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視覺感知、視覺解讀、視覺判斷和視覺交流四個方面,對高校藝術設計專業聽障大學生的視覺素養現狀進行調查,并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提出有較強可行性的培養方案。與此同時,結合教學設計、教學過程和教學評價,對相關數據進行梳理、分析和總結,進一步闡述加強藝術設計專業聽障大學生視覺素養教育的必要性。
關鍵詞:藝術設計;聽障大學生;視覺素養;現狀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7年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資助項目“新媒介生態下藝術設計專業聽障大學生視覺素養培養路徑研究——基于色彩療法的理論視角”(2017SJB0654)的階段性成果。
隨著傳媒科技的迅猛發展,讀圖時代為視覺文化領域帶來無限生機的同時,也對人們的視覺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聽障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因為聽覺能力的缺失,他們只能通過視覺來認識世間萬物。他們喜歡新鮮的事物,并在交流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用手去“演繹”和“觸碰”。如今獲得知識的途徑更加多元化、網絡化、個性化,面對如此炫目的視覺資源,培養聽障大學生的視覺素養顯得尤為重要。
對聽障大學生進行視覺素養的培養,有利于他們充分利用各種視覺資源,拓寬獲取知識的渠道;有利于提高他們的讀寫能力,彌補文字表達的不足;有利于他們批判性地思考、運用視覺符號和媒介材料進行交流。故筆者在參考已有研究的基礎上設計調查問卷,從視覺感知、視覺解讀、視覺判斷和視覺交流四個方面對高校藝術設計專業聽障大學生的視覺素養現狀進行調查,并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提出有可行性的培養方案。與此同時,結合教學設計、教學過程和教學評價,對相關數據進行梳理、分析和總結,進一步闡述加強藝術設計專業聽障大學生視覺素養教育的必要性。
一、藝術設計專業聽障大學生視覺素養的現狀
(一)樣本設計
本次調查采用自行編制的“聽障大學生視覺素養狀況調查表”,針對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藝術設計專業的聽障大學生展開問卷調查。調查表由25道題組成,主要包含視覺觀察、視覺記憶、視覺批判和視覺應用四個方面的能力檢測。采用網絡問卷方式發出185份,回收有效問卷173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3.5%。本次調查對象中女生為73人,男生為112人。調查對象均為在校學生,年級覆蓋大一、大二和大三,主要是服裝設計和視覺傳達設計兩個專業。問卷結果采用SPSS13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
(二)數據統計與分析
1.訪談結果分析
通過多次訪談了解到,許多藝術設計專業的聽障大學生都沒有聽說過“視覺素養”這個名詞,僅有4人表示理解視覺素養的內涵,但也不能清晰、準確地表達;在課程開設方面,藝術設計專業沒有專門的視覺素養培養課程,大都是將視覺素養課程與專業課程整合,教學內容主要集中在Flash動畫制作和Photoshop圖像編輯方面。據了解,很多聽障大學生表示對目前所開的課程興趣不大。
2.問卷統計分析
(1)藝術設計專業聽障大學生視覺素養現狀的共性分析
首先,視覺信息的興趣喜好差異明顯。調查顯示,對于書籍的閱讀喜好,51.7%的學生喜歡配有彩色插圖的書,10.1%的學生選擇無彩色插圖的書,有38.2%的學生表示無所謂。針對網絡新聞的觀看喜好,8.8%的學生選擇圖片新聞,4.1%的學生選擇無圖片插入的文字新聞,而選擇圖文并茂和視頻動畫新聞的比例分別為39.2%和47.9%。由此可見,藝術設計專業聽障大學生對視覺信息的興趣偏好表現強烈,他們更喜歡配有彩色插圖的書、圖文、動畫和視頻。
其次,視覺信息的觀察能力有待加強。調查問卷中有一道題目“當你走路前往目的地,遇見岔路分不清方向時,一般采用哪種方式?”59.5%的學生選擇根據手機導航走,21.3%的學生選擇看路牌或者標識選擇行進路線,19.2%的學生選擇向路人求助。選擇求助的學生較少,有可能是聽障大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原因造成的溝通障礙,其他數據則表明聽障大學生在社會環境中視覺觀察能力仍有待加強。
再次,視覺信息的批判能力亟待提高。數據分析顯示,在對于網絡新聞真實性的判定中,73.5%的學生會根據具體事件來定,僅有3.7%的學生選擇完全相信。聽障大學生在面對龐雜、混亂的視覺信息時還能保持如此清醒的態度,實屬難得。當甄別網絡圖片的真實性時,其中45%的學生選擇根據自己的常識來判斷,8.2%的學生選擇根據專業軟件測試來查詢圖片源頭,還有46.8%的學生表示無關緊要,不想做相關驗證。從這一點來看,藝術設計專業聽障大學生對視覺信息的評價能力還比較薄弱,在與自己利益無關的時候,大都不愿去理會這些錯誤或虛假的視覺信息。
最后,視覺信息的應用能力表現突出。問卷中談及“你想選擇使用哪些軟件來制作課件?”數據顯示,學生在給出的四個選項中選擇使用Flash、Powerpiont、Authorware和Premiere軟件制作課件的比例分別為14.7%、62.5%、15.2%和7.6%。由此可見,藝術設計專業聽障大學生具備一定的計算機軟件操作技能,他們可以使用繪圖軟件來表達自己的視覺感受。
(2)藝術設計專業聽障大學生視覺素養現狀的差異性分析
首先,在對數據進行比對的過程中發現,視覺傳達設計和服裝設計專業的聽障大學在視覺感知和視覺判斷能力兩個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但差異不大,反而在其他方面的差異顯著。數據分析顯示,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聽障大學生的視覺解讀和應用能力明顯優于服裝設計專業的學生。這可能是因為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學生在校期間與視覺素養的培養有更多的交叉,他們更注重對畫面的構圖、形狀、色調、比例等知識的學習、理解和運用。
其次,視覺素養專業課程開設情況不同。視覺傳達設計和服裝設計專業對視覺素養相關課程開設的情況存在明顯差異。與服裝設計專業相比,視覺傳達設計專業開設的課程較多,且更有層次性。
最后,對兩個專業學生的視覺素養的培養意向也存在明顯差異。在問卷調查中,針對視覺素養的培養意向,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聽障大學生選擇通過自主學習獲得提升的較多,而服裝設計專業聽障大學生則希望由學校開設相關課程。無論選擇哪一種培養方式,都顯示出藝術設計專業聽障大學生對自身視覺素養的重視程度。
二、藝術設計專業聽障大學生視覺素養缺失的成因
通過對藝術設計專業聽障大學生視覺素養的問卷調查,得出了藝術設計專業聽障大學生視覺素養的基本現狀,也折射出目前我國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的一些現實問題。
(一)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模式單一。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往往只注重知識的灌輸和技能的操作示范,而忽略對聽障大學生視覺感知能力的培養。教師講的太多,而學生理解的太少,這樣不僅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容易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當學生面對經典的設計作品,卻缺乏正確的解讀能力時,設計出的作品往往也差強人意。
(二)傳統的教學評價只重視結果,不重視過程,評價標準絕對化。教師在教學中缺乏對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培養和訓練,學生為了完成作業被動地做設計。一味地追求設計作品的結果,缺乏對設計的靈感、構思及過程的重視。
(三)專業課程的教學效果只注重對學生設計作品的展示,忽略現實生活情境下的問題設計,只會引導學生按照設計規律去一味“模仿”,使學生做出來的作品大同小異,很難具有創造力和感染力。這種教學方式忽略作品設計的創新性和實用性,不利于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
三、提升藝術設計專業聽障大學生視覺素養的策略
(一)創設良好的文化氛圍,構建多種培養途徑的整體環境。一方面,國家政府機關、殘聯系統和各級教育部門應該聯合制定相應的宏觀機制,著力培養專業的師資,整合視覺教育資源,為聽障大學生創設良好的文化氛圍和育人環境,保障視覺素養培養工作的開展。另一方面,家庭對于聽障大學生視覺素養的培養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營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圍,給孩子一個溫暖有愛的成長環境,是每個家長應盡的責任。
(二)開設視覺素養教育課程,建立系統的視覺素養培養體系。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師應該立足本專業,敢于打破原有的教學秩序,開創教學新局面。目前藝術設計專業課程的訓練仍以實操為主,在培養聽障大學生視覺素養的過程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高校應建立健全獎勵機制,鼓勵教師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利用網絡新媒體為聽障大學生開設視覺素養線上線下課程,以多樣化的教學活動為載體,構建教育教學新形態。學校還應該積極地將視覺素養教育融入課程教學研究,逐步建立和完善視覺素養培養體系。
(三)加強視覺素養師資培養,開發數字化視覺素養教育資源。教師作為培養學生視覺素養的中流砥柱,對視覺素養理解的程度,所具備的視覺素養教育能力會直接影響對聽障大學生視覺素養教育的成效。因此,選拔一批優秀的專業教師來編寫視覺素養教育的專業教材是當務之急。同時,可以借助現代媒體信息技術,融合各類有價值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素材資源,設計和開發出既有利于教又有益于學的數字化視覺教育資源,以期未來能在聽障大學生的視覺素養教育培養方面形成有教師、有教材、有資源的良性發展局面。
四、結語
在新媒體時代,視覺素養的教育培養能夠提高聽障大學生的視覺感知、視覺解讀和視覺表達能力,激發并強化其他專業技能,使聽障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升。但是對藝術設計專業聽障大學生來說,視覺素養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長期的培養訓練和文化熏陶,更需要對理論進行深入研究和實踐的論證探索。隨著教學改革的日益深化,高校傳統的藝術設計專業教學還存在諸多弊端,不利于聽障大學生視覺素養的培養,更不利于他們創新思維的形成和發展。因此,改革傳統的以學科為體系的專業課程結構和教學方法,構建培養視覺素養的新型混合式教學模式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劉志麗,姚登峰,蔣雪峰.聽障大學生視覺素養現狀調查與分析[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3(9):59-61.
[2]彭文秀,賴素軍.高校師范生視覺素養的調查與培養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33):56-57.
[3]李麗.藝術設計專業學生視覺素養培養策略[J].現代裝飾(理論),2016(1):279-280.
[4]吳怡昕.藝術設計專業大學生視覺素養培養[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2):296.
作者簡介:李敏,碩士,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