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進存
摘 要:開展“問題教學”能夠促進學生發展,而且還能夠幫助教師在學術研究、課堂教學上獲得成長。但是在實際的課堂案例中發現,如何凝練出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核心問題成為一個比較棘手的事情,因為這需要教師對課堂教學內容掌握得非常全面,對教材非常了解,而且還需要教師能夠敏銳地捕捉到學生信息。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核心問題”的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
關鍵詞:核心問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核心問題相當于課堂的“心臟”,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用核心問題引領數學課堂,能夠讓小學生快速、準確地抓住課堂上的關鍵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不斷研究、不斷分析能夠在教學能力上有所提升。但是目前在這一領域還存在很多問題,本文主要是從數學課堂的核心問題入手展開討論,論述其在數學課堂上的實施策略。
一、小學數學課堂中核心問題存在的不足
1.教師注重提問,忽略學生思考
雖然我們都知道學生回答問題能夠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和應變能力,但是如果提問的次數過多,那么就會讓學生沒有空余的時間進行思考,這對于學生而言其實并不好,也是一種錯誤的教學方式。而在這些問題中如果存在太多簡單的問題,學生不用思考便能輕而易舉地得到答案,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產生思維上的懈怠。
2.問題沒有一定的規律
有的時候,教師在進行提問時經常比較隨意,并沒有注重前后問題之間的聯系。比如,在學習“認識鐘表”時,教師設計的問題分別是:“時針轉一圈分針轉多少呢?你們在生活中觀察過鐘表嗎?鐘表一共有幾個指針呢?”,這樣的提問順序就會讓學生不知道教師的意圖,在回答的過程中,也不能對知識點進行梳理。所以教師提問時,可以這樣問:“你們知道鐘表有什么作用嗎?”“看我手上的鐘表,你們能發現什么呢?”“你們知道鐘表上的長針、短針分別叫什么嗎?”這樣就能夠讓學生循序漸進地進行學習,從而更好地認識鐘表,了解時針、分針的特點。
3.問題只停留在內容表面
教師在進行課堂知識的講解時,往往只注重教學的結果,寄希望于通過問題的方式讓學生掌握知識點。但是教師對于相關知識卻并不重視,而這些知識很可能是學習課本知識的基礎,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提問時,應該將問題設計得更加深入。
比如,在學習“20以內的加法”時,教師可以左手拿12根粉筆,右手拿4根粉筆,然后向學生提問:“現在一共有幾根粉筆,怎樣列式來表示?”學生的列式方式可能會有12+4或者4+12的形式,那么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這兩種式子最后的計算結果是否相同,讓學生自己用卡片擺一擺。學生在擺卡片時可能會先擺10張,再擺2張,最后擺4張;也有同學會先擺4張,再擺2張,然后擺10張。讓學生自己通過擺放卡片可以計算出最后結果,并了解“12+4”和“4+12”其實是一樣的。這比教師提問:“你們能算出我手中粉筆的總數量嗎?”要有意義得多。
二、核心問題在數學課堂上的實施策略
1.從生活入手引入核心問題
小學數學中存在很多和生活相關的知識,所以教師在講解核心內容、確定核心問題時,可以從生活的角度出發,讓學生能夠對數學知識更加熟悉。比如,在學習“千克、克、噸”時,主要是讓學生感受“1千克、1克”的觀念,并且知道三個質量單位之間是如何進行換算的。因此,教師可以將這些知識定義為本節課的核心內容,讓學生在課前對生活中常見物品的重量進行調查,然后在課上進行提問:“生活中重量為1克的東西都有哪些?”“你們在感受重量為1克和1千克的東西時,發現有什么不同了嗎?”
2.利用輔助問題學習核心問題
教師在進行核心問題的提問時,肯定需要其他一些問題作為鋪墊,這些問題主要是為了引入核心問題,讓學生在回答的過程中逐漸熟悉課堂的核心知識。
比如,在學習“年、月、日的認識”時,教師主要是為了讓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能夠判斷大月、小月以及熟記各月份的天數。那么教師在講解時,因為學生對于這些知識并沒有接觸過,所以不能直接提問“大月有多少天?”“小月有多少天?”。而是應該循序漸進,利用一些其他問題作為輔助來引出上述的核心問題。教師可以提問:“你們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是幾月幾日嗎?”“年、月、日之間有什么關系呢?”,通過對這些問題進行講解可以引入年、月、日的教學,然后在課前讓學生人手一份日歷,制作一份表格,表格中記錄過去兩年內每個月份的天數。最后發現1、3、5、7、8、10、12月都是31天,4、6、9、11月都是30天,那么教師可以問“是不是每年的這幾個月份都分別是31天和30天呢?”隨后再告訴學生有31天的月份叫大月,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這樣學生就能夠在這些輔助問題的回答中漸漸掌握核心內容。
將“核心問題”引入小學數學課堂是現在很多教師都比較喜歡的一種教學方式,因為提問式教學能夠讓學生的思維和智力不斷地得到開發。但是很多教師在提問時不能夠把握住問題的難度和數量,甚至有的問題和課本知識并沒有很大的聯系。因此,教師在設計核心問題時,可以通過一些輔助問題進行鋪墊,按照學生的認知水平來設計問題的邏輯順序,進而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
參考文獻:
[1]于運芝.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幾點做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9(11):106-107.
[2]呂偉琴.基于數感培養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的實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9(11):110-111.
[3]唐永鵬.小學數學教學中審美能力的提升策略[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9(4):73-78.
[4]廖小花.基于核心素養發展的小學數學深度學習[J].課程教育研究,2019(11):147-148.
[5]徐進明.新課改下小學數學創新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9):138-139.
注:本文是2018年度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GS[2018]GHB0607:核心問題引領下的問題探究式小學數學課堂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