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英
【摘? ?要】游戲是幼兒學習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幼兒階段的教育會對幼兒未來的人生發展產生很大影響,所以以“家園共育”的方式進行多元化的教育十分有必要。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幼兒園教師要注意家園教育的結合模式,突破傳統的教學理念,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幼兒的學習思考能力。
【關鍵詞】學前教育;課程游戲化;家園共育
中圖分類號:G61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0)27-0095-02
【Abstract】Games ar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children's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education at the early childhood stage will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young children, so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carry out a diversified education in the form of "home-kindergarten education".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practice, kindergarten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mbination of home -kindergarten education,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concept, and adopt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to improve children's learning and thinking ability.
【Keywords】Preschool education; Curriculum gamification; Home-Kindergarten education
一、家園共育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
幼兒時期既是幼兒生理和心理發展最迅速的時期,也是幼兒社會性發展的基礎階段。幼兒在這一階段接觸最多的就是家庭和幼兒園。家長通過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把社會習慣、社會知識傳授給幼兒,而學前教育是指幼兒在幼兒園所接受的教育,內容廣泛,帶有啟蒙性質,充分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充分關注幼兒,引導幼兒發揮主觀能動性,能主動與他人交流學習。只有家庭和幼兒園共同參與到幼兒的成長中,履行家園共育的責任才能讓幼兒在完整的教育環境中成長。
二、家園共育拓展課程游戲化內容
游戲是幼兒連接幻想與現實的紐帶,拓寬游戲角度,豐富游戲內涵,而注重家園共育讓幼兒的“社會游戲水平”和“想象游戲水平”都有發展的土壤,以繽紛多彩的游戲內容加深課堂體驗。豐富不代表復雜,深度也不代表難度,使用幼兒感興趣的素材,比如從幼兒群體中所流行的動畫里進行取材,或是從班級里發生的大小事情中挖掘內涵。充分尊重幼兒團體生活的興趣,經常開展小組游戲交流活動。
三、讓家長參與生活游戲化課程實施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游戲內容的生活化、游戲化,聯系家庭文化和教育目的,在不脫離實際的前提下合理發揮想象空間。
(一)家園攜手制作游戲材料
為了豐富幼兒戶外體育活動材料,邀請家長一起為幼兒制作豐富的戶外玩具。家長積極參與活動,在家給幼兒制作了小推車、沙包、毽子、尾巴、飛盤、酸奶瓶拉力器、方向盤等戶外材料。家委會成員又選幾個家長利用一個下午的時間,給幼兒制作了輪胎和油桶,為幼兒的戶外游戲活動增加了更多的樂趣。
(二)家長參與主題活動開展
為了讓家長更好地了解幼兒在園的學習、生活、游戲情況,幫助家長不斷獲取新的教育理念,深入了解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推進情況。我們讓家長參與主題活動中來。通過家園聯系欄、快樂家園、班級QQ群、微信群等形式向家長進行課程游戲化的大力宣傳,請家長和幼兒一起搜集游戲活動所需的物質材料、圖片以及相關知識經驗的準備,引導家長參與游戲材料的制作和投放等。
(三)家園共育讓課程回歸生活
在本課的教學中,幼兒分組,兩人對唱或兩組對唱,可加入創編的手部動作,如自拍手、對拍手,也可創編身體動作,教師引導幼兒將其他節日改編進歌詞里,改編對唱方式。可采取組對組、集體對個人、個人對集體等不同方式進行,利用民歌互答對唱的方式進行交流。讓幼兒體驗與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同時鼓勵幼兒向家長展示學習成果,并錄制成視頻與教師同學們分享。
(四)讓家長走進游戲“小小超市”
很多幼兒熱衷于扮演成人世界中的角色,這給教師教學工作也提供了便利,提取現實社會中的典型情景,并深入挖掘其交往能力的鍛煉價值。如將幼兒分組,分別飾演導購員、收銀員與顧客,幼兒在選購、收銀,甚至是討價還價的過程中實現交往能力的提升,這種多維度的交流情景最貼近現實社會。
四、對于教師自身的要求傳遞
角色游戲的豐富性和實施過程的復雜性為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了挑戰,了解各個年齡段幼兒角色游戲的水平,分析幼兒對角色再現能力及其角色游戲各個環節存在的問題,結合角色游戲水平及其存在的問題,為角色游戲的開展進行細節調整,把握介入游戲過程的時機,都是教師工作的難點重點。從蛛絲馬跡到因果利弊,教師的每個細小行為都有可能對幼兒造成難以估量的影響。教師要做的是不斷精進自身,提高教學水平,放下教師的架子,走進幼兒群體中去,了解幼兒圈子里的熱點話題,把每個幼兒的習慣特點記錄下來,并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工作。
其次,為了達成“家園共育”的目的,教師要做到與幼兒家庭的頻繁溝通,及時了解其學習、生活情況,并有針對性地改變教學方案,同時教師也要告知幼兒在幼兒園的學習近況,通過微信群等方式定期交流做到家園互補,定期交流幼兒的學習生活狀況,將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實處。對于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多方面進行配合,需要家庭和教師的通力合作,轉變對心理教育的固有觀念,只有正確認識心理教育,才能更好了解幼兒,對幼兒實施教育,促進其身心全面協調發展。
五、結語
游戲教育作為幼兒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仿真和創新的角色游戲進行素質提升,更有利于幼兒成長。在家園合作共育的教學目的下,游戲化的課堂背景對教學工作的推進具有很大的幫助。總之,幼兒學習與成長離不開幼兒園和家庭兩方面的環境,幼兒教師要把握兩方的平衡,為幼兒創造優越的學習成長條件。
參考文獻:
[1]王雪.家園共育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關系及對策[J].心理月刊,2018(09).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