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當前的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為了進一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發展,我們應該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時代的發展相結合。為適應社會的需要,我們要對目前思想政治的經濟價值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能夠找到思想政治的經濟價值。在思想政治的建設中,應該緊跟時代潮流,不僅要從經濟建設的方面下功夫,而且還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上不斷進步。具體來說,我們需要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的經濟價值,并且要對其實現的路徑進行論證研究,這樣才能夠不斷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從而調整目前不合理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促進我國的思想政治與社會發展同頻共振。
關鍵詞:思想政治;經濟價值;實現路徑探索
在新時期的背景下,我國經濟社會有了很大的發展,人們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也帶給了人們思想文化上最大的變化,特別是思想政治的意識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們也開始產生了一些精神層面的需求。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具有思想的價值,而且也發揮了一定的經濟價值作用,這種思想政治可以進一步促進人們在工作中進步,在學習中進一步提升自我。所以在現階段,為了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更大進步,就需要對目前社會思想政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一一分析,而且,我們需要明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經濟價值,從而能夠促進思想政治與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提升。通過這些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能夠幫助工作中的人們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而且用積極的工作態度,讓自己能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升自我,這也是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經濟價值重要的途徑。
一、思想政治教育經濟價值的特征
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經濟價值而言,主要具備了三個方面的特征。包括實踐性特征、社會性特征以及階級性特征。這三個特征各有不同,而且在實踐的過程中,促進了彼此的發展。其中,實踐性特征說明思想政治教育的個人及社會經濟價值都需要不斷實踐才能夠落實。而且不管是哪一種,都需要將理論變成實踐,通過充分的社會實踐,才能夠將這些思想政治的價值實現。社會性特征主要說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經濟價值的主體。是在社會環境中發展形成的,而且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和制約。這種社會性的特征說明思想政治教育經濟需要符合經濟社會的特征,不能夠違背經濟社會的發展情況。而且,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情況下,思想政治教育能夠促進社會的發展。而且也要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因為社會經濟的不斷變化,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所以相應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發生變化,不能夠一直采用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人們思想政治教育也應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第三種特征主要說明了階級性特征,因為我國是一個特色社會主義的國家,國家的根本性質也說明了服務的群體是廣大工人階級和人民群眾。我們追求的根本利益,也是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經濟價值的實現。這進一步說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經濟價值的階級性特征。[1]
二、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經濟價值的有效途徑
(一)樹立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觀念
從人和社會的發展關系可以看出,人們的價值觀念和思想觀念變化是由社會中的制度理論變化形成的,所以通過以上的內容分析,我們不難看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經濟價值對于社會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我國現在的經濟發展雖然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在道德建設方面,還存在很大的問題。特別是思想政治方面和人們的經濟生活水平出現了脫節的問題,所以我們必須要從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入手。將我國的市場經濟,道德與經濟相互制約這種關系打破,從而使之形成一個相互促進的良好局面。具體來說,這個需要從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面入手,從而形成一個實踐的模式,以此來實現思想政治的經濟價值。而且我們還是要改革一些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觀念,特別是對一些目前存在弊端的思想教育模式進行改革,主要體現在一些道德品質和政治觀念的不良影響。思想政治和道德之間是一種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首先,我們必須牢固樹立思想政治,教育和經濟建設是相互促進的。不應該違背這個思想政治教育的觀念。隨著我國現代市場經濟進一步建設,我國需要將道德作為衡量經濟建設的一個標準,不能僅僅是把經濟變為衡量國家發展的唯一標準,這種方式會使人們的思想道德受到反作用。所以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完善過程中,應該加入一些道德思想政治的評判標準,防止人們出現道德思想偏差,破壞社會風氣的現象。在提出這種嶄新的思想觀念以后,還要經過科學的論證支撐,這種觀點在社會發展中不斷地進行論證。特別是要堅持經濟建設為基礎,而政治和思想道德是作為經濟形態的正確反應。這充分說明了政治與思想道德是一個相互依存的關系,不要片面地用認知去審視經濟建設或者道德建設,應該牢固樹立新時期的思想政治評判標準,而且要和我國的經濟建設、道德建設相結合,從而突破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2]
(二)運用靈活多變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良好的道德意識和修養的培養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知識灌輸。特別是通過情感的表達,能夠使目標人群獲得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同感,這樣可以從內心接受道德層面的教育。目前,許多灌輸式的思想道德認知教育無法滿足時代的需要。[3]因此,應改革思想教育的傳統方式,采取體驗式教育的辦法,通過情景教學模式,讓受教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夠取得互動的交流,利用這種全新的教育模式和地區化的差異結合,使得受眾在積極健康的環境下能夠有效地吸取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本身也應該以身作則,從言行舉止這樣的思想政治教育滲透給受教者,從而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觀念。除此以外,還應該從提升勞動者的素質角度入手,不斷促進工作人員的思想意識提升。并且思想政治教育中應該牢牢抓住這個要素,促進勞動者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意識。通過這樣的改革,能夠使生產關系與生產力對應發展。[4]通過這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夠改良現在的教育弊端,不斷提高勞動者的思想素質,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轉變了工作人員傳統的思想觀念。在這樣的思想政治氛圍中,人們更有利于實現物質財富的創造。[5]
三、結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思想政治教育所創造的經濟價值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經濟價值而言,不僅能夠使企業中的勞動者樹立起正確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識,更能使其為企業創造出更多的物質財富。
參考文獻:
[1]魏泳安.青年恩格斯的政治經濟學批判思想及當代價值——基于《國民經濟學批判大綱》的影響及內容的分析[J].當代經濟研究,2020(4):24-31.
[2]雷樹虎.毛澤東"政治工作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思想及其當代價值[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20(1):41-45.
[3]聶嬋分.在思想政治課堂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經濟生活》"企業的經營"一節教學為例[J].考試周刊,2019(40):141.
[4]張曉敏,陳婕.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敬業價值觀的培育——以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為例[J].中國集體經濟,2018(1):131-132.
[5]張明林.塑造活動型高中思想政治學科課程的價值考量——以經濟生活為例[J].教育科學論壇,2018(10):22-24.
作者簡介:劉飛云(1983—),男,漢族,河南輝縣人,講師,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思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