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欣 劉芬芳

摘要:目前,中國經濟結構逐步完成了由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的轉變,商業服務業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第一大產業并且對就業和出口貢獻巨大,在此背景之下,伴隨著商業服務業的快速崛起和發展,商業服務業的人力資源市場需求也在與日俱增,市場主體對于人力資本的投資也呈現了顯著上升的趨勢,人力資本也成為企業競相占有的戰略性資源。筆者將針對商業服務業的業態,就商業服務業人力資本投資中的風險問題進行探討,并得出相應的防范建議。
關鍵詞:商業服務業;人力資本;投資風險
一、問題的提出
2018年,我國商業服務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9.7%,成為國民經濟第一大產業和吸納就業的第一主體,在這一背景下,市場主體紛紛增加了對商業服務業的相關投資,其中人力資本的投資占比巨大,根據《中國統計年鑒》中我國三次產業就業人員構成變化數據顯示,自2000年以來,商業服務業就業人員構成呈現持續增長趨勢,2011年商業服務業就業人員占據了37.5%的份額,實現反超。至2017年,我國商業服務業就業人員構成達到了44.9%,趨勢數據說明我國服務業就業人員數在穩步增長,人力資本存量逐年增加。從實踐發展上看,人力資本成為國家商業服務業轉型的內在動力,商業服務業是技術、人才、資本、信息等高端資源要素集中的區域創新體系。其中,人才作為第一競爭性戰略資源,成為高技術產業發展的關鍵要素?!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一年提出,到年,中國將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從人力資源大國進入人力資源強國行列。人力資本是知識經濟時代經濟增長的真正源泉,也是最有價值、最富有潛力、最富增值效益的核心資本。人力資本的存量和結構對于我國商業服務業發展是非常關鍵的。隨著我國商業服務業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我國商業服務業對人力資本的重視程度也在逐漸加強,各級各類市場主體和監管部門也在為社會各界不斷提供人力支持。然而,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我國商業服務業由量向質進行轉變,產業結構也在隨之發生變化,各方投資主體也逐漸意識到商業服務業人力資本投資具有一定的風險,這種風險會產生潛在的問題,從而影響商業服務業整體的發展效果,人力資本投資成本上升較快,和商業服務業整體的價值緩慢產生相比較而言,由于人力資本的前期投資是短期的,并且成本增長率較產出增長率更高,這一現象將長期存在并長期制約我國商業服務業的價值創造效果。此外,商業服務業數字化和信息化趨勢也是不可避免的現實,從長遠來看,大數據融合將對服務業發展造成巨大影響,不僅會倒逼服務業企業加快數字化建設,也會為整個服務業的數字化進程按下“快進鍵”。一方面,數字化的過程就是發揮數字技術對業態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的過程,最終將促進服務業提質增效、健康發展,而另一方面,數字化意味著對于人力資源的質量要求更高,我國商業服務業的人力資本投資將會受到更嚴格的檢驗,如果商業服務業的人力資本不能在投資前線內產生相對應或者預期的價值,那么這也會使得我國商業服務業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瓶頸。
二、商業服務業人力資本需求的新趨勢
近年來,面對更加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我國服務業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態勢,對于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做出了突出貢獻,為提升經濟活力和韌勁、促進國民經濟延續總體平穩和穩中向好態勢提供了強力支撐。按照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全國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科技服務業、高技術服務業的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8.1%、17.5%和15.4%,增速分別較上年同期快2.4個、5.0個、4.5個百分點,分別較全國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速快4.8個、4.2個和2.1個百分點。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以及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均屬新興服務業“密集區”。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3.3%,增速快于上年同期0.2個百分點。前4 個月全國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利潤同比增長8.4%,10個服務業行業門類全部盈利,且全國東、中、西部地區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均同比增長14%上下,東北地區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也同比增長8.3%。商業服務業所創造的經濟效益是顯而易見的,經濟效益顯著提升的背后是大量的人力資本累計存量和前期技術性投入的不爭事實,而人力資本的集聚又為市場主體創新其商業模式帶來了一定的資源基礎。此外,內需的增加也為商業服務業投資提供了現實依據,2018年全國餐飲收入同比增長9.9%,人均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消費支出、其他用品和服務消費分別同比增長6.2%、7.2%、19.7%和7.1%;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30.1%。根據農業農村部數據,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5%。全國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8%,增速分別快于全國和第二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0.8個、3.0個百分點。市場的利好趨勢為我國商業服務業的發展帶來了潛在的發展土壤,促使新一輪商業服務業人力資本的競爭。而在政策上,服務業一直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活躍帶”,也是深化對外開放的“熱點區”,推進服務業改革開放不斷取得新的突破。種種跡象表明我國商業服務業人力資本的投資量將會進一步增大,市場主體對于人力資本的需要程度和依賴程度也會保持較高的水平。不得不提及的問題是,在服務業持續平穩較快發展的同時,妨礙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問題和隱患也在增加。根據商務部數據顯示,我國服務出口和進口分別同比增長13.0%和11.4%,服務貿易逆差5601.3億元,較上年同期擴大9.8%;其中旅行、運輸、知識產權使用費位居服務貿易逆差的前3 項,分別占服務貿易逆差總額的94.3%、23.1%和11.7%??梢姡兇獾娜肆Y本投資不能解決長遠的發展問題,單純依靠人力資本的數量而忽視人力資本的質量也將是我國商業服務業不得不改進的重要方面。
三、商業服務業人力資本投資相關理論
商務服務主要指的是企業管理組織、市場管理組織以及市場中介組織開展的具有盈利性目的的經菅活動,它參與商業活動,并提供各種交易服務。商業服務業具有如下顯著的特征:第一,高成長性。商業服務業的成長性一方面表現在其市場規模的擴張上,另一方面則表現在其價值創造的效益上。由于我國市場需求的進一步擴大,商業服務業的經濟增加值和市場占有率均保持了較高的增速,相對于傳統的工業、制造業和農業平穩的態勢來看,商業服務業的增長明顯較快,對于投資者的吸引力也更加顯著。第二,知識性。商業服務業的發展是基于智力、知識、技術和信息等相關資源的,其附加價值高也是源于這些無形資源所能提供的潛在價值較高從而能夠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第三,人員性。商業服務業對于人力資本的需要程度更大,不同于制造業和農業的無人員化和去人員發展趨勢,商業服務業對于人力資源更加依賴,這也促使了市場主體更加傾向于在行業整體快速發展時期增加人力資本的投資。
人力資本作為企業最為核心的資源,在企業發展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國內外在分析企業人力資本投資風險評估問題時,通常從企業人力資本、投資以及風險三個方面入手研究人力資本投資風險的基本理論。人力資本的往往具有如下特征:第一,高度依附性。人力資本表面看是無形的資源,但實際上也并非完全是非物質的,人力資本不能單獨討論,而應該從主體本身或者結合主體來看待,其價值的體現是基于人作為一種主體同時又是企業或者其他組織的資源,通過一定的使用來實現價值創造的。第二,相關性。這種相關性是一種獨立于非獨立的存在,一方面每個個體總會存在不同的特質,其數量表示一定是整數,不同的個體會存在最優而且不同的管理方式,但是將一定數量的個體聚集往往又可能會發揮更大的非疊加狀態的作用。第三,價值性。人力資本的概念的提出是基于價值創造理論,或者說其投資的前提就是潛在價值,投資是為了獲得價值增值和保值,而這種價值一定是能夠度量的經濟價值,雖然通常認為人力資本的價值難以衡量,但是現代的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認為人力資本的價值可以通過如財務效果、經濟效果、收益效果等來進行量化的評價。
四、我國商業服務業人力資本投資的風險機理
在商業服務業的人力資本投資過程中,一個很明顯的特征便是存量增加,質量下降。就分行業來看,科學研究與技術服務、金融服務、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等知識、技術密集型行業的從業人員學歷普遍較髙,而運輸、房地產、租賃和商務服務、個人文娛等行業中,高水平的人力資本尚且不足。在商業服務業信息化程度要求加劇的時代背景之下,我國商業服務業的投資主體亟需新的商業模式,而這種商業模式要想實現更高效更經濟的商業效果,就必須加強對人力資本投資的質量,這一點在市場經濟效益上得以反映,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穩定器”作用進一步增強。但是在增長質量上,我國商業服務業發展質量下降卻是不爭的事實,商業服務業人力資本錯配投資是主要的風險因素。理論上,在人力資本投資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人崗不匹配的現象,這并非與個人能力有關,而是在工作實踐中,每個人都會發現自己擅長的東西,因此,需要調崗或輪崗到最能發揮自己才能的崗位中去,這些調崗和輪崗活動中所發生的費用均屬于人力資本配置投資。我國商業服務業投資主體在人力資本的投入和維護中往往缺乏針對性的計劃和相關的約束機制,激勵約束投資所發生的開支主要有績效工資、績效獎金福利、年終分紅等,而這部分投入往往與其實際的價值創造是脫節的。
五、人力資本投資風險防范建議
第一,調整投資結構。投資結構決定了人力資本的存量,我國商業服務業長期的發展趨勢短期不會改變,市場需求決定了產業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商業服務業投資主體將增加,投資總量也必然增加,這導致產業總體上對于人力資本的投資也將增加,如上文所述,若想要降低人力資本的投資風險,從機理上而言就必須在保持人力資本存量進一步加大的同時優化人力資本的投資質量,這就要求投資主體能夠合理改善投資結構。具體而言,商業服務業需要從戰略上系統設計獲取具有較高教育投資存量人力資本的計劃和實施路徑,包括人力資源規劃、人才招聘計劃、以及招聘工具等等同時,商業服務業可以直接參與或策劃一些教育投資項目,比如獨立設立或與跨國集團、政府教育部、大學等合作建立長期性的學術組織、教育機構、企業預孵中心,與著名大學聯合建立實驗室、與學校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校企合作等等。此外,調整投資結構需要充分考慮創新型人力資本,創新人力資本是技術進步的發動者,它具有社會稀缺的創新能力,創新人力資本既是人力資本又是創新技術的載體與傳媒,同時具有價值優越性、不可仿制性、難于替代性,所以商業服務業需要借助多種渠道增加對創新人力資本的投入,使區內人力資本的素質結構整體上移,從而快速提高創新型人力資本的存量。
第二,改善人力資本結構配置。商業服務業人力資本的投資主體是由政府、企業、社會及個人共同組成的有機體,每個投資主體都是一個獨立的投資系統。值得關注的是,民營資本投資的介入是商業服務業人力資本投資不可忽視的重要主體,這種投資模式也己成為許多國家的高技術人才培養的途徑選擇,而我國商業服務業亟需增加創新型人才的團隊建設,按照推進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大力推進服務業體制機制和政策創新,利用高素質創新型人才深化服務業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創新,引導服務業創新發展理念、優化發展環境,支持服務業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加快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和國際化步伐,引導服務業節本增效提質并降低發展風險。
第三,規范投資與收益市場機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力資本投資主體要求以經濟利益的形式對投資給予回報而且,人力資本投資不同于物質資本投資,其周期長,成本高、風險高、收益也高。為了調動各種人力資本投資主體的積極性,商業服務業要構建一整套規范的人力資本投資成本一收益市場運行模式,采用契約形式,以投資數額和服務年限的規定為基本內容,使人力資本投資與收益機制能夠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有效運作。政策上,要能夠充分保障商業服務業主體的創新和人力資本投資渠道,出臺促進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或政策措施,積極營造打破壟斷、鼓勵競爭、創新監管的服務業發展格局,破除價格管制對服務業創新發展的制約。
參考文獻:
[1]?? 項松林.人力資本、服務業結構與生產率增長[J].現代經濟探討,2020(08):90-94+100.
[2]?? 李俠,李夢云.中國服務業發展現狀原因分析及應對措施[J].時代金融,2020(20):187-188.
[3]?? 鄧仲良.中國服務業發展及其集聚效應:基于空間異質性的視角[J].改革,2020(07):119-133.
[4]?? 姚戰琪.人力資本、協同集聚對出口技術復雜度的影響:基于有調節的中介效應視角[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40(04):80-90.
作者簡介:
第一作者:賀欣,女,漢族,1987年 10月生,湖北武漢人,講師,會計碩士,研究方向為財務管理。
第二作者:劉芬芳,女,漢族,1979年 3月生,山東青島人,副教授,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財務預警、內部控制。
課題項目:《商務服務業人力資本投資風險及防控研究》,為2017年度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湖北商務發展研究中心開放基金課題立項,項目編號2017Y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