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安邦
【內容摘要】鑒于信息技術課程具有極高的實踐性、操作性,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實踐能力要求相對比較高。鑒于此,傳統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顯然已經無法滿足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學需求。本論文以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為研究切入點,對新課改背景下具體的教學策略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新課改 初中 信息技術課堂 教學策略
信息技術是初中階段最為重要的一門應用型課程,具有理論性、科學性、技能性和實踐性。通過有效的課堂教學,旨在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并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鑒于此,教師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必須要優化和轉變教學模式,全面提升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
一、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現狀分析
目前,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存在顯著的問題,集中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教學內容陳舊落后。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人工智能已經深入到生活和生產中,潛移默化改變著世界。但就目前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來說,內容仍然局限于電腦的初級認知、計算機硬件、起源等內容中,并未與時俱進行更新。在這種情況下,落后的教學內容無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另一方面,教學方式單一。在當前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遠程控制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操作,并且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對學習內容進行實踐。在這種單向知識輸出的教學模式下,教學效果不甚理想,學生無法掌握真正的應用技能[1]。
二、新課改背景下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策略分析
1.與時俱進,更新教學內容
在新課程標準下,鑒于傳統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學內容落后的現狀,并充分結合當前社會中信息技術發展形勢,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教學內容。鑒于此,教師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必須要充分結合當前信息技術的發展,在傳統教材的基礎上,更新教學內容。尤其是將絢麗多姿、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融入其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日常學習中。同時,在對教學內容進行更新的過程中,還會導致學生將教學中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進行有效的結合,真正實現了學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Photoshop”教學中,教師就對教材中的教學內容進行了補充,將其與Flash進行了有效的結合,引導學生制作出精美的動畫作品,并將其放到網頁的制作上。如此一來,不僅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實現了新課程標準下的信息技術教學要求。
2.實施多樣化教學手段,提升教學質量
鑒于傳統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學手段單一、落后,學生學習興趣低下的現狀。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必須要優化教學方式,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提升信息技術教學質量。
(1)游戲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鑒于傳統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常常感覺到無聊的現狀,教師應充分借助游戲教學模式,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據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要充分結合教學內容、學生的年齡特點、認識情況等,設計一定的游戲環節,促使學生在愉快的游戲中,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例如,在“文件與文件夾”教學中,教師就結合這一部分的內容,設置了一個與學生相適應的游戲:紅紅的房間非常亂,她將學習用品、體育用品、垃圾、玩具等混為一體,扔的滿房間都是?,F在請你給紅紅整理一下房間,對其分門別類進行處理。學生在這一個游戲過程中,不僅掌握了所需要的概念,并且在游戲過程中,對熟練掌握了鼠標的應用技巧等。
(2)生活化教學,真正實現學以致用
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鑒于該學科具有極強的實踐性、應用性。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要結合教學內容,學生的心理特點、個性差異等,將教材中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進行有效的結合,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升其應用能力,真正實現知識的學以致用。例如,在進行“數據圖標與分析”教學內容中,教師就充分結合當地的平均降水量、平均溫度數據表,引導學生利用Excel圖標進行修改,使其成為柱狀圖、折線圖;另一方面,在生活化教學模式下,教師在布置教學作業的時候,也要實現生活化。例如,教師引導學生完成小的計算機程序設計工作,使得學生在生活化的作業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應用能力[2]。
(3)小組合作,引導學生主動探究
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必須要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并在學習中積極思考、交流,進而不斷提升學生操作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據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充分借助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緊緊圍繞教學任務,將全班學生進行科學、合理分組,指導小組成員圍繞這一教學任務,展開討論和交流,共同參與到知識的探究中。
3.完善評價機制,以評促教
在課堂教學中,教學評價是其中最為重要的環節,教學評價科學與否、合理與否,直接關系著課堂教學質量。同時,有效的教學評價還是教學效果的精準反饋,是教師調整和優化教學計劃的重要參考。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要充分結合現代信息技術這一學科的特點,樹立一個“全過程評價觀”,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最終學習成績評價,還要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評價;另一方面,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的時候,還要調動各種資源,將教師評價與學生自我評價、小組互評價、班級評價、家長反饋等形式進行有效的結合,進而使得教學評價更加科學、合理[3]。
結束語
在新課程標準下,信息技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要更新教學理念,與時俱進更新教學內容,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充分借助游戲化、生活化和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不斷提升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同時,還要在此基礎上構建一個更加合理的、完善的教學評價機制,以完成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構建。
【參考文獻】
[1]馬建雄.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教學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9(38):174.
[2]徐晶晶.新課改下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方法[J].電腦迷,2018(9):93.
[3]溫媛.新課改下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有效互動的對策[J].教育現代化,2017,4(29):285-286.
(作者單位:江蘇省儀征市棗林灣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