行評論,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甚至能夠通過網絡,與信息的編輯者進行實時溝通。黨報則受限于出版周期、版面等因素,難以與受眾形成良好的互動。通常來說,報紙的信息都是單向流通的,人們在閱讀黨報之時只能夠被動地接受報紙上的信息,交流也通常是與周圍人進行,難以與編輯人員或相關工作人員進行交流。雖然也可以通過讀者會、或是利用讀者聊天群進行溝通,但是通常情況下,也無法達成即時的交流。在新媒體的不斷發展之下,黨報對人的吸引力不斷變弱,在新媒體時代,人們的閱讀習慣也逐漸向新媒體傾斜。
(三)黨報內容有限
一般來說,報紙的內容常常受到版面數量的限制。但是新媒體的內容卻可以十分的廣泛和豐富,它不僅涉及到國家大事,如人民代表大會、國家政策等,而且能夠涉及到人們身邊的小事,比如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衣食住行等,同時由于網絡并不存在存儲空間方面的限制,能夠借助于龐大的網絡空間,承載報紙遠不能及的信息量,且通過網絡便利的檢索功能,人們可以快速獲知自己想要的信息。
二、新媒體時代擴大讀者群的發展策略
(一)利用網絡,構建黨報網絡平臺
媒體融合是當前媒體發展的主流趨勢,黨報也應當順應這一時代潮流的發展,通過網絡,在網絡上建立起黨報平臺,以便和受眾之間進行實時交流,滿足受眾的需求,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在新媒體時代,隨著網絡信息技術以及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智能手機已經成為了人們日常收集信息的主要載體。因此,黨報為了進一步的發展,也可以開發專門的黨報手機APP,利用手機APP,向用戶推送自身相關的信息以及各種新聞信息。
以佳木斯日報為例,在2017年,佳木斯日報推出了“掌上佳木斯”的APP軟件,不僅可以在線閱讀全國各地的新聞,同時也打造了很多實時直播的本地精品節目。幾年來,節目受到了讀者的喜歡,不僅是直播讓大家更有參與感,互動感,而且自己身邊息息相關的事件發生,讓讀者愿意參與其中,甚至自發去轉發,起到了進一步宣傳的作用。很多直播節目的實時點擊量都突破萬次,佳木斯百姓春晚、紅色文藝輕騎兵慰問演出、三江杏花節系列報道等的點擊量更是突破了十萬大關,這對于地方黨報來說,是讓人欣喜的成績。
2018年開始,佳木斯日報先后策劃、參與了青少年科技節、“百姓春晚”、社區文化節等一系列大型活動。在活動中,通過線上直播、線下深度報道的形式,對活動進行了全媒體、多角度、全方位的報道,獲得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通過策劃參與這一系列的活動,不僅僅擔負起了關注民情民生的黨報責任,同時也讓更多的讀者認識到了黨報的更多可能性,打破了讀者對黨報既有的刻板印象,增加了讀者量的同時,也增強了讀者的黏性。
在觀看閱讀的同時,APP還能讓受眾通過網絡在其中發表自己對于黨報的意見,或是對新聞信息進行實時評論,使得黨報能夠在第一時間了解用戶的反饋信息,根據用戶的意見不斷改善自身的工作情況。同時,通過APP,黨報還可以倡導讀者參與到國家大事的評論之中。黨報應當結合自身的特點以新媒體的優勢,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結合在一起,擴展黨報的影響力,實現進一步的宣傳。
(二)積極開展獨家深入報道
在新媒體時代,雖然信息傳播速度快,但很多自媒體都并非是專業的新聞人才,且為了追求時效性,很多新聞僅僅只是對新聞內容進行了簡單的描述,缺乏深入的描寫。
獨家深入報道是黨報所擁有的優勢,黨報的相關從業人員都是具有較強專業素質的人員,他們能夠花費大量時間與精力對新聞事件進行深入報道,并為讀者提供全程的追蹤報道和深入的信息解讀,讓讀者了解到整個新聞事件的全貌,更加詳細也更具有可信度。自媒體的存在,使得新媒體信息的發布時間更快、傳播范圍更加廣闊,但網絡信息的真實性卻有待商榷,新聞內涵價值也不足,對于核心受眾來說,這部分新聞難以滿足他們的求知欲。相比之下,黨報的深度報道更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為受眾提供更有價值的新聞。
2019年,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佳木斯8報策劉了《新晉記者小胡的紅色之旅》,以一個剛剛參加新聞工作的年輕新聞工作者的視角關注抗聯,用全新的視角去尋找、挖掘、發揚抗聯精神,關注抗聯精神對人們的影響。新晉記者小胡行走在抗聯曾經的戰場中,用他記者新人和95后的身份去觸摸、去感受抗聯故事和抗聯精神,配合新媒體的直播、AR技術,反映出他內心深層次的感受和觸動。通過報道引發讀者特別是年輕一代對于抗聯精神的追尋和傳揚,體現了黨報在深入、透徹地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上的優勢。
(三)調整黨報發展方向
在新媒體泛濫的當下,黨報更應當堅持自身的特色,以深度內涵文章為自己的賣點。在傳統媒體之中,黨報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在信息獲取、政策支持等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同時黨報的影響力、公信力較強,其內容也能夠對其他媒體造成影響。隨著新媒體時代的來臨,黨報應當把握機會,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首先,黨報應當調整自身的內容,選擇刊載更多的與人民日常生活相關的內容,使得黨報真實反映人們的生活情況,抓住現代人的心理需求。這些年來,佳木斯8報一直關注民生需求,《讓群眾辦事不求人》《綠色的幸福》等報道聚焦營商環境、環境保護、生產發展等關系民計民生事業發展;《“家”的變遷見證百姓幸福生活》《為百姓開啟健康醫保之路》關注棚改、醫保等方面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事業,這些報道貼合百姓生活,吸引讀者視線。還開設了《新聞會客廳》《走基層凡人新事》《蹲點日記》等欄目關注百姓生活。在宣傳報道時,記者們堅持從細節切入,從發生在老百姓身邊的事情切入,讓讀者更有親近感,也增加了他們閱讀的興趣,從細節出發反映出百姓生活的變化,更能起到弘揚正能量的目的,也更被讀者所接受。
其次,黨報也應當改變自己的設計風格,傳統黨報在設計上顯得過于嚴肅,難以引起現代人的興趣,黨報也應當向新媒體學習,在不干擾文章深度的前提之下,改變黨報設計風格,引入更多的流行元素。佳木斯8報不僅在版面設計上有很大的突破,增加了圖片新聞的比重,在新媒體的支持下,還開發了AR讀報系統,讓報紙“動”起來,“活起來”,透過報紙,讀者們也獲得了更多、更大的信息量。
總之,新媒體時代對于黨報的發展來說,既是一次嚴峻的挑戰,也是一次難得的機遇。由于有著長久的積累,在新媒體時代之中,黨報也有著穩定的受眾需求,在未來,黨報應當順應時代潮流,改變自身的缺點,與新媒體進行合作,發揮自身優勢,提高市場競爭力,才能夠吸引到更多的受眾。
參考文獻:
[1]韓相篤.新媒體時代黨報輿論主導地位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
[2]諶利.新媒體時代黨報媒體的發展思路研究[J].視聽,2016(01);104-105.
[3]陳澤頻.新媒體時代黨報的營銷策略[J]新聞傳播,2016(2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