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代職業教育的實質就是面向職場需求的專業教育。針對電商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深入領會國家“產教融合”戰略指導思想,通過制定契合行業需要的人才培養目標,推進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改革,創建校企協同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優勢互補的“雙師”教學團隊等來全方位推動電商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以培養能適應時代不斷發展需求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
關鍵詞:產教融合;面向職場;電商人才;培養模式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度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產教融合背景下面向職場發展的電商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和2018年度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科研基金項目“‘雙創”視域下高職院校創客文化培育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引言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科技的快速發展與應用,當今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引領世界潮流,新型消費快速興起,新零售以消費升級為背景,成為第三產業模式與技術創新的新標桿。線上線下融合是當前新零售時代的重要發展趨勢,社會對線上線下融合的電商人才需求呈現“井噴”式增長,但現實中我校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就業對口率卻沒有相應幅度的提高,甚至還出現了“畢業生求職難和當地企業招人難”的兩難現象。
近年來國務院提出了“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發展戰略,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對于健康而可持續的發展而言,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大批新生代需要良好的專業教育,畢業后進入職場,為終身職業生涯奮斗;產業的轉型升級需要巨量的專業人才;國家建立“創新社會、和諧社會”的戰略需要德才兼備的人力資源支撐。學生、產業、國家這三個主要的利益相關者對專業教育目標提出訴求,都指向了未來職場的需求。
本文主要探討我校電子商務專業如何通過深入領會“產教融合”內涵,改變片面追求理論知識系統性和簡單技能培養的人才培養理念,深化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構建并實踐產教融合戰略指導下面向職場發展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從而為社會有效供給高素質、高技能的電商專業人才。
1、我校電商專業人才培養主要存在的問題
我校電子商務專業至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創建歷史,為我國長三角區域輸送了大量面向一線崗位的電商人才,對推動長三角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做出了不小貢獻。但隨著互聯網科技、AI、大數據等快速發展與應用,當前新零售悄然興起,社會對線上線下融合的電商人才需求呈現“井噴”式增長,這對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傳統人才培養提出了新挑戰。面對發生巨大變化的社會環境,近年來我校電商專業畢業生就業對口率卻沒有相應幅度的提高,甚至還出現了畢業生求職層次不高,甚至求職難的困境。經全面調查與研究,發現我校電商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1 人才培養目標滯后
我校電子商務專業在設置人才培養目標過程中,多年來一直停留在“主要培養具有較好的計算機與網絡應用能力、圖片處理和視覺設計、網絡市場調研、整理、分析和文案寫作能力、良好的網店運營及網絡推廣能力,能從事文案編寫、美工、視覺設計、網店運營、網絡推廣、營銷策劃、網絡客戶服務等工作的應用型技能人才。”這未能與當下新零售迅速發展背景下行業企業對人才的實際需求進行有效對接。同時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的具體設置,也與行業發展與企業實際需求存在脫節現象。
1.2 課程體系設置不合理
在電商人才培養過程中,專業對學生職業勝任力的培養力度不夠,整個課程體系的設置以學科為基礎,強調知識的系統性與完整性,注重職業發展的類型教育特色不明顯,而且教學手段大都以講授式為主,形式單一,脫離職場的需求和檢驗,致使學生畢業就業時,電子商務職業勝任能力遠遠不能滿足企業的需要。
1.3 實踐教學脫離職場實際
雖然在電子商務相關課程具體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會結合課程訓練內容設計一些操練任務,但這些往往或是基于模擬仿真系統的任務訓練,或是雖源于真實商業實戰平臺,但項目簡單且缺乏系統性,導致學生專業實踐經歷不足,實踐能力不強。同時,實踐教學過程缺乏企業工作環境建設,無法形成真實的企業環境氛圍,學生缺乏職業素養和職業認同感的真正訓練。
2、產教融合戰略指導下面向職場發展的電商專業人才培養探索
為適應新時代對新零售人才的需求,我校電商專業教學團隊深入領會國家產教融合的戰略指導思想,以面向學生的職場發展為定位,通過制定契合行業需要的人才培養目標,推進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改革,創建校企協同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優勢互補的“雙師”教學團隊等來全方位推動電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著力培養學生新零售產品規劃、商品拍攝、店鋪運營、視覺營銷、推廣策劃、數據分析等不可替代的的專業技能和職業能力,同時使學生具備能根據崗位需求開展自主學習及時調整知識與能力結構的專業遷移能力和能順利開展團隊協作的職業素養,以此為社會有效供給能適應時代不斷發展需求的高技能高素質型電商專業人才。
2.1 制定契合行業發展需要的人才培養目標
我校電商專業依托寧波本地產業優勢,積極與周邊企業就人才培養方面開展深入合作,定期召開產學研合作研討會,以第一時間掌握市場、行業對電商人才的需求,同時通過企業走訪、畢業生回訪等多種形式掌握畢業生就業情況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在充分展開調研和論證分析的基礎上根據行業與企業需求及時調整、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并借助基于產教融合的校企雙邊合作展開學生培養,促進專業發展,引領團隊成長。
高職學生的自主學習力、控制能力及素質層次差異往往較大,因此在與企業具體合作的人才培養過程中,需要依據學生個體的特質與興趣,注重因材施教,進行分方向、分層次的人才培養。通過充分調研,近年來我校電商專業有針對性地開設了兩個培養方向。一是新零售運營方向。因為隨著信息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與應用,線上線下融合是當今新零售時代的重要發展趨勢,市場將需要大批能進行新零售項目策劃、視覺設計、營銷推廣等相關的運營人才,這為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創新提供了新的契機。因此專業積極推動與“寧波合和杰斯卡服飾有限公司”等一些寧波本地知名企業的深度合作,聯合培養新零售運營專業人才。二是電子商務數據分析方向。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今時代,合理的數據分析與應用能力可以有效幫助電商企業提升經營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專業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圍繞企業實際需求,與“浙江盈世控股有限公司”等企業緊密合作,聯合培養能進行數據采集、處理、運營、監控和管理的電子商務數據分析專業人才。
2.2 推進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改革
專業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課程教學體系的構建,對電商專業而言,需要立足區域經濟發展,基于行業企業發展和市場崗位的能力需求來確立課程教學體系。經調研發現,我校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就業區域主要為長三角地區,目前這一區域電商崗位需求量較大的是新零售運營、銷售和電子商務數據分析等。其次針對崗位群進行具體的能力分析,對電商專業而言,需要培養學生具備不可替代的諸如新零售產品規劃、商品拍攝、店鋪運營、推廣策劃、數據分析等方面的專業基礎和職業技能,同時具備能根據崗位需求及時調整知識與能力結構的專業遷移能力和能順利開展團隊協作的職業素養。最后結合職業標準,建立電商職業崗位(群)典型工作任務表,在此基礎上重構面向職場發展、基于“工作過程”的核心課程體系。
2.3 創建校企協同的實踐教學體系
我校電商專業早在2009年就成立了e商工作室嘗試開展生產性實訓,2011年正式成立“寧波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服務外包基地”,主要為企業提供戰略咨詢、項目托管等服務。但因為在實際運作中,沒有建立妥善的運營、激勵和監管機制,導致企業、學生和教師的參與積極性都不高,沒有有效發揮生產性實訓基地的應有作用。
本次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創新了校企合作模式,通過諸如“入園辦學”、以“訂單班”形式聯合培養人才或校企聯合運營商業項目等方式來積極推動政、企、校的多方共贏合作。通過積極創建校企協同的實踐教學體系,來培養學生的職業思想和道德,使學生建立企業認同感和社會責任感。通過項目企業化管理和運作,來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行為與習慣。通過項目運營過程中的崗位分工與輪換,來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
在整個專業人才培養改革過程中,建立一個“共生共榮、校企一體”的校企合作長效運行機制,提高企業持續參與合作的積極性對能否真正落實“面向職場發展”的電商人才培養是一個關鍵問題,決定著在人才培養目標制定、課程設計與開發、教材合作編寫、課程教學、商業項目運營、頂崗實習等方面校企能否切實展開緊密合作。我校電商專業擁有一批批數量穩定的大學生,經過校企合作、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具有良好職業素養、專業技能和工作熱情的年輕人源源不斷走向企業,為企業發展帶來人才儲備和巨大動力。同時專業擁有一批理論知識豐富而又訓練有素的“雙師”隊伍,這支寶貴的“智囊隊伍”,可為企業產品研發、新零售運營、服務完善等提供智力支持。專業在近兩年的人才培養改革探索過程中,積極探索賦能產業和企業發展的運作機制,使專業與企業形成文化、知識、技術和技能共同體,為企業提供人力和智力資源,不斷健全企業“全程參與”的長效合作機制。
2.4 構建優勢互補的“雙師”教學團隊
專業建設的第一要素是人才,目前我校電商專業教師團隊主要由學校專職教師和外聘教師兩部分組成。在產教融合背景下,基于企業真實項目的實戰教學,對教師的實踐能力要求較高,校內專職教師主要通過掛職鍛煉、訪問工程師、赴境外知名高校研修等途徑來不斷提升實踐教學與科研的能力。同時,專業通過出臺“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項目實踐教學模塊”管理政策,通過課時與經費補貼的形式,鼓勵專職教師積極與企業展開協作,引項目入課堂,校企雙主體授課,項目成果導向考核等,使教師通過既參與項目的整體運作,又對學生進行項目實戰指導來切實提高實踐能力。
同時,專業也積極與行業、企業共同探索團隊合作教學機制,通過聘請一些行業專家擔任校外兼職教師,來共同參與人才培養目標制定、課程設計與開發、教材合作編寫、課程教學、專業頂崗實習等任務,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做法,來構建一支穩定的以專業帶頭人為龍頭,以雙師型專職教師為核心,以行業專家、企業經理為補充的多類型、多層次產教融合“雙師”結構教學團隊。
3、小結
現代職業教育的實質就是面向職場需求的專業教育。我們不僅要培養學生基本的應知應會之能,更要培養學生的職業綜合素質,為未來職業生涯發展、終身學習打下扎實基礎。基于“產教融合”戰略思想指導的電商專業人才培養未來還需在如何建立政企校的深層次全方位合作、雙師型教師有效成長等方面持續探索,充分利用我國當前的發展環境和政策支持,創新人才體系構建和校企長效合作機制,從而使學校和企業通過資源的進一步融合,有效擴大學校與企業各自的外延,達到共生、共建、互利的共贏局面,發揮出1+1>2的人才培養效果。
參考文獻
[1] 詹華山.新時期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共同體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 2020(03):5-12.
[2] 朱愛青.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體系構建與長效機制研究—基于產教融合視角[J].職教論壇,2019(03):151-157.
[3] 馮新廣,郭慶志. 面向職場的高職課程體系構建[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17):67-70.
[4] 張國新. 產教深度融合實訓基地建設路徑與機制的探索[J].機械職業教育,2018(4): 37-39.
作者簡介:楊銀輝,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電子商務人才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