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俊飛
摘 要:高中物理具有綜合性強、難度大的特點,對學生的邏輯思維有很高的要求。高中的物理涉及整個物理學習的最基礎也是最核心的內容,無論是對簡單的速度問題而言還是對于光學和力學的原理,其涉及的知識點往往都存在一定的交叉性,再加上對學生還有實驗方面的要求,很多人確實在學習物理的過程當中會面臨很多的困難,這需要學生培養良好的抽象思維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上提升學生的物理成績。就如何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做出詳細概述。
關鍵詞:高中物理;抽象思維;對策研究
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需要在學生具備良好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前提下來一步一步建立起來,抽象能力的建立要求學生擁有良好的舉一反三能力,并且邏輯性強能夠針對不同的問題產生合理的聯想。抽象思維能力的養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不僅需要教師的引導,同時還需要學生能夠形成積極的主動學習習慣,抽象思維的養成也是學生在整個高中物理學習階段所必須要掌握的重要技能,對提升學生學習成績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備課階段
(一)有針對性地設計導學內容
高中物理的學習強調導學的重要性,初中物理的學習內容在一定程度上為高中物理打下了基礎,但是高中物理學習內容的綜合性很強,很多學生在最初進入高中物理學習的過程當中由于受到初中物理解題思維的限制導致很多學生產生了“物理難學”的思想,因此要求教師在設置導學稿的過程當中要注意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高中物理思考習慣,同時在引入新課的過程當中,相關的有聯系的問題可以先從初中角度進行設置,讓學生先建立起基本思維,教師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預習,讓學生發現不同,從而提升思維能力。
(二)引導學生產生邏輯性的思考
物理學習的過程其實是邏輯思維養成的過程,學生需要不斷深挖題目當中的隱藏條件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解題思維。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階段針對教學內容當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準確劃分,并且應當針對學生可能出現的疑問進行合理的預測,根據相關的內容合理設置提問環節,以此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問題的設計也應當遵循序漸進的原則,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往往就在于:教科書在設置過程中基于邏輯性考慮會省略一定的步驟,但是因為缺少了連貫的引導很多學生會發現自己看不懂問題,進而產生不正確的學習心態,教師要做的就是將這些被省略的步驟講給學生聽,增強他們的理解能力。比如說關于加速度的計算問題就是需要重點進行講解的。
(三)教師要注意多方位地進行教學借鑒
不同地區的學生所用的物理學習的教材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對于教材本身而言其核心內容是一致的,只是呈現出來的方式各不相同。教師如果想要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就需要幫助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問題,幫助他們豐富解題思路,因此,教師在備課的過程當中應當注意對知識點進行整合,參考相關的不同的案例,將不同的解題思路或者題目總結起來,在備課的過程中對于這些題目設置不同的授課方式,并幫助學生整理解題方法的優劣,這樣一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更加主動地進行思考,讓教師的教學真正成為引導學生學習的工具,而不是僅僅成為學生的“拐棍”。
二、授課階段
(一)教師在新內容講解的過程中主動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
高中物理學習階段所涉及的物理知識,雖然是按照不同的門類進行劃分的,但是知識點卻非常瑣碎,學生在學習新課的過程當中常常會因為沒有辦法很好地整合知識點而產生學習上的困難,當然這些困難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為缺少正確的邏輯思維造成的。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首先應當注意的就是提問的方式,要以設問的方式為主,對學生進行引導,同時激發學生主動提問,比如說教師問學生:“如何才能最大限度減少速度試驗當中的誤差?”教師先以這樣的問題在學生心中留下一個疑問,隨后在整個課堂講解的過程當中始終圍繞中心問題進行討論,最后幫助學生在心中形成一定的答案,促進學生進行思考,再讓學生以提問的方式進行討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及時給出正確的答案的反饋,幫助學生完善思維過程,提升他們的思考能力。
(二)借助相關的媒體設備,最大限度對課程進行分析講解
互聯網的推廣讓很多老師認識到了電化教學的重要性,同時不斷推進學校電化教學的發展。多媒體的應用可以在短時間內幫助學生最快地整合相關的信息,同時還能幫助教師更直觀地對教學內容進行講解。物理概念由于過于抽象才會引起學生理解上的困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將抽象問題具象化就顯得十分關鍵,但是在傳統教學過程當中,具象化的過程往往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這是因為每個學生思維能力不同所造成的。教師在借助媒體設備之后就能很好地將具象化的東西直接化,直觀地展示和處理,幫助教師更好地進行課程分析和講解,教師的授課可以更加細化、有針對性,學生理解起來也會更加容易,則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課堂反饋。
(三)留給學生更多的思考時間
傳統教學當中的弊端是教師常常將自己放在很高的地位上,認為學生就應該無條件服從老師,甚至有的老師在面對課堂提問的時候出現厭惡的情緒,這導致課堂氣氛低迷,學生缺乏主動學習的能力。新課改之下,學生開始掌握課堂中的主動權,教師開始鼓勵學生在課堂講解過程中隨時打斷老師進行提問,形成良好的課堂互動。良好的課堂互動會帶來良好的課堂氣氛,這會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間,有利于幫助學生思想碰撞,學生會更愿意進行思考,教師也能夠將課堂的時間交給學生進行反思,良好的課堂氛圍會提升授課效率,教師的講解作為基礎性的鋪墊,起到引導學生學習的作用,但是決定學生學習好壞的還是在于學生是否能夠自主進行充分思考,教師要做的就是給學生留有更多的練習時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當中很容易發現自己的不足,這樣一來就會有針對性地進行提問,學生思考時間多了,就更容易培養起抽象思維的能力并且對于學生邏輯思維的養成和發展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
三、課后練習階段
(一)設計有針對性的課后練習,保障學生鞏固提升抽象思維能力
課后練習是幫助學生最大限度鞏固課堂所學的關鍵所在。在傳統教學當中,雖然也強調練習的重要性,但是教師在督促學生練習的過程當中常常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練習的內容和方式常常都是一樣,很多學生不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相關的練習就會出現“好的更好,壞的更壞”的情況,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會產生不平衡的情況,導致沒有辦法合理發展,但是新課改之后教師更加關注因材施教的重要性,習題練習的過程當中將鞏固性練習中的絕大部分習題都留在了課堂之上完成,幫助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能力,而課后習題的布置過程當中,會有針對性地進行選擇,教師會根據學生的整體表現,將練習題設置成為“提升”難度,幫助學生形成舉一反三的能力,引導學生多思考,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當然針對部分學生學得比較慢的情況還應當加強他們的基礎性練習,多做題多思考,教師還應當多對學生進行反復性檢測,以起到鞏固知識、加強基礎的重要目的,這對強化學生抽象思維有重要的作用。
(二)通過實驗啟發學生思維,進一步提升學生抽象思維能力
說到高中物理教學,自然是避不開實驗的,實驗作為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環節,是幫助學生增強物理學習的體驗感和直觀性的重要手段。整個高中物理學習過程當中,物理實驗一直都是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物理素養的關鍵所在,但是物理實驗常常涉及到對相關變量的控制,這是保障實驗順利進行的關鍵所在,但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物理實驗的困難。學生在進行物理實驗的過程中,常常需要自主對可控的變量進行思考,在實驗過程中還需要針對實驗誤差設計改進的實驗方案,這樣的一個過程其實就是在引導學生進行抽象思維的過程,要讓學生自主去探究和發現正確實驗的方法。實驗實操和物理知識的講解之間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這給學生發現問題提供了良好的空間,學生能夠針對問題進行思考,在一定程度上會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幫助學生取得進步,抽象思維的養成也會在這個過程當中得到鞏固和提升,當然良好的抽象思維能力也會提升實驗的準確性,幫助學生建立起學習物理的自信心和興趣。
(三)安排一些自主的課外活動內容
高中物理要求培養學生良好的抽象思維能力,但是這項能力的養成并不能只是單純依靠學習課本上的內容來得到,學生應當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不斷鞏固和發展抽象思維的能力,課外實踐活動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教師應當有針對性地安排學生課外活動的主題,但是對于活動的結果和過程則應該教給學生自主把控,教師只需要強調詳細地記錄相關的實驗過程,并能夠提前進行實驗的預測和誤差的分析,以保障實驗可以順利地進行,當然教師在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實驗的過程當中還應當注意對學生的引導,幫助學生正確地進行實驗和思考,及時對學生實驗當中的問題提出參考性意見,幫助學生能夠準確地完成相關的課題研究,取得良好的實驗成果。教師要求學生準確地對實驗進行記錄的關鍵就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順實驗思路,形成正確的思考,這有利于抽象思維向著正確的方向的發展和鞏固。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學重在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要求教師能夠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注重教學方法的使用。抽象思維能力的養成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同時還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幫助學生快速進步和發展,學生善于主動思考,積極完善相關的思維技能會幫助他們在未來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郝偉.淺談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J].學周刊,2014(32):106.
[2]王塔娜.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125.
[3]張濤.高中物理教學如何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J].科學技術創新,2013(28):66.
[4]鐘小平.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策略研究[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7(19):232.