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群
摘 要:自信是學生在教育生涯中必須要培養的一種能力和品質,自信心的培養對學生的學習和心理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將一個人很多的潛力激發出來,讓他們在以后的學生和生活中一直向著高處前進。而在高職思政教學中,除了要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以外,還要培養自己的文化自信,畢竟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的價值體現,習近平總書記近些年來也非常重視文化自信的培養和提高??墒牵绾尾拍茉诟呗毸颊虒W中培養學生們的文化自信呢?本文就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高職;思政教學;培養;文化自信;分析研究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20-0-02
在整個高校的教育體系中,高職教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高職和普通的本科院校不同,高職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文化水平相對來說比較薄弱的,對于高職學生來說,他們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認識還不夠,也沒有主動深入的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所以他們在文化自信上普遍處于水平較低的狀態。但是文化自信對于我們的青年一代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關系到民族復興的大業能否順利實現,關系到整個高職教育的成敗。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要重視起對學生文化自信的培養。
一、文化自信的概述
文化自信是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自信,是我國的民族精神,也是我國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文化自信同時還是一個民族和一個國家對本國文化價值的肯定,也正是因為肯定了文化,才能將它進行更好的傳承,也可以理解為是民族自豪感的體現。習近平總書記在眾多場合都有提到過文化自信,并將文化自信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觀念進行了很好的傳遞,更是提出了要加大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而這些自信的培養正好能在高職思政教育中進行更好的體現。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象征,也是國家的靈魂,如果人們連自己的文化都不珍惜、重視和自信,那么請問這個國家還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嗎?還能夠壯大嗎?所以說,只有提高自身的文化自信,才能和國家共同進步和發展,也才能將我國的傳統文化進行更好的傳承[1]。
二、高職思政教育中培養學生文化自信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教師沒有將文化自信的培養重視起來
在當前的高職思政教育中,很多教師并沒有認識到文化自信對高職學生的作用,自身也沒有對文化自信進行正確的解讀,所以教師在思政教學中忽略了對學生文化自信的培養。這也間接的說明了教師的素質能力和教學水平還有待提高。在新課改的推動和改革下,對教師的教學任務和目標都有了新的要求,要教師重視起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但很顯然,很多教師都將此要求進行了忽略,所以會影響學生文化自信的提高[2]。
(二)傳統的教學方法和理念限制了學生文化自信意識的提高
受傳統教學方法和理念的影響,教師在思政教學的過程中,并沒有發揮出學生教學主體的地位,還在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我們都知道思政課程本身理論知識就非常多,教學內容也比較枯燥,如果教師沒有創新教學方法來改善學習氛圍和環境的話,很多學生都無法集中精力去學習關于思政的知識內容,所以他們對思政教學的內容就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如果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對學生進行文化自信的培養,很明顯不會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所以說,為了提高和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教師一定要創新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思政教育中能夠以一種潤物無聲的方式受到啟發教育,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主動參與到思政教育中,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識,進而堅定文化自信。
(三)文化意識和價值觀受到了嚴重沖擊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多元化發展已經成了國家總體的發展趨勢,世界各國之間的交流和合作,也很有利于我國文化的傳播。但是在我國文化傳出去的時候,西方國家的一些文化思想也都順勢流進了我國。這種情況,會讓學生的價值觀念受到影響,讓他們失去正確的價值標準。如攀比大牌、買奢侈品等,崇洋媚外的思想觀念一直在侵蝕著學生的思想。此外,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企業為了追求更高的經濟效益,放棄我國文化遺產的傳承,使我國的文化價值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并將文化觀念進行了扭曲,讓我國的文化觀念摻雜了更多的商品性和娛樂性[3]。
三、高職思政教育中培養學生文化自信的方法
(一)引導學生堅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增強他們的民族責任感和自豪感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狀態下,我國已經步入了全球化經濟發展的時代,所以需要培養和引導學生堅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不要受到錯誤價值觀的影響。在思政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培養學生文化自信的時候不能一味地固守我國的傳統文化,要懂得創新,要跟上時代的腳步,也不要一味地去模仿,要消除學生文化自卑和文化不自信的心理,要吸收世界文明的文化知識和發展成果,找準我國的發展方向。不要將我國的文化知識和產品封存起來,要把他們引入到世界各個國家,通過國家文化對比,借鑒等方式來提高我國文化的影響力。此外,教師還要讓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要讓他們堅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并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增添動力,還要提高和培養他們的思想素質,法律素質和自身的綜合素質,為實現民族復興打下基礎。最后,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是對他們人格的塑造,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文化自豪感[4]。
(二)以學生的文化消費為教學重點,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在高職思政教育中,想要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文化自信,除了具備夯實的基礎理論知識以外,還要重視起學生的消費觀念,并要以他們的消費熱點和消費思想來提高思政教育的親和力。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高職學生的消費觀念發生了改變,消費的內容也多了起來,盲目地追求高消費、高品質生活、攀比的現象非常普遍,所以需要教師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文化觀念。首先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具體的消費情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消費觀,不要讓他們盲目的消費,一定要抵制不良文化思想的侵襲。此外,教師還需要和學生多溝通和交流,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要在生活中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并引導學生能正確辨別和看待不良文化,加固他們正確的思想觀念。最后,需要教師在思政教學通過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相關知識,帶領學生和資本主義的價值觀進行比較,讓學生能通過比較,正確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讓學生能自覺的抵制不良文化的思想,更加堅定文化自信的信念,最終提高學生的文化自信[5]。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
想要提高學生的文化自信,還需要考慮學生的性格特點和成長規律。所以需要教師在思政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根據學生需求能力和學習理解能力,開展多種教學實踐活動,要通過實踐學習的豐富性滿足學生對學習的欲望,當然也能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例如,我們在高職思政教育教學中,可以給學生搭建更多的展示才藝的舞臺,如“歌舞比賽”“中華情”等活動,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詩歌散文的朗誦比賽,通過這樣的方法,不但能很好地滿足學生的表演欲望,提高他們的表演能力,同時還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將我國的傳統文化知識進行很好的弘揚,讓越來越多的學生了解我國的文化知識,對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是非常有幫助的[6]。
(四)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理念
上文提到過,傳統的教學方法和理念阻礙了學生對文化知識的學習,也降低了學生對文化知識的認識程度。所以說,想要提高學生的文化自信,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改變教學方法和理念,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當中,只有學生融入到思政教學課堂中,才能對所學的知識內容有所了解,也才能根據自己的了解挖掘出更多的文化知識。當學生對文化知識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以后,一定會認可我國的發展思想,并提高文化自信。對高職思政教育來說,屬于理論知識偏多的學科。同時對于高職教育來說,它的特殊性是需要教師必須創新教學方法的,并要將學生教學主體的地位發揮出來,將枯燥的教學課堂通過教學方法的創新,變得有趣味,只有趣味性教學課堂才能第一時間吸引學生,也才能提高他們的注意力,幫助他們掌握和學習更多的文化知識。
(五)提高教師的隱性行為和文化素質水平
在高職思政教育教學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起著主要的引導作用,所以教師的文化素質和隱性行為非常重要,直接影響著學生文化自信水平的提高。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學校要加大對文化自信的重視力度,同時還要對思政教學的教師進行培訓,要提高和豐富教師的專業知識和能力,提高教師的文化自信,只有教師文化自信提高了,才能更加準確的將這種自信傳遞給學生,也才能體現出為人師表的作用。此外,我國的傳統文化對國家的建設和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還需要教師對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價值進行深入的挖掘和分析,在提高教師民族文化意識的同時,還能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并鼓勵學生為祖國的發展做出貢獻力量。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我國大力推行和重視素質教育的今天,想要國家更好的發展和進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文化自信是非常重要的,當然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而對于思政教育來說,它是最能直接培養和幫助學生樹立各種價值觀和文化觀的關鍵,也是提高學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渠道,所以需要學校高度重視起來,并為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做出努力。
參考文獻:
[1]肖旭.如何在思政課教學中培養高職學生的文化自信[J].西部素質教育,2018,4(2):74-75.
[2]江芳.高職院校思政教學中如何培養大學生的文化自信[J].精品,2018(3).
[3]王愛芳.思政課在培育高職學生文化自信中的路徑探索[J].絲路視野,2019(1).
[4]唐婷婷.思想政治教育視角下培育高職學生文化自信的路徑探析[J].絲路視野,2018(26).
[5]朱平.基于增強文化自信戰略背景下茶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學探究[J].福建茶葉,2018,40(11):238+317.
[6]趙瑩.自媒體語境下高職思政教育的文化自信研究[J].南方農機,2018,49(22):3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