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淑娟
【摘?要】在現代教育發展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也要不斷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以便更好地發展中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文化修養,幫助學生在紛繁復雜的社會中更好地保持自己的定力,展示自身的活力。本文旨在研究德育對現代學生發展的重要性以及策略,幫助初中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道德教育,更好地凸顯德育的價值。
【關鍵詞】德育;初中生;重要性;策略研究
初中階段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及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此階段學生的思想相對于成人來說比較單純,但他們對未來充滿憧憬和期待,能快速接受新鮮事物,并在新鮮事物的影響下更好地拓展自身的知識面。但是,由于初中生缺乏人生經驗和社會閱歷,在接觸大量新鮮事物與社會信息的過程中缺乏甄別能力,容易因出現錯誤的認知和思想意識,而誤入歧途,劍走偏鋒。因此,初中教師需要重視德育工作,引導初中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
一、初中德育工作的現狀
目前,初中德育工作的價值水平和教育能力在不斷地凸顯,但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素質教育要求學生不僅要有優異的科學文化知識,還要有較高的道德水平。教師要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素養,凸顯德育工作的價值水平。但是,現階段的德育環節還有一定的缺失。
(一)教師不重視德育工作
教師的重視程度在德育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是非常關鍵的。教師只有更加重視學生的德育內容,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道德水平。但目前,一些教師忽視了德育的重要性,僅僅重視知識教學和學科教學,這是當前應試教育的弊端,也是造成德育工作缺位的重要原因。
(二)德育和學科教學內容結合較少
德育工作大多由班主任開展,在學科教學中很少有教師進行配合和發展。很多學科教師僅僅將自己的學科知識內容作為教育的重點,沒有將德育內容融入學科的教育環節中,因此,喪失了對學生進行德育的最好的機會,對學生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不利于德育工作的開展。
(三)德育方式單一,無法提起學生的興趣
目前,很多教師采用說教的形式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無法提起學生的興趣。教師不僅要采用說教的形式,更需要采用多種形式和活動,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將德育內容更好地融入教育環節中,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
二、德育對初中生發展的重要性分析
德育是更好地貫徹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體現,能讓初中生脫離標準化、模式化教育方式,學習個性化、多樣化的內容,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展示自身的能力和道德水平,凸顯學生的真正實力和水平。因此,在德育工作中,初中教師一定要讓學生與社會、與父母、與學校、與教師、與同學之間形成注重溝通、相互理解的良好循環,這樣才能建立一個良好的德育的環境,更好地開展德育工作,促進德育形式的發展和內容的創新[1]。但是,由于初中生心理、生理發育還不健全,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這就需要教師注重對學生的德育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各方面存在的問題。德育工作開展得好,有利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自我展示,并且能將自身的理想信念和自身的教育觀念更好地展示在學習環節中,凸顯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價值理念,展示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在思想道德修養上的進一步提升,還能完善中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學生在正確的三觀的引導下,更好地凸顯學生的學習能力,展示學習的水平,促進學習實力的展現,從而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和現代教育的要求,凸顯教育的現代性和集中性。
三、對初中生開展德育的策略分析
將初中德育工作更好地融入教學中,能更好地凸顯教育的實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養和完整的人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加強德育工作,豐富德育內容
在現階段的德育活動中,教師要展示豐富的德育內容,更好地凸顯德育的作用,提升德育的水平。因此,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校園活動,將德育內容融合進去,幫助學生更好地接受德育內容,促進德育水平的發展[2]。
例如,在國慶節來臨之際,學校可以舉辦關于“慶國慶,唱響紅歌”的合唱比賽,通過這種合唱比賽的形式,更好地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意識,更好的展示集體榮譽感和使命感,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幫助學生在愛國主義的情感中形成學習的欲望,促進比賽的成功舉辦,更好地凸顯教育價值,營造教育氛圍,用豐富的形式展示學生的各種道德素養。
例如,在重陽節來臨時,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到附近的養老院開展“關心老人,愛護老人”的活動,幫助敬老院的老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陪他們聊聊天,打掃打掃衛生,通過學生的實際行動,更好地展示學生的學習趣味性和價值氛圍,更好地展示德育的真正內涵。學生通過參與“關心老人,愛護老人”活動,能體會尊老愛幼的中華傳統美德,更快地融入德育氛圍中,潛移默化地接受德育內容。
(二)加強德育與生活的聯系,更好地促進初中生的消化吸收
德育內容是非常的寬泛的,是需要教師格外關注并費心費力進行研究的一項內容。將德育與生活相連接,可以更好地促進德育工作的開展,幫助學生在生活中理解德育的重要意義,并且在生活中更好地踐行德育理念,從而更好地凸顯德育的價值。
例如,教師要讓學生逐漸認識到,在公交車上給老弱病殘讓座是一種良好的道德品質;在過馬路的時候遵守交通規則是一種良好的道德品質;在自己生活的環境中自覺保持干凈整潔是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在路上遇到垃圾能自覺地撿起來投放在垃圾箱中是一種良好的道德習慣;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是一種孝敬的品質;在班級中遵守班級的規章制度,不遲到不早退,認真聽講是學生的義務;不破壞國家的公共財物,能自覺地保護花草樹木是一種良好的道德品質……初中教師一定要明確,德育的實踐內容要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師一定要明確德育的重要性,要重視對學生高尚情操的培養,讓學生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表現,在能力范圍內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養,讓學生意識到提高自己整體素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為社會的健康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3]。
四、結語
在初中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對學生的道德教育,幫助學生在德育內容中更快地找到人生的動力,助力初中生的發展,展示初中生的無限活力。教師要在教學環節中更好地融入德育內容,幫助學生發展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個人品質。
參考文獻:
[1]萬妍君.簡析高中德育教育不是“說教”教育[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3).
[2]王小紅.中學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6(11).
[3]高蓓.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中學德育工作的有效性[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