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建財
摘要:“立德樹人”的理念作為教育的一項根本任務被國家多次提出,不僅為我們指明了中學教育正確的發展道路和方向,同時也對高中班級德育管理的實施以及教育理念、內容和教育方法的運用提出了更具體、更高標準的工作要求和長遠目標。隨著世界經濟和人類社會的迅速發展,感恩教育已經逐漸成為我國高中班級立德樹人管理教育問題研究中的又一重大熱點。
關鍵詞:立德樹人;感恩教育;班級管理
一、感恩教育背景
(一)“立德樹人”的重要性
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社會主義新時代,高中生不僅要學習道德知識,而且要內化為自己堅定的道德信仰、美好的理想信念、良好的道德素質,并為之進行道德實踐。
(二)感恩意識的淡化
隨著社會主義經濟的全球化和社會信息網絡化的不斷推進和發展,我國正長期處在開放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和多元的社會文化背景之下,人們的社會主義思想觀念受到西方不良文化思潮的嚴重沖擊,感恩的意識明顯淡化,感恩的行為有所弱化,感恩的教育也明顯缺失。當前,“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是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教育和文化事業在進一步發展中必須解決好的根本問題。而在對德育的培養方面,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人們生活和物質條件的不斷提高和改善,社會中彌漫著各種壓力和負能量,導致中學生自我攀比的心理不斷增強。
(三)感恩教育勢在必行
學校的感恩教育是學生學會感恩的重要途徑,要從學校的角度加強感恩教育,多開展感恩教育活動。具體來說,就是要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行為,達到知恩、感恩,讓他們在自我感恩實踐中感受到最大的快樂。
任何一個人都不能離開社會環境而獨立存在,因而與整個人類社會和周圍世界都必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受恩于整個社會,要知恩圖報。在立德樹人視域下的今天,中國正處在現代經濟社會發展轉型期,需要培養一批合格的具有當代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可靠的時代接班人,感恩道德教育在對學生道德品質的提高教育培養中越來越重要。
二、感恩教育意義深遠
(一)理論方面
高中生感恩教育是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基本的社會主義道德觀和行為準則,具有普遍的社會文化認同感,是每個人都需要和應該具備的基本道德素養。
1.研究感恩教育能促進高中學生健康、全面的發展。在班級教育管理中踐行感恩教育,有利于推動我國高中教育管理實踐中感恩教育相關理論的創新和發展,也為當前及未來各個階段的高中生教育管理實踐和感恩教育的發展指明了正確的方向。當代高中感恩教育的理論研究與發展為當代高中感恩教育的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對當代我國高中生的感恩教育思想與理論的研究、發展和應用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性和參考價值。
2.有助于完善我國高中道德教育的科學理論和機制。特別是黨的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來,感恩教育指導思想的形成與發展,有助于增強和提高感恩課堂教育的內容和體系的理論科學性、系統性和時代性,使之更好地符合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科學發展要求。
3.可以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道德理論體系。根據各地高中班級管理中實際情況分類施策,以不同形式協調發展,不留死角,實現全面感恩教育,提出新的目標和任務。班級管理依據感恩教育的理論,感恩教育的理論依據社會主義道德理論體系,能夠互相補充,相互支持。
(二)實踐方面
1.有利于高中生思想品德的養成及全方位的發展。感恩教育的基本價值在縮小學校與社會的差異,并能在我國構建和諧社會中充分發揮重要的作用。作為一名高中教師,要不斷積極地探索高中學生感恩班級管理教育最終實現的有效途徑。因此,我們高中教師要積極地探索我國高中感恩教育的方法和有效途徑,有效地推動和促進我國班級管理的發展,加快高中生感恩教育的均衡發展過程。
2.有利于促進我國高中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我國高中學校在班級的管理中通過大力地開展和推進學生感恩行為的教育,大大地推動了我國高中學校的班級建設和管理工作的進展。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自我認知的能力,促進了學生對于感恩教育行為的理解和踐行。總之,學校對學生感恩和道德教育建設工作的高度重視,對于提高廣大學生懂得感恩的思想道德具有重要意義。
3.有利于促進學校管理工作的規范和開展。針對高中班級管理感恩教育缺失,改革、發展、穩定是高中班級管理感恩教育中的三個重要部分,不允許丟失任何一個。在高中班級的管理中加入了對學生的感恩教育,為學校感恩教育其他方式的開展提供了參考,同時也是踐行立德樹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