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露嬋
【摘? ?要】在多樣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個性化閱讀不失為一種有效的閱讀方式。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個性化閱讀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優勢,著重闡述了小學語文課堂中個性化閱讀的實施策略,以期在閱讀教學中有效培養學生的閱讀思維,加深學生對文章具體內涵的認知和感悟,從而實現提升學生語文閱讀水平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G623.2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0)27-0156-02
【Abstract】In a variety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personalized reading is an effective way of reading. Based on this,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personalized reading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s, and emphasized on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f personalized reading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s, with a view to effectively training students' reading thinking in reading teaching and deepening students' cogni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specific meaning of the article, so as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goal of improving students' Chinese reading level.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Personalized reading; Teaching methods
一、個性化閱讀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優勢
(一)培養學生創新閱讀思維
在小學語文的閱讀課堂上,個性化的閱讀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創新閱讀思維。學生通過閱讀可以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并且闡述在閱讀過程中自己遇到的、思考的問題,逐步形成創新閱讀思維,使學生的思維更加開闊。
(二)營造良好課堂閱讀氛圍
傳統的閱讀課堂氛圍較為枯燥,氣氛沉悶,不利于學生的思考和表達。個性化的閱讀方式可以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在一個輕松的閱讀環境中,學生思維更活躍,同時引發更深層次的思考,切實感受和把握知識點,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欲望,處于有利氛圍的感染中,有效地提升閱讀與學習的質量。
(三)深化學生閱讀記憶
通過閱讀,學生可以獲取對自身學習成長有用的知識點。但是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固化了學生思維,所以采用個性化閱讀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深入閱讀,挖掘深層次的知識信息,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強調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最終達到深化閱讀學習記憶的目的。
二、小學語文課堂中個性化閱讀的實施策略
(一)更新閱讀背景,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有效的、創新型的閱讀背景容易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其在一個良好的、和諧的閱讀氣氛中達到更深層次的領悟。舉例來說,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牽頭舉辦“我來朗讀推薦書”此類閱讀活動,學生可以立足于自己的興趣點出發,通過閱讀的方式向其他學生推薦書籍。身處于這樣的教學課堂中,教師幫助學生建立了一個正面積極的閱讀背景,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以及心理因素,使其從自身出發自由選擇閱讀刊物,積極投入閱讀過程中來。
除了幫助學生構建一個有創造性、有效的閱讀背景以外,更加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無論是素質教育要求還是新課標標準,均格外注重人本思想的貫徹落實,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舉例來說,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可以由教師牽頭,將全班學生分成幾個獨立的小組,針對閱讀內容展開激烈的討論,多角度加深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培養自身的邏輯思維。
(二)注重導入課程的設計,豐富閱讀形式
在小學個性化閱讀中,導入課程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和影響。良好的導入課程設計可以瞬間調動學生的閱讀欲望,使學生能主動、自覺地展開閱讀。舉例來說,教師可以豐富導入課程的設計形式,身處于現代化的教學體系中,可以借助音樂、視頻、圖畫等具體化、新型的呈現渠道,幫助書本文字變得生動活潑起來,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的同時,將學生平靜的心境激起波瀾。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網上尋找關于閱讀主題的動畫視頻,借助詼諧生動的引入設計,讓學生理解本次課堂閱讀的主角。教師也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相關的音樂,調動學生的情緒,在音樂環境的感染下,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其擁有身臨其境之感。 與此同時,教師可以使用更加生動靈活豐富的教學形式正面對待學生在差異化閱讀中的不同訴求,尋找適合他們自身的閱讀形式。例如,借助抖音、微信、微博等平臺,讓學生快速完成閱讀。這種新鮮的科技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滿足他們的個性化思維發展。創新的教育手段也是響應新課改的要求,為學生提供了更加豐富的閱讀方法,使其能獲得更佳的閱讀效果。
(三)鼓勵精讀、細讀,允許學生各抒己見
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上引入個性化閱讀,就要充分鼓勵學生對文章進行精讀和細讀,使其能更深入理解文章的內涵和意義。舉例來說,閱讀《大禹治水》這篇文章的時候,學生需要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加以細讀,深入了解大禹如何克服重重困難治理洪災。通過細讀的方式,學生能充分分析困難的原因,通過精讀的方式,學生可以領略人物的精神。在反復的精讀和細讀的過程中,學生會獲得情感的感受。閱讀的目的除了獲取信息以外,更多是幫助學生獲得心靈的共鳴。
對于小學生而言,本身其思維較為活躍,由于欠缺獨立思考的能力和邏輯思維,更容易被教師引導。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并且幫助學生正視自身的主體地位,鼓勵他們各抒己見。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表達自己的思維和想法,然后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引導學生的個性化思維向著正面、積極的方向趨近。
三、結語
基于小學素質教育的要求,乘著新課改的東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必須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個性化閱讀能幫助學生更好理解文章內容,形成良好的閱讀氛圍,有利于其個性化思維的發展。教師需要從教學過程入手,注重課程導入,用豐富的閱讀形式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各抒己見、表達自身觀點的機會,對其想象力的開發以及個性化的發展,均可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鄒敏.試論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1.
[2]胡丹霞.個性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方法探討[J].教師,2019(33).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