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麗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教育部門對小學教學進行了深度改革。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情感教育就是在新課改教學背景下實施的教學新舉措,充分體現了教育部門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視程度,同時也體現出情感教學對小學語文教學產生的重要作用。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則性以及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沒有情感,道德就會變成枯燥無味的空話。”因此,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能夠讓學生樹立起崇高的道德意識,建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教育;實施策略
情感教育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靈魂。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材中的精選課文對小學生的情感能夠產生強烈的感染,讓小學生在課文的學習過程中受到良好、高尚思想感情的熏陶。小學生通過美的感染、德的熏陶、愛的傳遞逐漸構建起自己正確的價值取向,樹立起良好的道德品質修養。小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優秀課文對小學生的情感培養能夠起到良好的啟迪和幫助。本文將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策略進行深入的探究。
一、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的重要意義
小學階段的學生心理特質決定了其內心世界的情感是十分豐富的,但卻簡單而直接。因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按照教材內容的特點對小學生的情感因勢利導,將感情滲透到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對學生的情感產生積極的影響,從而調動起他們對語文學習的濃厚興趣。同時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為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小學語文教學情感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課堂教學情景不活躍、不輕松
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受傳統教學模式影響較深,教學手段和方法過于刻板、單一,講解枯燥乏味,學生在被動的氛圍下聽講,師生之間缺乏情感的交流與溝通,課堂氣氛無聊、乏味、單調,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被壓制,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
2.教師對教材的思想情感挖掘不夠透徹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夠深度研究教材的思想內涵,將文中的情感挖掘出來,導致課堂授課時沒有思想、沒有感情,課堂教學沒有靈魂,心靈上距離學生太遠,學生的情感不能與文中的思想感情產生共鳴,影響學生進入文中的境界,不能與課文產生共鳴,從而導致學生對課文的思想內涵不能夠深刻理解。
三、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1.營造活躍的學習氛圍
情感教育能營造出良好、活躍的學習氛圍。學生在活躍的、輕松的氛圍中進行學習能夠促進其學習積極性,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溝通與交流。教師在語文教學課堂上應保持飽滿熱情的教學態度,交接過程中語言要風趣、幽默、生動,為課堂教學營造出輕松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情趣,并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教師可以利用課堂上的間歇,找到論點,組織學生進行討論,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通過這種模式增進師生之間和同學之間的有效交流,從而增進師生感情和同學之間的友誼。在討論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發言結果,對優秀的回答進行贊揚,對那些不愛發言的學生或者后進生給予鼓勵,激勵同學之間互相學習,共同提高。通過良好的師生交流,發現學生的情感特質,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情感引導,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氣氛中構建道德素質。
2.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情感
小學語文教材中蘊含的思想內涵非常豐富。其中對中華傳統文化、歷史人物、自然環境等的描述融入了大量的思想情感。教師要在教學前進行深度挖掘和研究,并將自己的思想情感與教材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并在課堂上充分地表達出來,深度感染學生。在《珍珠鳥》一課中,作者詳細地描寫作者與珍珠鳥的相處過程,并將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教師通過深度閱讀有效地將自己轉換成作者的角色,帶著濃厚的思想感情去講解,將學生帶入自然環境中,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油然而生“愛護自然、關愛生命、善待生命”的友善情感。
3.情感教學與實際生活有效融合
所有的學科都與生活實踐有著緊密的聯系,語文教學更是如此。語文教材中的課文皆源于生活實踐,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將生活實踐引入情感教學中才能讓學生與課文中的思想情感產生親近感。例如,在《高爾基和他的兒子》一課中,教師先讓學生講述自己與父母親的相處經歷,再講解課文中的親情,讓學生深刻體會父愛母愛的偉大,從而讓其心靈受到深刻的感染。同時學生也可以檢討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對父母做得不對的地方,從而有效地引導學生勵志好好學習、感恩父母,深刻體會愛的滋味。學生在課堂中學會反思,改正缺點,不斷完善自我,最終建立良好的道德情操。
四、結語
情感教育對小學語文教學十分重要。它不僅能夠幫助小學生提高語文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知識水平,還能夠通過語文課文中豐富的思想內涵讓小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起高尚的道德情操,從而促使小學生成為品學兼優的棟梁之材。
參考文獻:
[1]周歡歡.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策略研究[J].課外語文,2016(4).
[2]楊秀明.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對策分析[J].考試周刊,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