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摘要】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MOOC)是全球教育發展的重要趨勢,為人類知識的傳播方式將產生深刻的影響。目前,MOOC主要分為兩種模式:cMOOC和 xMOOC.不管是基于聯通主義的cMOOC還是基于行為主義的xMOOC,都將對目前的開放教育,高校改革帶來新的沖擊。
【關鍵詞】MOOC ? 教學形式 ? 師生關系 ? 國內現狀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8-021-01
《紐約時報》將2012年稱為全球“慕課元年”。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指的是通過共同的話題或者學習內容將學習者們聚集起來,并通過討論共同的話題或者學習內容將學習者連接起來的一種學習方式。同時,MOOC也能夠提供完整的課程結構,及時發布課程信息,及時反饋學習過程的一種學習方式。這種大型網絡在線課程將對目前高校的教學模式,師生關系,及評價機制產生深遠影響,促使高校加快改革的步伐。
一、理論基礎
基于聯通主義學習理論,MOOC 課程提倡把大家的想法連接起來通過互動以獲得更多的知識 。聯通主義是George Siemens 在2005 年提出的一種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學習理論。該理論認為個體的知識是以網絡化的形式而聯結的。學習發生在模糊不清的環境中,是連接專門節點和信息源的過程。通過該過程,學習者能夠擴充自身現有的知識體系,從而學到更多內容。這種聯通主義的學習取向聚焦于互聯網技術支撐下實現學習者個體和群體智慧的聯結 。基于聯通主義,MOOC的學習將在學習的時間,空間,深度及廣度上打破傳統學習的限制,同時,學習的目的,主體也將發生改變。同時,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也為MOOC的開展提供了技術保障,使得其能夠將世界范圍內優質的教育資源整合起來,為學習者建立多維、立體、協同的學習體系 。隨著MOOC的發展,2012年出現的以xMOOC,以Coursera、Udacity、edX 等課程為代表,推動了全球開放教育運動的新發展。
二、“混合的教學形式”
與以往的網絡公開課相比,MOOC所展示的視頻即教學錄像通常為片斷。為了有效保持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對學習內容的理解,MOOC的學習內容由多個視頻片及穿插其中的小問題段構成。在學習者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僅需要觀看視頻,完成視頻內容,而且需要回答每個視頻所對應的問題。只有答對問題,才能繼續聽課。也就是說,MOOC的課程是由教師事先將學習的課程內容與其對應的練習題目進行精準配置。在學生完成視頻材料學習的基礎上,再進行強化練習,進而繼續觀看視頻,完成練習,進行后續學習。同時,MOOC鼓勵學習者之間互教互學,通過互助的方式解決學習中的疑難問題。
除此之外,為了能夠準確地理解學習內容,學習者可在課程論壇中將視頻學習或者課后練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留言,教師可根據學習者留言的問題進行投票,從而在課堂解答得票較高的,學習者普遍疑惑地問題。通過深入的討論,從而解決問題。也就是說,課堂教學不再是學習者汲取知識的主要的,首要的陣地,而是教師基于學習內容和學習者們就相關的重難點進行深入討論的場所,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MOOC這種規模大,開放程度高,側重學習的互動和體驗的學習模式,其核心在于學生的“學”,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學”為主的教學模式,為目前的教學設計提供一種新思路。這種“混合教學形式”,即視頻課程,面授課程,討論課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翻轉傳統課堂”,真正實現由“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
三、互動的師生關系
MOOC,大規模在線課程的興起,“混合的教學形式”要求變革傳統的師生關系。教師不再是知識唯一的主宰者,也不再是知識機械的傳播者,而是為學習者提供探究知識的資源,成為學習者的引導者,幫助者,在互動中學習者不斷領會學習的方法,增強查找信息的能力,提高批判分析的能力,以此擴展其知識的界限。在師生之間形成生態的互動關系。
一方面,要求高校不斷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引進大師、良師,并不斷提高教師對于課程體系的認識,理解,并根據課程體系調整課程知識結構和內容,能夠給學生提供多樣的學習方式,促進高校學術權威的提升。另一方面,伴隨著大規模在線課程的發展,要求教師也要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學習,包括在線教育技術、方式,及其對于學習者學習需求的關注。同時,在討論課程中,教師要扮演好引導者,幫助者,參與者的角色,深入課堂,幫助學習者進一步加深學習者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學習者必須在討論課程前自助安排“聽課”,完成課程作業,做好討論課程的準備,以至于在討論課程中能夠與其他學習者以其交流學習的心得體會,并對其中的問題進行深入研討。
四、結語
MOOC的誕生與發展為全球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提供了良好的契機,為全球教育變革發揮了重要作用,加快了高校改革的步伐。有關MOOC的研究課題,如在大數據背景下的學習分析,通過測量、收集、分析學習者及其學習環境數據,運用適當的分析方法和數據模型,對數據進行解釋和挖掘,通過分析結果探究與預測學習效果與績效;MOOC在線學習評價機制;學習證書的認證等問題,是我們需要進一步研究解決的。
【參考文獻】
[1] 李青,王濤. MOOC: 一種基于連通主義的巨型開放課程模式[J]. 中國遠程教育,2012( 3) : 30 - 36.
[2] 王佑鎂,祝智庭. 從聯結主義到聯通主義:學習理論的新取向[J].中國電化教育,2006,(3).
[3] 焦建利. 從開放教育資源到“慕課”——我們能從中學到什么[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5).
[4] 王穎 張金磊 張寶輝. 大規模網絡開放課程(MOOC)典型項目特征分析及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4).
[5] 樊文強.基于關聯主義的大規模網絡開放課程(MOOC)及其學習支持[J],遠程教育雜志,2012,(3).
[6] 吳文峻,呂衛鋒. 大數據時代的大規模開放在線教育[J].計算機教育,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