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恬
【摘要】親子閱讀是幼兒閱讀的啟蒙,不僅能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個體發展也有著深遠的影響。但是,如何有效開展親子閱讀,是許多家庭遇到的共同問題。對此,本文以調查為基礎,通過實踐來指導家長開展親子閱讀,促進幼兒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
【關鍵詞】親子閱讀;學齡前兒童;閱讀環境;閱讀方法
“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的涵養氣質、人生態度里都藏著他讀過的書和走過的路;書香致遠,墨卷至恒,書似風景迷人眼,最是書香能致遠。閱讀是最能促使生命個體成長的方式之一,尤其在幼兒階段,閱讀是幼兒打開新世界,健康快樂生活的源泉。《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出:“家長要通過親子閱讀的方式,與幼兒共同成長。”學齡前是幼兒情感發展的關鍵階段,親子閱讀作為一種有意義的親子陪伴活動,對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親子閱讀有利于促進幼兒發展健全的人格和獨立的個性;有利于建立親密的親子關系,獲得高質量的情感交流;還有利于幼兒社會能力的發展,為今后的學習和社交奠定堅實的基礎。本文通過調查分析,對如何建立“高效和諧”的親子閱讀活動進行初步探討。
一、親子閱讀的現狀分析
通過與家長交談、與幼兒交流等方式,我們了解到一般家庭在親子閱讀上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幼兒角度,大部分幼兒喜歡逛書店、聽故事,對閱讀都比較感興趣,但是缺乏閱讀的自主性,大多時候不能獨立堅持看完一本書。從家長角度,家長普遍能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且會盡量抽時間陪孩子閱讀,但是缺乏有效的閱讀方式和閱讀指導,基本以照本宣科地講故事的形式為主;另外,很多家庭都沒有給孩子設立閱讀區,共同閱讀時間不足,親子閱讀活動參與程度不夠深入。有些家庭的情況大部分時間是讓幼兒自己隨意翻閱圖書,家長未真正參與和陪伴孩子閱讀。
二、對策
根據上述情況和長期的幼兒閱讀教學實踐經驗,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以提高家庭親子閱讀質量:
(一)為幼兒提供多元的閱讀環境
《指南》提出:“應為幼兒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和條件。”為幼兒提供多元的閱讀環境,有助于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讓幼兒主動參與其中,實現快樂閱讀。幼兒園可設立“讀書月”,整合園區的閱讀資源,開展以“閱讀潤童心”“閱讀露營節”“閱讀小天使”等為主題、形式豐富多樣的閱讀活動,讓閱讀成為全園老師與幼兒的常態化學習與生活方式。同時,將閱讀滲透到班級和室外的公共區域,選擇適合的區域設置圖書閱覽角,讓幼兒感受到濃郁的閱讀氛圍,體驗溫馨舒適的閱讀環境。此外,教師還應和幼兒一起制定閱讀公約,師幼共參與同遵守,鼓勵和獎勵閱讀表現突出的行為。
(二)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
不僅學校要創設閱讀環境,家庭閱讀氛圍也要和班級同步,家長可以在家里為幼兒創設一個閱讀角,擺放幼兒各類感興趣的圖書,親子閱讀時光就在閱讀角一起分享圖書,一起和幼兒交流圖書等。
調查顯示,家長在與幼兒一起閱讀時,大部分家長都是直接朗讀文章或者給幼兒書本散漫閱讀,普遍存在缺乏正確的閱讀方法來指導幼兒閱讀的現象。因此,幼兒園也要通過多種方式,促進家長提高閱讀指導能力,營造愉悅的親子閱讀氛圍,增強共讀積極性,共同養成愛讀、悅讀、會讀的良好習慣。
1.開展家長專題講座
幼兒園可以通過開展家長專題講座,如,“如何與孩子一起閱讀”“如何為孩子選擇合適的讀物”“如何建立高效親子閱讀關系”等主題講座來給家長進行閱讀指導。還可以邀請經驗豐富的家長參與分享、交流等互動活動。在對家長開展閱讀指導時,還可以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閱讀實踐模擬,請家長當小朋友,老師現場演示如何共讀繪本,讓家長真切感受親子閱讀是一件有趣而快樂的事情。
在繪本閱讀指導實踐中,為了鼓勵和督促家長開展親子閱讀活動,引領幼兒走進繪本的精彩世界,筆者所在班級群還開展了“親子閱讀時光”活動,將每周五晚上七點作為親子閱讀的美好時間,組織、邀請家長和幼兒將本周閱讀的繪本分享到班級群里,中間設立提問、搶答環節,以輕松活躍的氛圍激發活動,從而提高親子閱讀的質量。
2.繪本與實際生活經驗相結合
繪本因其具有圖畫豐滿、內容豐富、情感充沛的特點,能夠給幼兒無限的想象空間,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而成為最適合幼兒閱讀的圖書類型之一。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幼兒可以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了解不同的社交關系,體會不同的情緒與情感,從而不斷豐富自身的生活、社會交往、情緒、情感等體驗,進而收獲豐富的精神財富。但是,繪本又往往以圖畫為主,文字簡短,許多家長在講繪本的時候經常會有缺乏素材、不知如何組織便于幼兒理解的語言和文字講述繪本內容的問題。為此,結合《指南》里提出的“鼓勵幼兒用故事表演、繪畫等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書和故事的理解。”我們可以把繪本與戲劇結合,在“閱讀潤童心,書香伴成長”的活動中邀請家長和幼兒把繪本和戲劇結合。實踐也表明,戲劇與繪本的結合,獲得了諸多家長與幼兒的喜歡。
在開展親子閱讀時,我們鼓勵家長和幼兒通過故事分享、角色扮演、人物語言設計、服裝和道具設計、編排節目等方式來進行。如,在大二班組織親子共讀《丑小鴨》這個繪本故事時,就通過表演的形式來開展。家長通過活靈活現的表演,將丑小鴨經歷了排擠和磨難,最終變成白天鵝的故事生動地展現了出來,引發了臺下小觀眾們的強烈共鳴。戲劇表演活動讓家長們了解到,繪本既可以讀,還可以演。以戲劇表演的形式來講述繪本,不但能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致,還讓幼兒在觀看的同時學會觀察,深化理解,學會思考,學習用語言表達來評價繪本人物。這種集語言表達和藝術表現的閱讀形式,最終也會提升幼兒閱讀的技能和水平。
3.組建“家長故事團”
為了激發家長的參與意識,促進親子閱讀活動的有效開展,我們還組建了“家長故事團”,邀請有經驗的教師對家長進行培訓,然后參與到家長講故事的活動中。在家長逐步了解故事,能夠生動形象地講述故事情節后報名,每周為班級幼兒分享故事,開展班級家長助教活動。這種形式不僅促進了親子閱讀活動的進行,還增進了親子關系,讓幼兒和家長體會到親子閱讀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
4.圖書漂流活動
為了讓活動更加豐富,同時最大限度發揮圖書的作用,我們還開展了“圖書漂流活動”。老師收集一些符合幼兒閱讀的特色書籍,邀請幼兒分享自己的繪本,精心挑選1-2本繪本放到班級“圖書漂流站”,幼兒可以通過借閱的方式來閱讀不同的繪本,這樣繪本就以“漂”的形式,可以走進各個家庭。在閱讀之余,家長還可以將閱讀體會寫下來與大家分享。在整個圖書漂流活動中,幼兒、家長和老師都收獲頗豐。
5.自主性閱讀
結合閱讀活動,教師還組織了“我和圖書做朋友”“故事小主播”等活動,鼓勵幼兒通過查閱資料、自制圖書、撰寫表演劇本、改編繪本等形式,讓學生開展自主性閱讀。在這過程中,教師和家長充當指導角色,輔助幼兒自主閱讀順利進行。這樣,閱讀讓家長暫且放下手機,走進幼兒的世界,通過拉近彼此距離真正實現有效陪伴。
三、結語
和諧高效的親子閱讀,在幼兒成長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親子閱讀,不僅能提高幼兒的閱讀興趣,還能提升親子關系質量。因此,幼兒園在開展幼兒教育時,要加強家園合作,為親子閱讀創建氛圍和條件,真正實現家園和諧、高效共育,為幼兒個性成長增色,為幼兒終身發展賦能。
參考文獻:
[1]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王玉潔.如何挖掘早期閱讀活動中的教育價值[J].山東教育(幼兒園地),2016(17).
[3]彭懿.世界圖畫書閱讀與經典[M].南寧:接力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