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摘要:近年來,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互聯網+”現象層出不窮,新的教育技術手段的出現不斷地影響著教育管理。班主任如何對待這些新媒體技術?如何根據自己班級的情況,科學合理地使用新媒體技術?本文僅以班級管理實踐為例,淺談新媒體技術在班級管理中的運用。
關鍵詞:新媒體技術?班級管理?運用
引言
互聯網技術發展迅速,5G時代已然到來,新媒體技術不斷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學習方式。對于新媒體技術,廣大班主任大可不必視其為“洪水猛獸”。相反,班主任要在合理分析班情的基礎上,基于新媒體技術,制定全新的管理模式。
一、班情分析
合理分析班情是讓新媒體技術在班級管理中落地生根的第一步。如果班情分析不合理,那么新媒體技術在班級管理中難免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這也是很多班主任錯誤看待新媒體技術的一大原因。
在分析班情的過程中,既要考慮到班級硬件條件,也要考慮到班級學生的興趣個性等。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班主任要放下“架子”,真正地走進學生,了解學生的真實喜好,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
例如,筆者在班級管理中推廣運用新媒體技術之前,就先在學生中多次進行問卷調查,摸清了班級整體情況;之后又有針對性地找個別學生談話,向他們了解班級切實存在的問題。
經過調查分析,筆者對自己任教的班級做了如下班情分析:
班級屬于省會城市名校名班,學生綜合素質相對較高。教室新媒體技術運用硬件條件充分,已經實現網絡全覆蓋、校園一卡通、電子班牌等。學生對新媒體技術掌握程度較好,有部分同學甚至有編程能力。班級同學中的問卷調查和訪談表明,班級當前存在的三大主要問題是遲到統計難、作業交送統計難、班級文化活動少。
二、新媒體技術在班級管理中的運用場景
新媒體技術的運用應當基于班級情況,針對具體問題,有的放矢,真正提高班級管理效率,節省班主任工作時間。基于這樣的理念,筆者針對自己班級的三大主要問題,設計了新媒體技術在班級管理中的具體運用場景。
(一)遲到統計難
學生遲到問題是一個“老大難”問題。“抓”遲到學生往往讓班干部們焦頭爛額,一個難點就是難以界定遲到學生。班級規定早上八點到校,經常有學生八點零幾分到校,然后說自己八點就到了。班干部批評他們,他們就嬉皮笑臉,渾然不當回事兒。雖說遲到幾分鐘是件小事兒,但長此以往,班級遲到人數會越來越多。
基于這樣的現實情況,筆者綜合利用一卡通和電子班牌這兩個新媒體技術,成功地解決了這一問題。目前市面上絕大部分的電子班牌都帶有芯片識別功能,可以實現讀存卡。于是,筆者規定每天進班前必須在電子班牌上進行“打卡”,以記錄到校時間。這樣,在確鑿的“證據”面前,之前的那幾個打“擦邊球”的“遲到大王”再也不敢遲到了。
(二)作業交送統計難
作業問題是學生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也是師生矛盾最多的一個問題。每次長假過后,由于各科作業都比較多,班級作業交送情況往往不甚理想。雖然筆者在班上一再強調作業要寫名字,可總有人做“無名氏”。課代表每每統計不做作業學生的名單都焦頭爛額,一本本去核對,既費時又費力。
面對這一現狀,筆者向學校申請,將學生作業掃描后重新編印成試卷形式。之后,向每個學生發放條碼,學生作業交上來后,只需一掃,作業交送情況就呈現在教師端APP上。此后,作業的批改都可以在教師端APP上完成,學生作業情況得以生成動態數據。在這些動態數據的基礎上,還可以給學生推送個性化作業,提高教學的針對性。
3.班級文化活動少
班級文化建設是班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但傳統的班級文化建設往往費時費力,也不能留存班級共同的文化記憶。例如,發行手抄報是很多班級的做法,但這些手抄報在編寫時可謂困難重重,手繪一幅反映學生生活的插圖就要花費半個小時。更令人嘆息的是,這些手抄報最后往往在流傳過程中“不知所蹤”。
筆者針對傳統班級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利用新媒體技術,建立了班級微信公眾號、新浪微博賬號、QQ空間。微信公眾號由專人負責運營,每天登發學生投稿作品。學生的投稿五花八門:班級趣事、學習探討、笑話故事、美文推薦……這些內容不僅學生愛看,家長也讀得津津有味。更重要的是,互聯網留存了這些獨屬于本班學生的共同記憶,讓他們在畢業之后仍然可以隨時隨地回憶。
三、新媒體技術在班級管理中新的挑戰及應對
任何技術都是利弊相生的,在班級管理中運用新媒體技術也不可避免會迎來新的挑戰。
最大的問題便是新媒體技術介入引發的校園手機管理問題。在這個問題上,如果班主任不能以開放心態去迎接變化,強硬禁止學生在校園內使用手機,那就無法真正了解學生,新媒體技術引入班級管理也就成了無稽之談。所以,解決校園手機管理問題的關鍵在于班主任的心態。班主任應當主動提升自己新媒體軟件的使用水平,積極引導學生合理使用手機,了解學生所關心的事物,從而提高班級管理水平。
另一個不得不提的問題是部分家長不理解也不支持新媒體技術的使用。由于傳統的管理模式深入人心,部分家長對新媒體技術有誤解,認為這是“不務正業”,影響孩子學習。客觀地說,任何一次改革都會引起誤解,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班主任既要利用家長會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也要通過個別談話的方式引導家長提高思想認識。更重要的是,班主任要利用新媒體技術搭建新的家校溝通橋梁,提升家長參與班級管理的熱情,讓家長充滿參與感。例如,筆者的班級就建立了家長QQ群、微信群等社交新媒體交流群。和絕大多數家長QQ群、微信群只用來日常發通知不同,筆者的班級家長群經常會有多層次的交流活動,既有老師和家長的,也有家長之間的。班級的微信公眾號也經常向家長發出約稿申請,刊登家長作品,展現家長風采。通過新媒體技術,家長加深了對學生的了解,也溝通了與學生的情感。
誠然,新媒體技術給班級管理帶來了挑戰。但不得不說,只要班主任應對得當,引導合理,其結果必定利大于弊,新媒體技術必能成為班級管理的有利助手。
結語
總而言之,時代已經悄然發生變化,學生學情也在發生變化,引入新媒體技術參與班級管理是一種必然選擇。班主任分析班情后制訂切實可行的新媒體技術使用方案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解決班級存在的現實問題,從而提升班主任班級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黃守金.高中班級管理中新媒體運用策略研究[J]. 高考, 2014(3).
[2]孫萍. 新媒體背景下小學班級管理問題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8.
[3]李鴻. 互聯網環境下高中班主任如何應用新媒體手段構建高效的班級管理系統[J]. 祖國, 2016(20).
[4]楊程淦. 信息技術支撐下中學班級管理的高效生成之道[J]. 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 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