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梅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戲劇元素;趣味性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20)67-0064-02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戲劇”元素逐漸融入教育,形成了戲劇教學法。戲劇教學法主要是通過創造情境的方式開展教學,學生結合教育內容進行角色扮演,在游戲過程中體會扮演角色的情感,深化學生對教育內容的理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可以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游戲的方式、角色扮演的方式等將戲劇元素融入教學,豐富教學內容,提高課堂的趣味性。筆者在教學中發現可以從以下三方面人手,運用戲劇元素激活道法課堂。
1.運用生活情境式戲劇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中要利用戲劇元素激活道德與法治課堂,選擇適合的元素利用方法十分重要,筆者認為首先可以選擇生活情境式戲劇教學。生活情境式戲劇教學主要是貼近學生生活開展教學,教師要結合現實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利用其創設戲劇情境,進而引發學生的興趣與討論。教學中生活情境的創設,主要是構建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再加入戲劇元素,通過表演表達出來。教育來源于生活,通過戲劇的方式展示生活情境,可以拉近生活與教育教學的距離,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例如,學習統編道德與法治教材七上“讓家更美好”這部分內容時,筆者讓學生分享與家人之間的相處故事,指出哪些環節體現了家人之間的關愛。之后師生從學生講述的故事中,選擇一個最打動人的故事進行角色扮演,通過戲劇表演的方式將故事進行重現。學生通過角色扮演體會到了角色的心理與情感,深化了學生對于家庭不同角色的理解,提高了學生的領悟能力。而觀看表演的學生,看到生活中熟悉的場景,可以引起思想的共鳴,深入理解其中蘊含的感情,進而提高學習效率。通過戲劇的形式將教育拉近生活,可以使得學生產生熟悉感,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2.運用音樂情境式戲劇教學,引發學生心靈共鳴。
音樂情境式戲劇教學主要是利用音樂元素開展教學,將教育內容通過音樂劇的形式展現,引導學生產生心靈共鳴,實現教育教學目標。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將音樂元素融入情境創設,構建音樂劇情境,進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效率。
例如,在學習統編道德與法治教材八上“遵守規則”一課時,為了幫助學生樹立“自覺遵守”“堅定維護”規則的態度,教師從自由和規則的辯證關系出發,模仿電影《音樂之聲》中的歌曲《哆來咪》,編寫了音樂情境式戲劇《規則之歌》,課堂上讓7名學生分別扮演生活中常遇的規則,將遵守和違背規則不同結果的戲劇沖突用情境音樂的趣味方式表達出來。這樣的教學既增加了教學的趣味性,又使學生認識到規則的重要性。這樣的教學讓學生在享受音樂的同時明白規則與自由的辯證關系;明白遵守規則可以保護自己也可以保護他人,是人類文明的體現;明白遵守規則的重要性,要養成自覺遵守規則的意識。此設計也充分體現了“引導學生自主參與豐富多樣的活動,在認識、體驗與踐行中促進正確思想觀念和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展”的課程理念。音樂可以陶冶情操,使人身心放松,通過音樂情境式戲劇教學,可以創新課堂形式,優化課堂教學環境,使得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提高了學習效率。
3.運用小品情境式戲劇教學,深化學生的思維理解。
小品情境式戲劇教學主要是利用小品元素,將其加人情境創設中,以小品情景劇的形式進行展現,從而開展教學。小品是一種給人們帶來歡樂的藝術表演形式,大部分學生都喜歡觀看小品,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設計成小品開展教學。
例如,在學習統編道德與法治教材七上“師生交往”一課時,為了引導學生學會正確處理與教師之間的矛盾,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筆者和學生一起將師生之間有可能發生的矛盾沖突及不同的處理方式以小品的形式呈現出來,并引導學生在設計、表演、觀看中思考:小品中哪些做法是值得借鑒的,哪些做法是不可取的,為什么?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做?通過這樣的形式引導學生掌握與教師相處的方法與技能,并促使學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有待改進,最后總結出學會正確處理師生之間的矛盾是尊重教師、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基本要求。當然,在設計此小品時教師要注意兩個事項:一是教師要在課前調查本班學生與老師之間的矛盾及處理方式,選擇典型做法排練成小品,這些事例應既包括正面的,也包括反面的;二是在自我反思環節,教師要注意保護學生的隱私,可以只讓學生反思,不進行公開交流。通過小品的形式講述道德與法治知識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學生參與討論,并且通過觀看小品進行反思,又能促使學生對自身人格進行塑造。小品情境式戲劇教學激活了道德與法治課堂,深化了學生的思維理解,有助于學生價值觀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