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鋒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我國媒體進入了全媒體時代,新媒體與傳統媒體進行了較好的融合。當前教育環境下,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全媒體的融入,能夠讓思想政治教育不斷進行優化與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職院校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每一位學生即將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建設的接班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具有良好的品德與職業技能同等重要。本文主要闡述全媒體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用的必要性,分析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問題,并提出創新路徑,旨在希望能為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提供指導意義。
關鍵詞:全媒體 高職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創新
一、全媒體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用的必要性
(一)擴寬宣傳渠道
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高職院校教學全過程,實現以德育人,全方位育人,是當前高職院校面臨的重任。對于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而言,不僅要加強工作任務,統一領導,齊抓共管,更是要實現多領域與渠道的覆蓋,采用貼合學生接受度的方式,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水平。全媒體是不僅具有廣播、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的優勢,又融合了互聯網新媒體的傳播優勢,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快速覆蓋,真正實現全程與全效。對于高職院校思政工作而言,全媒體時代,大大擴寬了思政工作的宣傳渠道,能夠讓學生及時有效的全渠道接收到信息,傳遞正確的價值觀,提高學生的思政水平。
(二)豐富教學資源
伴隨全媒體時代的到來,思政教育工作者可借助媒體平臺,豐富教學資源,將世界各地的信息匯集。互聯網技術讓搜集信息的時間也大大縮短了,且時效性強,具有資源共享性,這些讓思政教育資源非常豐富,課程教學中融入了時效性的內容,更加具有說服力,學生更容易接受。如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平臺搜集現實發生的事情作為案例,可以通過電腦、手機、公眾號等多元化媒體對社會的發展動態進行了解,能夠與時俱進了解前沿思想,應用于教學當中。同時,教師能夠及時掌握時事熱點新聞,這些應用于課程中,有利于豐富學生的知識面。作為高職階段的學生來說,雖然對事物具有一定的認知,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但是需要教師進行更深層次的引導,提高他們的政治敏感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三)發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所需
實踐的發展需要理論的不斷創新,兩者互相推動發展。全媒體時代,豐富和發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是當前高職院校的當務之急,理論的豐富才能更好的指導實踐。當前,高職院校教育工作存在很多不足之處,缺乏深入的研究,缺乏整體性,這都會影響網絡思想政治理論的發展,也不利于學科體系的完善。因此,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在全媒體時代面臨的問題,從教學方式、傳播途徑、教育理念等多角度去分析并進行解決,這都需要加強研究。
二、全媒體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一)教育理念陳舊
隨著高職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我國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水平都有很大的提升,當前大多數高職院校都設置了相應的理論課程體系。然而與其他學科相比,高職思政工作在教學與師資方面投入不足,具有一定的差距。還有一些高職院校對思想政治教育重視程度不夠,教育觀念陳舊,在教育教學中,延續傳統的方式,導致高職思政教育無法適應當前教育所需。一些高職院校只是對學生的思想行為采取控制式的管理,這樣很難讓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取得較好的成效。無論從教育管理者還是學生來說,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不足及認識有偏差,不能很好的利用全媒體的資源進行教學與校園宣傳,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作用,讓教學只是流于形式,也未能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二)缺乏規范化的網絡教育平臺
全媒體時代,網絡資源十分豐富,高職院校學生接受來自各種渠道的信息,缺乏規范化的網絡教育平臺。在全媒體時代,網絡平臺諸多,學生可借助多種平臺獲取與發布信息,可以通過微信、微博等平臺發布評論等,實現了信息傳播與接收的多元化。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很容易接收到熱點話題、明星新聞等,而且可以隨意進行點評、轉發,這種開放式的網絡環境,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但是也容易接觸到負面消息,網絡鍵盤俠們很容易讓學生遭受網絡暴力情況,影響大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高職院校學生的心理還不成熟,思維活躍,網絡上的負面消息很容易產生嚴重的沖擊,若這個時期,教師沒有對其進行正確合理引導,容易造成很強的惡劣影響。
(三)教師團隊師資隊伍水平不高
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任,尤其是思想政治教師更是承擔著思想教育工作,貫穿學生的整個高職學習生涯。在全媒體時代,更是對教師提出了高要求。然而當前高職思政教育團隊整體師資水平不高,影響了思政工作的高效開展。首先,不少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并不是由專職教師任教,而是兼職任教,在這方面花費的精力有限。另外教師對全媒體認識不足,尤其是年齡稍大的老師,受傳統思維影響,對于思政教育的認識停留在傳統教育階段,無法與時俱進。同時,對教師而言,全媒體時代,也讓他們的地位受到沖擊。全媒體時代要求教師能夠充分運用網絡資源及宣傳渠道,對學生進行教育,然而一些教師對自媒體工具等認識與熟練度不夠,學生受到自媒體影響,會與教師觀點不同,這會影響教育工作者的地位。因此,教師師資隊伍水平的提升迫在眉睫。
三、全媒體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
(一)更新教育理念,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視
高職院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重視職業教育,輕視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高職院校管理者要深刻認識到當前這一現狀問題。在全媒體時代,要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視,更新教育理念,將全媒體時代的優勢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來。黨中央一貫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職院校學生也不例外,要讓學生德才兼備,實現全面發展,因此,高職院校要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將其列為重點,并將其作為專題進行研究,配備專職教師,并在人力、財力、物力上予以支持。只有從學校層面重視,才能落實到每一位任教老師。另外,教師要灌輸全媒體時代的教育教學理念,不能停留在傳統教學方式中。在當前的媒體環境中,學生接收到的信息也是多途徑的,教師只有更新教育理念,才能更好的開展思政教育。
(二)鞏固網絡思政基礎,搭建網絡化工作平臺
高校應重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將各種媒體滲透到思政教育中來,做好校園文化的輿論監督機制,并能夠將思政工作與校園文化進行很好的融合,提高思政教育水平。對于學生層面來說,他們喜歡當下流行的,教師要具備全媒體時代的認知,鼓勵學生發表個人看法,讓思政教育能夠與網絡資源進行很好的結合,達到實現學生綜合發展的目的。教師要能夠及時關注學生動態,了解學生的基本信息,傾聽他們的聲音,能夠及時的幫助學生,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高校要統籌各類教育資源,構建網絡化工作平臺,建立網絡思政教育團隊,如榜樣教育、國家教育等,對其進行正向解讀,讓學生避免遭受網絡暴力等負面信息的影響。
(三)提高教師團隊師資水平
通常來說,思政教育工作由班主任、專職教師共同組成,建設一支理論功底扎實、政治素質過硬、了解學生特點的高素質師資團隊,是提升學生思政水平的關鍵。首先,學校應加強教師的業務培訓,除了常規學習外,要鼓勵教師走出去,參加研修班,培養骨干教師。其次,要鼓勵教師進行教育教學創新,不要一直停留在傳統教育階段,全媒體時代,需要教師掌握前沿的教育理念及網絡輔助教學工具等,整合網絡教育資源應用于實際教學中,將思政教育通過讓學生更加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授課。再次,學校可設置獎勵機制,對于思政課的評比確定相應比例,增強教師的榮譽感與責任感。再次,作為新時代的教師,自己也要不斷加強學習,既要強化自己的專業能力,又要攝取新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的創新,無論哪一門課程,都需要教師能夠與時俱進。而思政教育是貫徹整個學習生涯的重要內容,教師要深刻認識到其重要性,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總體來說,提高教師團隊師資水平,是一個長期建設的工程,需要學校與教師共同努力!
(四)豐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
全媒體時代具有很強的宣傳渠道與豐富的網絡資源,要將其充分利用到實際思政教育工作中來。除了常規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報告會外,還要加強學生思政教育,可從多方面進行。首先,借助網絡資源,讓學生觀看視頻、先進人物事跡等,讓學生能夠感同身受,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其次,組織學生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當前大多數高職院校理論課程較多,實踐環節較少甚至缺乏。組織學生參加實踐教育活動,讓思政工作不只是停留在思想層面,將理論應用到實踐,更容易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他們的思政水平在實踐中不斷得到提高。再次,要加強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如國慶節、七一建黨節、八一建軍節等,要開展相應的紀念活動,并讓學生參與其中,讓學生感受到積極向上的氛圍。另外,還可在校園組織開展知識競賽、微電影大賽等活動,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將思政教育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中來,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提高素質。
四、結語
在全媒體時代,要全面加強思政教育工作,既要培養學生的理論知識,又要加強實踐能力。全媒體為高職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多種可能,為其帶來了諸多挑戰與機遇。高職院校應充分發揮全媒體的優勢,取長補短,優化與完善思政教育工作。本文主要從教育理念、搭建網絡教育平臺、提高師資隊伍水平、豐富教育途徑四個方面闡述全媒體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路徑。思政教育工作的探索,對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來說,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唐小桃,唐莉.全媒體環境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5).
[2]周黎華.新時期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建設及創新[J].決策探索(下),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