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艷
摘? 要:數學在小學階段的教育工作中占有核心地位。對于學生來說,學習數學不僅僅是一種積累數學知識、探索數學世界的過程,更是學生的“思維體操”,無時無刻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其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因此,教師必須肩負起教好數學,以及引導學生學好數學的重任。但在現實情況中,很多教師卻掣肘于各種客觀存在的現實因素,而導致教學效果較差,教學效率較低。那么,身為數學教師,應當采用怎樣的教學方法去改變這一現狀呢?接下來,本文將圍繞這一問題,并根據個人教學經驗以及近年來層出不窮的理論研究成果,結合實際情況,進一步展開論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途徑
眾所周知,數學學科具有知識點抽象且邏輯性極強的基本屬性,但是,小學生的理性邏輯思維能力正處在啟蒙階段,有著非常明顯的欠缺,因此,他們主要依靠感性、直觀的認知方式與認知習慣去完成學習任務,導致學生不能及時地消化數學知識。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必須即時調整教學思路,轉變教學策略,在課堂上,嘗試通過開展趣味教學活動、創設教學情境、巧妙提出問題三種教學手段,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數學課堂回歸現實生活,并引導學生的思維,從而為數學課堂增光添彩,讓數學課堂重新煥發生命力。
一、趣味教學活動,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學生產生學習行為的基礎動力源泉,也是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非智力因素,更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主動性息息相關。但在傳統教學模式下的數學課堂中,教師并未真正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沒有認識到學生是否擁有學習興趣能夠為教學工作帶來哪些影響,一味地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把數學課堂打造成教師的“一言堂”,導致“教師滔滔不絕,學生昏昏欲睡”的現象頻繁出現。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始終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教學工作的第一位。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插入教學游戲。例如,教師在執教《組合圖形的面積》一課的相關內容時,在課堂上,教師請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硬紙板、剪刀等工具,并為學生展示我國傳統益智玩具“七巧板”的示意圖。在保證學生安全的前提下,組織學生進行手工制作。在學生的七巧板制作完成后,請學生把每一塊幾何圖形的邊長數據標注出來,并請學生發揮想象力,讓學生把七巧板拼成喜歡的圖案。在學生手中,七巧板變成了小房子、小火箭。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興趣便會被充分激發,也能夠非常容易地聯想到此前學過的內容,計算出組合圖形的面積。
二、創設教學情境,回歸現實生活
數學知識源自于現實生活,并且經常應用在解決現實生活中出現的實際問題上。因此,教師想要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發展教學效率,就需要抓住數學課程的生活化特征,為學生營造一個富有生活氣息的學習氛圍。為了打造生活化的數學課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關,或在現實生活中經常出現的情境,并結合角色扮演游戲的形式,引導學生參與到情境當中,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進而可以設身處地地思考教學情境中出現的數學問題,逐步幫助學生把數學知識轉化為能夠應用到現實生活當中的工具與技能。
例如,教師在執教《不含括號的四則運算》一課的相關內容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這樣一個情境:在周末,A同學應B同學的邀請,外出購買新學期所需要的學習用品。請學生在固定預算的前提下,盡可能合理地選擇商品。此時,教師組織學生開展角色扮演游戲,讓學生們分別扮演消費者與顧客,并在預算范圍內選擇商品。這樣一來,學生便能夠熟練地掌握“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法則,并熟練使用一些與價格相關的數量關系。同時,由于教師為學生的預算設定了限制,學生也能在情境中產生金錢意識,知道合理用錢,節約用錢,產生一定的德育教育效果。
三、巧妙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維
明代學者陳獻章曾經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學起于思,思源于疑”。這兩句話將思維與學習之間的關系表達得非常清楚,意思是說,教師想要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的成績不斷提升,就需要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充分的思考,讓思維行為帶動思維能力發展,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發展教學效率與教學效果。鑒于此,教師需要利用好課堂提問的機會,更加巧妙地提出問題,充分引導學生的思維。
例如,教師在執教《圓的面積》一課的相關內容時,在課堂導入環節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生活中,我們經常在小區的綠化帶上見到旋轉的噴頭為花草澆水,澆過水的地方形成了一個什么樣的圖形呢?它的面積如何計算?”同時,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在討論結束后,教師得到了很多有趣的答案。接下來,教師為學生講解課本中的內容,讓學生清楚地了解圓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同時,再次提問:“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除了數學知識,還學到了什么呢?”學生結合學習經驗,便能夠回答:“在遇到不會的問題時,要開動腦筋把未知變成已知”。這樣一來,教學效果與教學效率便能夠全面發展。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任重道遠,只有教師付出心血,才能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金松玉.關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法的研究[J].現代交際,2018(24):158-159.
[2]黃金存.如何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西部素質教育,2018,4(2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