頡霖
【內容摘要】新時期下,隨著我國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全面實行,體育作為義務教育體系的關鍵組成部分,其逐漸受到公眾和社會的高度重視。在此背景下,教師要迎合新課改精神,秉承“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基本原則,采取靈活的教學方式,進而確保教學質量有所提升,并能夠全面推動學生的發展。本文主要是就目前初中體育課的教學要點構架進行提升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初中體育 教學質量 提升策略 要點構架
為了全面推進該教學改革,落實素質教育,在中學中體育教學成為大家非常重要的課程之一,其教學質量受到了教育界和公眾社會的廣泛關注。通過體育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體能體質和運動能力,學生在運動和與他人合作的過程中不斷鍛煉吃苦耐勞的精神,形成堅韌不拔的意志和頑強拼搏的精神,對學生未來發展具有較大幫助。因此,教師需要迎合當代初中學生的性格特點,不斷創新教學模式,提高體育課的教學質量,實現學生身體素質和各項能力的全面發展。
一、重視備課環節
傳統的體育課中,老師因為教學條件以及陳舊的教學觀念影響,會采取簡單的教學形式,但是在素質教育理念下,體育學科的重要性和作用性日益凸顯,想要切實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教師需要重視備課環節,明確每節課的教學要求和教學內容,進而發揮體育學科的育人價值。首先,體育老師應該要深入研究體育教學內容,明確體育課的授課目標,從而對體育動作進行技術要領的熟練掌握,對其中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內容進行分析,預判學生在練習中可能存在的錯誤動作,并且制定糾正方法,保證課堂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第二,進一步明確教學任務,并且結合任務選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通過正確的授課方式帶領學生順利攻克教學難點。第三,結合初中學生的興趣愛好、行為特點和個性特點,明確教學器材和教學場地。
二、運用場地條件
由于不同學校的場地條件、教學環境和器材條件存在差異,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中,需要充分利用現有的場地條件,根據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因材施教,喚醒學生對體育訓練的熱情,進而提升教學質量。例如針對農村學校,其交通較為不便,學生每天上學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用于行走,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善于跳躍、慣于行走的特點,為學生布置障礙跑或者中距離長跑等任務,提升學生的身體靈活性和耐力。又例如針對貧困地區或者偏遠山區的學校,由于其經濟實力有限,無法在體育教學中投入大量資金用于購置相關器材,教師可以結合初中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組織學生利用生活廢品自制各種富有趣味的體育器材,這樣學生能夠不斷調動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同時也能夠在活動過程中培養創新思維。
三、確定教學方法
不同的初中生有不同的體育愛好和家庭背景,他們的身體素質也各不相同,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熱情,老師應該要靈活使用教學模式,比如說,在體育課上可以使用比賽教學法、游戲教學法以及小組合作法等,通過形式多樣、生動趣味的教學形式,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進而提升教學質量。
四、注重情感教育
初中學生思維發育尚未成熟,并且處于青春期,他們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而產生情緒波動,若是老師在教學中總是以批評的方式教育學生,不僅難以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而且也很容易導致學生抵觸體育課,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開展情感教育,對學生負責,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從而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促使其主動配合教師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具體如下:①教師要了解每一位學生,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心理和生理特征來安排具體的體育課程內容和教學形式,確保教學模式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促使所有學生都能夠得到能力與體質的提升。②體育課的開設不僅是教授學生體育知識和技能,同時也要求老師和學生之間經常進行交流和情感傳遞,為了確保體育課教學質量提高,需要融入教師的情感,通過情感將團結、勇敢、堅強以及快樂等品質傳遞給學生,促使學生在學習中形成優秀品質。因此,教師要注重與學生加強情感溝通,在課堂中營造良好的氛圍,進而提升教學質量。③教師要給予學生的個性和想法以尊重,鼓勵學生在體育訓練中嘗試創新,并且盡量使用鼓勵的語言激勵學生,促使其體會到體育的魅力。
五、優化教學過程
在組織開展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起到授業解惑的作用,但是由于初中體育教學存在一定的難度,學生容易出現疲勞感覺和畏難情緒。因此,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對教學過程進行優化,消除學生的疲勞感覺和緊張情緒,從而確保體育課教學質量有所提升。首先,老師在講解動作要領的過程中應該要言簡意賅,使用形象具體的語言講解和示范,確保學生能夠對動作要領進行掌握,做到觸類旁通、突出重點,強調教學語言的形象性和生動性。例如在講解足球帶球這一技術動作中,教師要重點講解腳觸球的部位、頻率和力度,并且通過清晰的講解促使學生形成直觀認知,促使在掌握觸球動作要領。第二,示范動作要輕松優美、到位標準,通過正確的示范組織學生進行模仿,為學生合理應用技術動作奠定基礎。第三,教學語言要生動有趣、形象直接,教師通過具有激勵性和啟發性的語言,可以喚醒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并且幫助學生樹立體育自信。
結語
總而言之,體育教師要迎合時代特點和新課改精神,在實際的體育課上不斷創新教學模式,采取靈活的家教學方式來提高教學質量,從而確保學生能夠在體育課堂上進行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
【參考文獻】
[1]李慧慧,李慶有,岳明曉.山東農村初中體育課教學現狀與分析———以茌平縣為例[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8,26(8):57-60.
[2]林圣凱.彈性教學綻放差異性教學魅力———初中體育課如何借助差異性教學提升教學質量[J].當代教研論叢,2017(7):115.
[3]李啟武.怎樣提高農村初中體育課的教學質量[N].云南經濟日報,2012-03-26(S02).
[4]謝文忠.淺談如何提高鄉鎮初中體育課的教學質量[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30(S1):128-130.
(作者單位:武山縣渭北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